论羌族民俗宗教中的苯教因素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Ben Religion in Qiang Folk Religion
  • 作者:李正元
  • 英文作者:Li Zhengyuan;
  • 关键词:羌族 ; 民俗宗教 ; 苯教
  • 中文刊名:ZJYJ
  • 英文刊名:Religious Studies
  • 机构: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5
  • 出版单位:宗教学研究
  • 年:2019
  • 期:No.123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藏族民间苯教经书‘莱坞四典四部广经’的分类整理及研究”(15ZDB115);; 2016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民族杂居区宗教互嵌模式研究”(YB008)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JYJ201902025
  • 页数:5
  • CN:02
  • ISSN:51-1069/B
  • 分类号:185-189
摘要
羌族民俗宗教中的宇宙观、神灵、宗教从业人员、生命仪式、节日、传说等方面都有苯教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出苯教与羌族民俗宗教交融的两种特征,一是羌族原有宗教形态与苯教的交融,一个是苯教与羌族社会文化的融合。苯教与羌族民俗宗教的交融不仅表明苯教在羌族社区传播和扎根的实践模式,也体现羌族吸纳、整合外来文化的主体性。苯教对羌族民俗宗教的影响对进一步认识我国当今社会中多族群多文化地带宗教文化交融特征、文化话语以及苯教的传播与发展都有积极的学术意义。
        
引文
(1)王建新、王含章:《论藏彝走廊多元宗教的内涵及意义》,《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第145-148页。
    (2)石硕:《宗教视角下的文化互动:藏彝走廊中的藏文化的影响和辐射》,张曦、黄成龙主编:《地域棱镜:藏羌彝走廊研究新视角》,北京:学苑出版社,2015年,第193页。
    (3)(24)石硕:《青藏高原碉楼的起源与苯教文化》,《民族研究》2012年第5期,第86、92页。
    (4)阿旺嘉措:《白龙江上游民间苯教祭祀者“莱坞”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5)(13)赵曦著:《神圣与亲和:中国羌族释比文化的调查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50、50页。
    (6)张曦:《制度化宗教与民俗宗教---以羌族民间故事文本解读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第31页。
    (7)(16)同美:《早期本教斯巴本与释比文化》,《民族学刊》2010年第2期。
    (8)邓宏烈:《羌族宗教信仰与藏文化的关系考察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9)阿旺嘉措:《司巴苯教的宇宙观初步探讨》,《青藏高原论坛》2015年第1期。
    (10)(12)何贝莉:《苯教及其三界宇宙观》,《中国藏学》2016年第2期,第140-142、147页。
    (11)马长寿:《嘉绒民族社会史》,周伟洲编:《马长寿民族学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7页。
    (14)[美]葛维汉著:《葛维汉考古学民族学论集》,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第47页。
    (15)邓宏烈:《羌族宗教信仰与藏文化的关系考察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第88页。
    (17)(21)(22)王康、李鉴踪、汪青玉著:《神秘的白石崇拜》,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43、78、79页。
    (18)排,音同派,一种长度单位,指人左右两臂平肩伸直后的距离。
    (19)掐,一种长度单位,指手掌伸直后,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
    (20)吕大吉、何耀华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纳西族、羌族、独龙族、傈僳族、怒族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78页。
    (23)同注(7),第61页。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松潘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松潘文史资料》(第1辑),1999年,第38页;阿坝州方志/地名办公室编印:《地方史志文集·安登榜传》,1989年,第227页。
    (26)张典著:[民国]《松潘县志》,王昊、刘树成点校,松潘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出版发行,2007年,第356-362页。
    (27)李正元:《川西北羌族成年仪式的调查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第1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