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善的宋诗趣尚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nterest as Taste: Fa Shishan and Poems of the Song Dynasty
  • 作者:代亮
  • 英文作者:DAI Liang;
  • 关键词:法式善 ; 宋诗 ; 乾嘉诗坛
  • 中文刊名:MZWX
  • 英文刊名: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 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民族文学研究
  • 年:2019
  • 期:v.37;No.170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清代论文诗辑注与研究”(项目编号:18YJA751008)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MZWX201903015
  • 页数:11
  • CN:03
  • ISSN:11-1443/I
  • 分类号:145-155
摘要
法式善的宋诗趣尚濡染于翁方纲,又沾溉于清初的朱彝尊和查慎行等人;其淡泊自守的性情与追求适意逍遥的人生志趣,则是他接近宋诗的深层心理基础和精神动力。以对"性情"的倡扬为前提,法式善对唐宋诗力主兼收并蓄。他对苏轼和黄庭坚俱有褒扬,既推崇他们取法古人而又不为之所拘的创新精神,又注目两人诗歌的"平淡"之美与"瘦硬"之姿。法式善对黄庭坚其人其诗尤为服膺,不但在创作中化用其诗歌语句,还着力汲取其句法特别是对偶与声律等方面的技巧,使自己的诗篇烙上了鲜明的宋诗印记。法式善对唐宋诗的灵活立场和多元态度,出入于诗坛的主流论说之间,和而不同,充分展现出自身诗学思想的邃密与通达。
        
引文
(1)吴锡麒:《存素堂文集序》,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第1013页。
    (2)赵怀玉:《存素堂文集序》,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1014页。
    (3)法式善著,张寅彭、强迪艺编校《梧门诗话合校》卷四,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128页。
    (4)陈衍说:“莫例一龛供王孟,貌为淡远法时帆。”(《戏用上下平韵作论诗绝句三十首》其三十,《石遗室诗集》卷四,陈衍《陈石遗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0页。)隐约指出法式善在踵继王维与孟浩然的“淡远”诗风之外,别有师法对象。今人张寅彭指出:“惜抱、梧门诗学及创作中的宋诗因素,也可能都与渔洋有关。”(张寅彭《渔洋诗:取于宋而归于唐》,《上海书评》2014年9月14日)侧面道出了法式善创作中有近于宋调的一面。惜乎两者均未能做出进一步的说明或论述。
    (1)翁方纲:《陶庐杂录序》,《复初斋文集》卷三,《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8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9页。
    (2)翁方纲:《时帆检讨溪桥诗思图四首》,《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六,《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81册,第238页。
    (3)法式善:《试墨斋诗集序》,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1170页。
    (4)法式善:《翁覃溪学士》,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410页。
    (5)法式善:《题翁覃溪先生摹王渔洋徐东痴墨迹后》,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96页。
    (6)法式善:《答覃溪先生》,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608页。
    (7)法式善:《五鼓起赴苏斋作坡公生日适杭州风水洞拓得苏题姓字四楷迹同赋》,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694页。
    (8)法式善:《正月十七日张船山招同人集蜚鸿延寿草堂为余作生日赋诗,各以其字为韵》,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525页。
    (9)翁方纲《茝邻同日作坡公生日求赋》“水竹西陂麓台卷,让君胜践两兼之”句后自注,《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九,《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81册,第652页。
    (1)法式善:《王子文秀才诗序》,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1037-1038页。
    (2)法式善:《顺治壬辰乙未戊戌三科进士履历旧椠本三册》,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932页。
    (3)王昙:《奉酬梧门祭酒惠赠之作》,郑幸点校《王昙诗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157页。
    (4)法式善:《冬日阅读吴榖人点定拙集书后》,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45页。
    (5)法式善:《谢苏潭启昆方伯由浙中为覃溪先生作西涯图附以诗,先生和之,余亦继作》,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205页。
    (6)宋荦:《跋朱竹垞和论画绝句》,《西陂类稿》卷二十八,《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35册,第317页。
    (7)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二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785页。
    (8)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232页。
    (1)法式善:《自题移竹图》,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200页。
    (2)法式善:《修竹读书画扇》,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152页。
    (3)法式善:《立秋后三日重游积水潭》,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166页。
    (4)法式善:《上翁覃溪先生用山谷上东坡韵》,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204页。
    (5)法式善:《立夏后二日雨初霁邀同人晨出西直门憩极乐寺抵万泉庄游长河诸寺》,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304页。
    (6)法式善:《曹俪生振镛少詹事过访贻诗赋,报即送去典试楚北》,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198页。
    (7)法式善:《柬梦禅居士》,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187页。
    (8)法式善:《灯下读杨蓉裳芳灿农部芙蓉山馆诗集》,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280页。
    (9)法式善:《贾秀斋崧秋日过访》,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167页。
    (1)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516页。
    (2)同上,第764页。
    (3)法式善:《赵渭川希璜太守》,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421页。
    (4)法式善:《哭吴竹桥同年》,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458页。
    (5)法式善:《寿杨蓉裳员外并寄荔裳方伯》,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465页。
    (6)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671页。
    (7)法式善:《题韩桂舲方伯还读斋集后》,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591页。
    (8)法式善:《晨起偶题》,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915页。
    (9)蒋士铨:《辩诗》,邵海清校、李梦生笺《忠雅堂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986页。
    (1)赵翼:《连日翻阅前人诗戏作,效子才体》,曹光甫校点《赵翼全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654页。
    (2)法式善:《鲍鸿起野云集序》,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1059-1060页。
    (3)法式善:《分门户》,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764页。
    (4)法式善:《寄闲堂诗集序》,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1083页。
    (5)法式善:《秋园小景沈壬海孝廉嘉春绘图属题》,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697页。
    (6)法式善:《题朱野云拟陶诗屋》,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344页。
    (7)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287-288页。
    (8)法式善:《柬张山公石》,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240页。
    (9)法式善:《谷西阿诗集序》,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1184页。
    (1)朱自清:《宋五家诗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页。
    (2)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95页。
    (3)法式善:《陶庐》,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238页。
    (4)法式善:《晓行卢沟柬兰雪》,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578页。
    (5)法式善:《刘金门学士》,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423页。
    (6)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685页。
    (7)法式善:《寄伊墨卿》,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608页。
    (8)法式善:《多忌讳》,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768页。
    (9)法式善:《题交游尺牍》,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811页。
    (10)同上,第814页。
    (1)法式善:《六月十二日涪翁生辰吴山尊太史招集藤花吟社消暑》,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314页。
    (2)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332页。
    (3)法式善:《送杨雪帆懋恬观察之任芜湖》,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580页。
    (4)法式善:《岁暮怀人杂咏二十首》,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471页。
    (5)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341页。
    (6)黄庭坚著,黄宝华点校《山谷诗集注》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80页。
    (7)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434页。
    (8)黄庭坚:《山谷诗集注》卷十二,第894页。
    (9)法式善:《题华亭汪墨庄鲲桃花潭水集后即送其归》,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492页。
    (10)法式善:《傅竹庄玉书明府偕徐立亭检讨过访不值,留诗订看花之约次韵》,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106页。
    (11)黄庭坚:《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黄庭坚《山谷诗集注》,第345页。
    (12)周裕锴:《语言的张力——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学批评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318页。
    (1)黄庭坚:《奉答谢公静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黄庭坚《山谷诗集注》卷四,第107页。
    (2)法式善:《题孙子潇孝廉天真阁诗集》,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342页。
    (3)法式善:《师荔扉大令过访言及敝庐即十年前寓斋感赋》,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306页。
    (4)张健:《知识与抒情——宋代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04-205页。
    (5)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201页。
    (6)同上,第121页。
    (7)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四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47页。
    (8)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276页。
    (9)同上,第394页。
    (10)同上,第135页。
    (11)黄庭坚:《荆南签判向和卿用予六言见惠奉酬四首》,黄庭坚《山谷诗集注》卷一六,第398页。
    (12)王澧华校点《曾国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49页。
    (1)法式善:《观棋》,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398页。
    (2)法式善:《樊学斋中作》,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642页。
    (3)法式善:《再用前韵自赠》,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394页。
    (4)法式善:《寄东麓都统兼怀方有堂方伯》,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915页。
    (5)法式善:《孙子潇》,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365页。
    (6)王芑孙:《次韵答时帆学士法式善见赠四首》,王芑孙著,王义胜整理《渊雅堂全集》,扬州:广陵书社,2017年,第159页。
    (7)王芑孙:《冬夜为法时帆点定所作存素堂诗集奉柬二首》,《渊雅堂全集》,第163页。
    (8)法式善:《寄答徐山民达源》,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312页。
    (9)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78页。
    (10)法式善:《梧门诗话合校》卷九,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280页。
    (1)法式善:《于莫韵亭侍郎笔头读许秋岩太守诗》,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247页。
    (2)法式善:《梧门诗话合校》卷五,第165页。
    (3)法式善:《梧门诗话合校》卷一,第48页。
    (4)法式善:《梧门诗话合校》卷九,第278页。
    (5)法式善:《哭鲍雅堂郎中》,刘青山点校《法式善诗文集》,第333页。
    (6)法式善:《梧门诗话合校》卷七,第209-21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