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楚辞通释》整理之创获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Acquisition of the Version Combing of Wang Fuzh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u Ci
  • 作者:杨新勋
  • 英文作者:Yang Xinxun;
  • 关键词:王夫之 ; 《楚辞通释》 ; 康熙单刻本 ; 康熙合刻本 ; 同治本
  • 中文刊名:CSXK
  • 英文刊名:Chuanshan Journal
  • 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9-30
  • 出版单位:船山学刊
  • 年:2018
  • 期:No.117
  • 语种:中文;
  • 页:CSXK201805005
  • 页数:8
  • CN:05
  • ISSN:43-1190/C
  • 分类号:31-38
摘要
《楚辞通释》是王夫之《楚辞》研究的代表作,在编纂体例、语言阐释、历史考订等方面尤其是思想揭橥上多有创获,在我国楚辞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次整理在全面考察存世的八种《楚辞通释》版本源流关系的基础上,以同治本为底本,力求内容全面,体例完备,校勘精审,文字、标点正确。
        
引文
[1]郭在贻.楚辞要籍评述,郭在贻文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
    [2]吴冠君.楚辞通释考正与补注.湖南师院学报.1983(2).
    (1)王夫之撰有《说文广义》,《楚辞通释》中“凥,古‘居’字”“蛾,洪兴祖谓古‘蚁’字”“晠,古‘盛’字”“景,古‘影’字”“仾,古‘低’字”“,古‘幸’字”“皃,古‘貌’字”等屡见不鲜,说明他对古今字有明确意识。
    (1)由于此《跋》置于此本书首,以致叶幼明在《王夫之楚辞通释的版本和标点刍议》(《船山学刊》一九八五年第二期)一文中称之为“识语”,称储大文之作为“跋”;然据版心鱼尾下所刻“跋”字(与湖南省社科院藏本同)应定为“跋”,储作名为“书后”。
    (2)此本今已经修复,此叶全无;又修复中,将《招隐士》首叶右半解题部分(“今按此”以下“固非达”以上部分)置于上篇《惜誓》末叶右半。
    (3)叶幼明早已指出康熙合刻本、学署本均脱落《招魂》末叶,为明见,见叶幼明《王夫之楚辞通释的版本和标点刍议》,《船山学刊》1985(2);杨坚未见草堂本此处,遂疑脱叶始自学署本,即道光本,非是。
    (1)此五种书,除《楚辞通释》外,书集本均为今存最早刻本,各书原序多存于嘉庆《衡阳县志·艺文序》,据此及各书卷端题字等知《俟解》刊刻最早,为康熙二十九年(1690),《张子正蒙注释》刊刻于康熙四十六年,《庄子解》《老子衍》同时刊刻,略晚于《楚辞通释》。
    (2)《王船山先生书集》只是将五种书板片汇编一起,全删原书序跋,没有改动原本各不一致的版式,亦无总的序跋,且其合编和刷印也不见于王敔及时人之存世文字,此与敔喜择夫之书赠人,刊刻多请人为序跋不同,属有意为之,盖为时较后,《中国古籍总目》定之康熙四十八年湘西草堂刻本不实。岳麓本《船山全书》册十六录缪沅(1672—1730)《王船山先生集序》,系于“王船山先生书集”题下;然缪《序》不见于《书集》,系自嘉庆《衡阳县志·艺文序》转录,《序》中仅言及《张子正蒙注释》,又言“《集》凡百几十卷”与《书集》不合(五种书均不分卷,即使按后世分卷本计约六十卷),则不宜遽定为序《书集》,亦不能据之定《书集》成于康熙五十七年。
    (3)夫之语多与清廷违碍,随着文字狱兴起,终致乾隆四十六年(1781),湖南巡抚刘墉奏缴毁夫之《船山自订稿》《五十自订稿》《六十自订稿》《七十自订稿》《夕堂戏墨》《船山鼓棹》《五言近体》《七言近体》《夕堂绪论》等书板片,皆康熙间湘西草堂藏板。
    (4)江昱《潇湘听雨录》(乾隆二十八年刻本)卷三列王敔共刊船山遗书十八种,已多散佚。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