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与“溢出”之间——五六十年代香港左派报刊与大陆时局的关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Between Control and Overflow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ftist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 the 1950s and 1960s Hong Kong, and the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of Mainland China
  • 作者:闫海田 ; 张孝雨
  • 英文作者:Yan Haitian;Zhang Xiaoyu;
  • 关键词:五六十年代 ; 香港左派报刊 ; 大陆时局
  • 英文关键词:The 1950s and 1960s;;Leftist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 Hong Kong;;mainland political situation
  • 中文刊名:HWWX
  • 英文刊名:Literatures in Chinese
  • 机构: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20
  • 出版单位:华文文学
  • 年:2019
  • 期:No.151
  •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与国际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WB004
  • 语种:中文;
  • 页:HWWX201902011
  • 页数:8
  • CN:02
  • ISSN:44-1183/I
  • 分类号:95-102
摘要
历史的重大问题落到个人的身上,即会产生无数种"个人化"的"历史细节"。1950年代后,"统战"这样的重大国家政策,在罗孚、张千帆等这些个体生命里,无非只是为"广交友朋"提供便捷而已。事实上,"左"与"右"的划分与判断,从来都不可能是"冰冷"的铁线,即使是同一个人,其左右之矛盾亦难以分解。罗孚如此,曹聚仁如此,更何况"左右"之变化会时刻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围绕《海光文艺》、《文艺世纪》等所发生的种种个人化的历史细节,其复杂的情形所折射出的历史真相也变得复杂而难以评说。而1960年代后,大陆的左派宣传,在香港渐趋高度商业化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中,也显露出非常复杂的变异情形。
        When major historical issues fall on me as an individual, countless individualized historical details will be generated.In the 1950 s, such major national policies as 'Unified Front' did no more than provide access to a wide network of friends to such individuals as Luo Fu and Zhang Qianfan. In fact, it is hard to divide the 'left' from the 'right' and to judge them as the line is never an iron-cold one and even in the same person 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his left and right. That is the case with Luo Fu, and with Cao Juren as well, not to mention that the change of right and left may be subject to external influences. For this reason, individualized historical details surrounding Hai Kwang Literature Monthly and The Literary Century are so complex that it is hard to comment on the historical truths reflected from them. And in the 1960 s, the mainland Chinese leftist propaganda also revealed a very complicated metamorphosis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an increasingly commercialized Hong Kong.
引文
(1)(5)罗孚:《〈知堂回想录〉琐忆》,《鲁迅研究月刊》1988年第1期。
    (2)(3)(4)(11)(12)(13)丝韦(罗孚):《〈海光文艺〉和〈文艺世纪〉---兼谈夏果、张千帆、唐泽霖》,《香港文学》1985年第49期。
    (6)(7)(8)(9)(10)周作人致鲍耀明1965年12月28日信,《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页;第424页;第427页;第428页;第428页。
    (14)韦芜:《编者告白》,《大公报·文艺》1948年6月6日第1期。
    (15)陈敬容:《祝一九四九》,《大公报·文艺》1949年1月3日第43期。
    (16)《人生的伴侣---代发刊词》,《伴侣》1963年1月1日第1期。
    (17)参见许定铭:《跨年代的〈文艺世纪〉》,《文学研究》(香港)2006年12月30日第4期。
    (18)罗琅:《源克平与〈文艺世纪〉》,《文学研究》(香港)2007年3月30日第5期。
    (19)此间关于笔名之真实作者身份的核对,主要依据罗琅、罗孚的回忆文章,因笔者未找到其他可为佐证的材料,暂以此为实。
    (20)巴金:《变化万千的今天》,载1958年8月16日《文汇报·文艺》。
    (21)原题是《工人诗歌一百首》,转载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者分别来自各个工厂的工人,载1958年5月3日《文汇报·文艺》。
    (22)徐楚:《广州文艺界大跃进》,载1958年5月10日《文汇报·文艺》。
    (23)吴达:《文艺界青年在跃进中》,载1958年5月10日《文汇报·文艺》。
    (24)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载1958年6月7日《文汇报·文艺》。
    (25)秦牧:《农民的共产主义风格》,载1958年7月5日《文汇报·文艺》。
    (26)朱伟:《三天写诗一万五战士也把诗人当》,载1958年12月13日《文汇报·文艺》。
    (27)李阳:《一千零七十吨钢》,载1958年12月27日《文汇报·文艺》。
    (28)叶灵凤:《郭沫若的百花诗》,载1959年8月4日《文汇报·文艺》。
    (29)老舍:《十年百花荣》,载1959年9月9日《文汇报·文艺》。
    (30)李阳:《向工人诗歌学习---读工人诗歌创作专辑以后》,载1959年1月31日《文汇报·文艺》。
    (31)广军:《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吹鼓手---评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载1966年7月13日《文汇报·文艺》。
    (32)何达:《全面解读〈齐伐哥医生〉》,载1966年7月13日《文汇报·文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