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间距对“门”字形复合抗滑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卓 ; 宋春丽
  • 关键词:受力特性 ; Flac3D ; 组合板式复合抗滑结构
  • 中文刊名:HLKX
  •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 机构:兰州交通大学;
  • 出版日期:2015-12-15
  • 出版单位:黑龙江科技信息
  • 年:2015
  • 语种:中文;
  • 页:HLKX201535016
  • 页数:2
  • CN:35
  • ISSN:23-1400/G3
  • 分类号:24-25
摘要
针对"门"字形组合板式复合抗滑结构板间距的选取问题,基于Flac3D程序,建立了简化的组合板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三维状态下内板和外板间距变化时,组合板顶部的侧向位移和内、外板剪力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板间距的增大,组合板顶部侧向位移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对组合板剪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滑面附近;组合板的抗滑力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研究成果可为组合板式复合抗滑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引文
[1]许冲,戴福初,徐锡伟.汶川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J].地质评论,2010(6):860-874.
    [2]吕昌明.组合板式复合抗滑结构受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5:1-12.
    [3]雷文杰,郑颖人,王恭先等.沉埋桩加固滑坡体模型试验的机制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7):1347-1355.
    [4]赵尚毅,郑颖人,李安洪等.多排埋入式抗滑桩在武隆县政府滑坡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9(s):160-164.
    [5]申永江,吕庆,尚岳全等.桩排距对双排抗滑桩内力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8(7):1033-1037.
    [6]陈育民,徐鼎平.FLAC/FLAC3D基础与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7]张玉,徐卫亚,石崇等.大型滑坡堆积体稳定性的三维数值分析[J].岩土力学,2011.(11)3487-3496.
    [8]胡世起.高边坡复合堆积体稳定性评价及基础处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345-349.
    [9]邓华锋,李建林,王乐华等.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库岸滑坡三维有限元分析[J].岩土力学,2010(5)1604-1608.
    [10]王成华,陈永波,林立相.抗滑桩间土拱力学特性与最大桩间距分析[J].山地学报,2001(6):556-55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