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想象中国——论林语堂的北京书写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magining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Beijing——On Lin Yutang's Beijing Writings
  • 作者:沈庆利
  • 英文作者:SHEN Qingli;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BNU;
  • 关键词:林语堂 ; 北京意象 ; 跨文化翻译
  • 英文关键词:Lin Yutang;;Beijing image;;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 中文刊名:BJSF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5
  • 出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271
  • 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化历史中的北京国际形象研究”(14JDZH012);; 教育部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离散华人作家的北京想象研究”(17YJA751025)
  • 语种:中文;
  • 页:BJSF201901009
  • 页数:10
  • CN:01
  • ISSN:11-1514/C
  • 分类号:75-84
摘要
林语堂在横跨中西的多文化语境中,精心塑造了一个艺术化、唯美化和梦幻化的"老北京"形象,这既是跨文化翻译的典型产物,也是作家本人文化中国情怀的集中呈现。他将"老北京"视为古典中国的肉身原型、传统华夏文明的辉煌象征和现代中华民族的首要认同标志。林氏对"(北京)城"与"(中)国"之间同构关系的渲染,及其以北京叙事讲述中国故事的方法论自觉,都为后来的众多海内外华人作家所借鉴和传承,北京则为他们提供了想象中国的广阔空间。而林语堂对北京、上海这两座城市的不同态度,折射出东西方文化夹缝中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认同中的某种纠结。
        In the cross-cultural situation that spans both China and the West,Lin Yutang created an"old Beijing"image that was artistic,aesthetic,and dreamy.It was not only a typical product of"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but also a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writer' s feeling of"cultural China".Lin Yutang regarded"Old Beijing"as the physical prototype of classical China,the glorious symb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ivilization,and the primary identification mark of the modern Chinese nation.Emphasizing the same connotation between"(Beijing)city and country(China)"and consciously telling"China story"with"Beijing narration"were two aspects that many Chinese writ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Lin Yutang.To those writers,"Beijing"has provided them with a broad space for "Imagining China".Apart from that,Lin Yutang' s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Beijing and Shanghai reflected a kind of tangled cultural identity of Chinese modern intellectuals who were in a huge gap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引文
(1)该书出版于1961年,中译本有《大城北京》、《辉煌的北京》等不同版本,本文采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的《辉煌的北京》一书,赵沛林、张钧译。
    (2)参见吕超:《东方帝都---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北京形象》,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3)(4)林语堂:《从异教徒到基督徒》,张振玉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1)宋伟杰:《既“远”且“近”的目光》,见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6、510页。
    (2)(6)林语堂:《动人的北京》,见《林语堂文集·爱与讽刺》,北京:群言出版社,2011年版,第55-57、57页。
    (3)(4)(5)(7)林语堂:《辉煌的北京》,赵沛林、张钧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7、200、200、125页。
    (1)(3)(4)(8)林语堂:《辉煌的北京》,赵沛林、张钧译,第133-137、11、17、22页。
    (2)林语堂:《动人的北京》,见《林语堂文集·爱与讽刺》,第58页。
    (5)(6)(7)林语堂:《京华烟云》,张振玉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63、137页。
    (9)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张振玉译,台北:德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
    (1)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4页。
    (2)(3)林语堂:《辉煌的北京》,赵沛林、张钧译,第197、162页。
    (4)宋伟杰:《既“远”且“近”的目光---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见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第508页。
    (1)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2)(3)(4)林语堂:《辉煌的北京》,赵沛林、张钧译,第4、5、4页。
    (5)(7)(8)林语堂:《动人的北京》,《林语堂文集·爱与讽刺》,第55、60、62页。
    (6)林语堂:《京华烟云》,张振玉译,第129页。
    (9)赵园:《北京:城与人》,第89页。
    (1)(2)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3、313页。
    (3)林语堂:《辉煌的北京》,赵沛林、张钧译,第22页。
    (4)林太乙:《林语堂传》,台北:联经出版社,2014年版,第171页。
    (1)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蒋介石传》,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406页。
    (2)(3)(4)(5)(6)林语堂:《京华烟云》,张振玉译,第538、570、570、571、571页。
    (1)(4)林语堂:《京华烟云》,张振玉译,第575、526页。
    (2)(3)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第341、343页。
    (1)林语堂:《风声鹤唳》,张振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