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威慑道德风险考量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Moral Hazard of Nuclear Deterr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 作者:罗成翼
  • 英文作者:Luo Chengyi;School of Marxism,Hunan City University;
  •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 核威慑 ; 道德风险 ; 道德责任 ; 审慎德性
  • 英文关键词:human destiny community;;nuclear deterrence;;moral hazard;;moral responsibility;;virtue of prudence
  • 中文刊名:BDZ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1-20
  • 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55;No.305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核威慑的正义考量”(项目编号:14BZX104)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BDZK201801004
  • 页数:8
  • CN:01
  • ISSN:11-1561/C
  • 分类号:24-31
摘要
核威慑对止战具有的低成本和好效果,使之成为拥核国家维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战略,但是核威慑滥用又会带来损害政治德性、挑战正义道德准则等道德风险。因此,决策者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培植审慎德性、坚持中道原则、优化价值排序、强化危机管控,使核威慑的道德风险降得最低。只有摒弃冷战时代的对抗思维,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才能发挥核威慑止战的正效应,规避核威慑的负效能。
        Due to its low cost and good effect in preventing war,nuclear deterre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a nuclear state to maintain its own national security. Nevertheless,the abuse of nuclear deterrence will bring about such moral hazard as damaging the political virtue,and challenging the concept of justice and the code of morality. Therefore,the policymakers must adhere to the idea of human destiny community,cultivate the virtue of prudence,stick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Golden Mean,optimize the ranking of value,and strengthen the crisis controlment,so as to minimize the moral hazard of nuclear deterrence. Meanwhile,only through giving up the cold war thought of confrontation, advoc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destiny community,and building a fair,cooperative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international nuclear safety system,can human beings utilize the positive effect of preventing war by nuclear deterrence,and avoi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nuclear deterrence.
引文
(1)迈克尔·沃尔泽:《正义与非正义战争:通过历史实例的道德论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七年新年贺词》,《光明日报》2017年1月1日。
    (1)高兆明:《当重视“道德风险”》,《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2)Joseph Nye,Nuclear Ethics,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88.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章成:《国际法视角下的核威慑问题:价值评判与制度完善》,《求索》2014年第3期。
    (1)Hans Jonas,The Imperative of Responsibil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2)田秀云、白臣:《当代社会责任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杨希雨:《朝鲜核问题与中国的对朝政策》,《现代国际关系》2017年第1期。
    (4)甘绍平:《一种超越责任原则的风险伦理》,《哲学研究》2014年第9期。
    (1)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
    (2)田秀云、白臣:《当代社会责任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冯昊青:《核伦理学引论:核实践的伦理审视》,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年版。
    (1)王毅:《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学习时报》2016年6月20日。
    (2)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光明日报》2015年3月29日。
    (3)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