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电影中的云南少数民族形象嬗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Image of Yun Nan Minorities in Minority Movies
  • 作者:谢波
  • 英文作者:Xie Bo;
  • 关键词:民族电影 ; 云南少数民族形象 ; 政治 ; 体制 ; 叙事策略
  • 中文刊名:DDDY
  •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Cinema
  • 机构:云南艺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3-12-01
  • 出版单位:当代电影
  • 年:2013
  • 期:No.213
  • 语种:中文;
  • 页:DDDY201312048
  • 页数:4
  • CN:12
  • ISSN:11-1447/G2
  • 分类号:190-193
摘要
本文对民族电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等相关概念的辨析,针对"十七年"、新时期、现当代三个阶段,分别选取关于云南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代表作,对这些影片的叙事策略与少数民族形象建构进行分析,探讨这些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微妙关系。
        
引文
(1)Stephen Crofts,Concepts of national cinema,Hill,John(EDT)/Gibson,Pamela Church(EDT),The Oxford Guide to Film Studies,OUP Oxford,1998,385.
    (2)陈旭光认为,在民族电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和少数民族电影这三个通用术语当中,使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这个术语,既容纳了少数民族电影导演的创作,也容纳了汉族导演的创作,宽容性和适用性比较大;而去掉“少数”两个字称之为“民族电影”,就容易与民族电影、国家电影甚至华语电影这样的术语相混淆。本观点参考周夏《立足民族放眼世界——“中国民族电影高端论坛”综述》,《当代电影》2011年第6期,第123页。
    (3)同(1),第386页。
    (4)钟大丰《中国民族电影产业的历史和现实》,《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第120页。
    (5)参见宋杰《云南民族电影——视点的错位与语言的尴尬》,《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28—34页。
    (6)参见陈犀禾、李淼《中国电影中的“云南想象”——历史、美学和身份认同》,《艺术百家》2011年第4期,第70—74页。
    (7)同(4),第122页。
    (8)参见石川《“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的体制与观众需求》,《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第49—54页。
    (9)同(8),第51页。
    (10)参见吴迪《审查与监督:十七年中国电影》《,电影艺术》2005年第6期,第122页。
    (11)同(6)。
    (12)详见梁昭《云南电影的黄金时代》,《电影新作》1999年第3期,第61—64页。
    (13)参见徐萌《论中国电影“大片”现象的运作机制(1994—2006)》,北京电影学院2007届硕士论文,第10—11页。
    (14)陈犀禾《中国电影的产业形态和美学模式》,“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6月,第167页。
    (15)参见许同均《青影厂记事一二三——并不遥远的记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13—14页。
    (16)参见韩小磊《青影厂的厂名缘起与由来》,《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11—12页。
    (17)穆德远、邓伟《〈青春祭〉摄影阐述》,《当代电影》1985年第6期,第63—67页。
    (18)参见张暖忻《〈青春祭〉导演阐述》,《当代电影》1985年第4期,第136—138页。
    (19)同(14),第168页。
    (20)《花腰新娘》导演阐述,http://movie.mtime.com/29528/behind_the_scene.html#menu。
    (21)同(6),第73页。
    (22)朱文《关于〈云的南方〉》,《电影新作》2004年第4期,第11—1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