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场与仪式歌唱——中越跨界壮—岱/侬族群“乜末”仪式的社会变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National presence and singing for ceremonies
  • 作者:凌晨
  • 英文作者:Ling Chen;
  • 关键词:中越跨界 ; 壮—岱/侬族群 ; “乜末”信仰 ; 国家在场 ; 仪式歌唱
  • 中文刊名:ZGMU
  • 英文刊名:Chinese Music
  • 机构: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8
  • 出版单位:中国音乐
  • 年:2019
  • 期:No.155
  •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项目编号:11AD002);;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界民族田野音声——中越同根民族民歌传承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YJC760086)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GMU201901010
  • 页数:7
  • CN:01
  • ISSN:11-1379/J
  • 分类号:63-69
摘要
中越跨界壮—岱/侬族群是指中国的壮族与越南的岱族、侬族这一同源却跨国而居的壮语族群共同体。"乜末"信仰是双边族群共有的一种传统民间信仰,它以仪式音乐活动作以载体,歌唱贯穿整个仪式过程始终。当下"乜末"仪式活动对国家在场和国家力量的借用,体现着族群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创造的集体智慧,人们通过在民间仪式活动中绑定"国家符号",不断为自身信仰体系与仪式歌唱表演注入"合法性"或部分"合法化"的国家力量,也在借用国家力量的同时获得对国家的归属与认同。
        
引文
(1)赵塔里木:《关注跨界民族音乐文化》,《音乐研究》,2011年,第6期,第7页。
    (2)参见吴小奕:《跨境壮语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年,第1页。
    (3)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42页。
    (4)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5)曹端波等:《族群与边界的研究综述》,《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第74页。
    (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6页。
    (7)韦兰晚,女,法名韦金莲,1972年出生,天等县把荷乡把兰村巴伦屯人,文化程度小学二年级,17岁在德保县龙光乡大旺村龙胜屯拜梁海青(法名)为师母,拜天等县把荷乡把兰村一道公为师父,开始戴帽成巫。19岁嫁去德保县龙光乡,21岁迁往靖西新靖镇小坡屯买宅安家,另拜靖西巫婆黄凤阳(法名)和道公黄隆坡为师母、师父,行巫于德靖地区所属的民间村落,是靖西当下比较有名气的“乜末”之一,已盖大帽。
    (8)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45页。
    (9)张振涛:《晋北采风二题——民间花会与国家在场》,《黄钟》,2007年,第1期,第10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