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现象背后的“审美暴力”对青少年自我呈现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怿
  • 关键词:网红 ; “审美暴力” ; 拟剧论 ; 自我呈现
  • 中文刊名:CBLY
  • 英文刊名: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 机构: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0
  • 出版单位:传播力研究
  • 年:2019
  • 期:v.3;No.056
  • 语种:中文;
  • 页:CBLY201908195
  • 页数:3
  • CN:08
  • ISSN:23-1598/G2
  • 分类号:242-244
摘要
在过去的几年中,网红从最初的芙蓉姐姐、凤姐等颇受人争议的个体,发展到了现下各行各业、各种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发展起来的态势。特别是在2016年,papi酱获得了1200万融资后,网红更是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青少年正处在不断探索、发现自己的阶段,作为网红的主要关注者和支持者,网红的一言一行都容易被当作模板、榜样来进行模仿。本文将以网红引领的审美为切入点,从拟剧论的角度出发,研究网红的病态审美对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造成的影响。
        
引文
[1]敖鹏.网红与消费时代的审美镜像[J].创作与评论,2012(12).
    [2]徐法超.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暴力”[J],肇庆学院学报,2012(7).
    [3]李金鑫.外貌吸引力对雇佣决策的影响有弱化措施[J],商,2016(1).
    [4]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李庆新,李方木.影像时代的审美暴力[J].电影评价,2007(8).
    [6]王瑞红.先整容后求职提升颜值能改变命运吗?[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