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预后不良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ICH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引文
[1]颜冬润.rtPA动脉溶栓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7):54-55.
    [2]吴红友.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62例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3):201-202.
    [3]彭琳,郭岩,王玉,等.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3):193-197.
    [4]赵宁军,赵琪玉,卓晓英,等.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4):305-308.
    [5]吴向梅,宁智飞,叶虹,等.补阳还五汤结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近、远期疗效[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6):778-781.
    [6]何建军,沈建,佘晓春,等.rTPA静脉溶栓联合动脉溶栓或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J].江苏医药,2017,43(2):146-147.
    [7]钟华发,刘永辉.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对照试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60-62.
    [8]张静.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3):16-18.
    [9]王丽靖,叶淑萍,周宏,等.疏血通注射液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0):43-45.
    [10]陈仓颉,郎茂林,李卉英.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5):110-1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