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影片中集体记忆的呈现与建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escription and Construction for the Collective Memories in Nostalgia Films
  • 作者:赵瑜 ; 范静涵
  • 英文作者:Zhao Yu;Fan Jinghan;
  • 关键词:集体记忆 ; 怀旧 ; 电影化建构
  • 中文刊名:DDDY
  •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Cinema
  • 机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05
  • 出版单位:当代电影
  • 年:2019
  • 期:No.278
  • 语种:中文;
  • 页:DDDY201905023
  • 页数:4
  • CN:05
  • ISSN:11-1447/G2
  • 分类号:114-117
摘要
运用视听语言唤起观众的集体记忆,使观众内心的情感得到回溯并产生共鸣,这是电影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功能。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具有文化记忆建构特性的作品,如《江湖儿女》《芳华》《头号玩家》《无敌破坏王2》等国内外电影,它们的类型、主题和叙事模式各不相同,但在唤醒观众基于历史情境和个人经历的情感体验方面,却具有相似的作用。本文将怀旧电影中的"集体记忆"作为切入点,剖析其影视化过程中的构建形式、关键要点以及产生的现实意义。
        
引文
(1)贾樟柯《贾想II: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北京:台海出版社2018年,第56页。
    (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0页。
    (3)Jan Assmann,Das kulturelle Ged?chtnis:Schrift,Erinnerung und politische Identit?t in frühen Hochkulturen[M],PC.H.Beck,1992,p15.
    (4)邵鹏《媒介记忆理论:人类一切记忆研究的核心与纽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页。
    (5)储双月《转型期中国怀旧电影的再现策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第134页。
    (6)唐宏峰《怀旧的双重时间--〈匆匆那年〉与80后青春怀旧片》,《当代电影》2015年第2期,第34页。
    (7)[荷]杜威·佛克马《无望的怀旧书写的凯旋》,王浩译,《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20页。
    (8)Davis,F.Yearning for yesterday:A sociology of nostalgia,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9.,p113.
    (9)《〈芳华〉票房14亿,原来“他们”也是观影主力》,《新浪看点》2018年3月31日。
    (10)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检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110页。
    (11)王思《论国产怀旧电影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东南传播》2016年第2期,第22页。
    (12)韩程《拼贴、怀旧与现代--青春题材微电影叙事解析》,《当代电影》2013年第6期,第174页。
    (13)[法]米歇尔·福柯《反怀旧--米歇尔·福柯谈电影三篇》,肖熹、谭笑晗译,《电影艺术》2012年第4期,第127页。
    (14)赵静蓉《怀旧文化事件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192页。
    (15)胡百精《互联网与集体记忆的建构》,《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第101页。
    (16)刘卉青《香港电影文化记忆的坚守与困境--从〈岁月神偷〉说起》,《当代电影》2012年第7期,第116页。
    (17)李娟《影像媒介叙事中的民族集体记忆建构--以四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为例》,《中州学刊》2013年第9期,第166页。
    (18)Berger,Peter L,Invitation to sociology:a humanistic perspectiv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3,P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