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安保义务侵权补充责任的理论冲突与立法选择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安全保障义务人依《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2款承担的补充责任无法纳入多数人侵权之债的任何形态,颇具中国特色。补充责任兼具侵权责任成立要件和责任形态两种功能,在第三人可承担侵权责任时,补充责任违反了自己责任原理,也弱化了安保义务人恪尽义务的动机。补充责任及责任人的追偿权均无法用外部体系解释,而只能诉诸内部体系,需权衡的因素包括安保义务的准公法义务特性、补充责任中危险的程度、故意侵权强烈的反社会性、完全赔偿等。在立法论上,若维持补充责任,应将其限定为第三人故意侵权情形,同时承认补充责任人对故意侵权人的追偿权。但更理想的方案是故意侵权的第三人与安保义务人承担混合责任,即第三人对全部损害承担责任,并对安保义务人应承担的责任部分承担连带责任。立法无法提供补充责任和第三人侵权的一般规则,只能作类型规定。《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2款体现了立法者特殊的价值决断,应优于《合同法》第121条适用,后者应增加"法律另有规定"的但书,以明确私法内部规则的适用顺序;为避免无益的法律适用冲突,《合同法》第302条应予废除。
        
引文
[1]参见李中原:《论民法上的补充债务》,《法学》2010年第3期。
    [2]参见张新宝:《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充责任》,《法学杂志》2010年第6期;王竹:《补充责任在<侵权责任法>上的确立与扩展适用——兼评<侵权责任法草案(二审稿)>第14条及相关条文》,《法学》2009年第9期。
    [3]Vgl. Helmut Koziol(Hrsg.), Grundfragen des Schadenersatzrechts aus rechtsvergleichender Sicht, Jan Sramek Verlag, 2014,S. 530.
    [4]参见张民安:《人的安全保障义务理论研究——兼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中外法学》2006年第6期。
    [5]参见周友军:《侵权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7页。
    [6]参见孙维飞:《论安全保障义务人相应的补充责任——以<侵权责任法>第12条和第37条第2款的关系为中心》,《东方法学》2014年第3期。
    [7]参见徐银波:《侵权补充责任之理性审思与解释适用》,《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8]参见张平华、王圣礼:《侵权补充责任的独立地位及其体系化》,《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9]See Paul S. Davies, Accessory Liability, Hart Publishing Ltd, 2015, Foreword, by Philip Sales, V.
    [10][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3页。
    [11] See 98 Eng. Reprints 465, 5 Buff. 2790(K. B. 1771).
    [12] See Prosser, Joint Torts and Several Liability, 25 Cal. L. Rev. 413,432(1937); Jackson, Joint Torts and Several Liability, 17 Tex.L. Rev. 399,403(1939).
    [13] Vgl. MiiKoBGB/Wagner, BGB§830, Rn. 1.
    [14]参见张定军:《论共同侵权的“共同性”要件——规范目的与制度功能的视角》,《法治研究》2018年第4期。
    [15]同前注[3],Helmut Koziol编书,第332页。
    [16]参见[日]田山辉明:《日本侵权行为法》,顾祝轩、丁相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页。
    [17]同前注[6],孙维飞文。
    [18]例如认为,若将共同侵权仅限于具有意思联络的情形,“就很难解释一切新型的侵权行为中行为人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参见王利明、周友军、高圣平:《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页。
    [19]参见王胜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第2版,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64页。
    [20]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21] Vgl. MüKoBGB/Wagner, BGB§840, Rn. 1-2.
    [22] Vgl. OLG Karlsruhe NJW-RR 1994, 413.
    [23]Vgl. BGH NJW 1962,484 f.
    [24]参见齐云:《论我国多数人之债的完善——以不可分之债与连带之债的区别为中心》,《河北法学》2012年第3期。
    [25] Vgl. RGZ 67, 273[275]; BeckOK BGB/Gehrlein, BGB§431, Rn. 2.
    [26]同前注[16],田山辉明书,第167页。
    [27]同前注[20],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书,第108页。
    [28]参见杨立新:《论侵权责任的补充责任》,《法律适用》2003年第6期;同前注[1],李中原文。
    [29]See Edward J. Kionka,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Law of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and the Impact of Plaintiff's Employer's Fault, 54 La. L. Rev. 1619, 1621(1994).
    [30]See Rosh v. Cave Imaging Sys. Inc., 32 Cal. Rptr. 2d 136(Ct. App. 1994).
    [31]See Pamela B. v. Hayden, 31 Cal. Rptr. 2d 147(Ct. App. 1994).
    [32]参见黎晓道:《补充责任按份化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2017年第18期。
    [33]参见“海丰县海丽国际高尔夫球场有限公司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粤高法民一提字第31号民事判决书。
    [34]See Robertson, The Common Sense of Cause in Fact, 75 Tex. L. Rev. 1765,1790(1997).
    [35]See Turner v. Jordan,957 S. W. 2d 815(Tenn. 1997); Ozaki v. Association of Apt. Owners,954 P. 2d 652(Haw. Ct. App. 1998).
    [36]See 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Torts:Apportionment of Liability, Section 14.
    [37]《侵权责任法》第9条对教唆人、帮助人和监护人的责任也采取了混合责任模式,杨立新教授将其称为“单向连带责任”。参见杨立新:《教唆人、帮助人责任与监护人责任》,《法学论坛》2012年第5期。
    [38]参见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15)苏商再提字第00075号民事判决书。
    [39]同前注[19],王胜明主编书,第226页;程啸:《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49页。
    [40]Vgl. BeckOK BGB/Reinert,BGB§839, Rn. 98.
    [41]参见[德]梅迪库斯:《德国债法分论》,杜景林、卢谌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52页。
    [42]Vgl. Schippel/Bracker, Bundesnotarordnung, 9. Aufl., 2011, Rn. 2.
    [43] Vgl. Beck'sches Notar-Handbuch, 6. Aufl., 2015, Rn. 7.
    [44]参见“于敏丽与抚顺市公证处追偿权纠纷案”,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辽04民终1016号民事判决书。
    [45] Vgl. Basler Kommentar, Obligationenrecht I, Johannes Lukas Hermann, Art. 51, Rn. 14-17.
    [46] See Ch. v. Bar and Eric Clive(eds.), Principles, Definitions and Model Rules of European Private Law:Draft Common Frame of Reference(DCFR), Vol. 4, Sellier, 2009, p. 3414.
    [47]参见冯珏:《安全保障义务与不作为侵权》,《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48]同前注[19],王胜明主编书,第224页。
    [49]Vgl. Deutsch/Ahrens, Deliktsrecht, 6. Aufl.,Muenchen 2014, Rn. 184.
    [50]组织义务属于交往安全义务。Vgl.Kleindien, Deliktshaftung und juristische Person, Tuebingen 1993, S. 300.
    [51]同前注[46],Ch.v. Bar、Eric Clive编书,第3408页。
    [52]Vgl. Ch. v. Bar, Verkehrspflichten:Richterliche Gefahrsteuerungsgebote im deutschen Deliktsrecht, Carl Haymanns Verlag,1980, S. 144.
    [53]参见张金海:《侵权行为违法性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45页。
    [54] Vgl. RGZ 52, 373, 376.
    [55]《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1年第2期。
    [56]同前注[4],张民安文;刘海安:《侵权补充责任类型的反思与重定》,《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2期。
    [57]同前注[5],周友军书,第207页。
    [58]参见杨垠红:《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44页。
    [59]同前注[7],徐银波文。
    [60]同前注[28],杨立新文。
    [61]同前注[2],张新宝文。该论者后来也赞成过错范围内的责任,参见张新宝:《侵权责任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7页。
    [62]同前注[5],周友军书,第207页。
    [63]同前注[19],王胜明主编书,第226页。
    [64]参见郭明瑞:《补充责任、相应的补充责任与责任人的追偿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1页。
    [65]同前注[8],张平华、王圣礼文。
    [66]例如“罗田县骆驼坳中心小学、徐枫教育机构责任纠纷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7)鄂11民终549号民事判决书。
    [67]同前注[20],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书,第110页;同前注[2],张新宝文;同前注[2],王竹文。
    [68]同前注[5],周友军书,第207页。
    [69]同前注[64],郭明瑞文;同前注[39],程啸书,第468页。
    [70]同前注[6],孙维飞文;李中原:《论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制度》,《中外法学》2014年第3期。
    [71]例如“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韩山河追偿权纠纷案”,河南省新安县人民法院(2015)新民初字第449号民事判决书。
    [72]参见朱岩:《侵权责任法通论》,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46页。
    [73]同前注[4],张民安文。
    [74]同前注[56],刘海安文。
    [75]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提字第166号民事裁定书。
    [76]同前注[70],李中原文。
    [77]同前注[64],王利明书,第179页。
    [78]同前注[47],冯珏文。
    [79]同前注[6],孙维飞文;同前注[70],李中原文;王蒙:《安全保障义务人与第三人责任分担的类型化展开》,载陈小君主编:《私法研究》第21卷,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第187页。
    [80]See Peter Cane, Mens Rea in Tort Law, 20 Oxf. J. Leg. Stud. 533(2000).
    [81]但晚近以来,这种观念也有一些调整。参见董春华:《论比较过错制度在故意侵权中的适用》,《现代法学》2017年第1期。
    [82]See Restatement(Third)of Torts:Intentional Torts to Persons,§101 Cmt i(Am. Law Inst., Tentative Draft No. 1, 2015).
    [83]Vgl. Joseph Unger, Handeln auf eigene Gefahr:Ein Beitrag zur Lehre vom Schadenersatz, 3. unverand. Aufl., G. Fischer, 1904,S.1.
    [84]当然,立法者可能将安保义务人制造的风险上升为危险责任上的危险,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第2款规定,车外第三人投掷石块等击打列车造成车内旅客人身损害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先予赔偿,第三人承担终局责任,并未规定补充责任。尽管它有比较法的支持,甚至可能也契合中国社会的需求,但这种风险难以解释为高速运输工具的固有风险。
    [85]参见欧洲侵权法小组:《欧洲侵权法原则:文本与评注》,于敏、谢鸿飞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86]同前注[52],Ch.v. Bar书,第39页。
    [87]关丽:《汽车运输合同中承运人应否对第三人侵权造成的旅客人身伤亡承担责任问题研究》,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06年第4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0~41页。
    [88] See 8 Term Rep. 186, 101 Eng. Rep. 1337(1799).
    [89]参见[德]耶林:《罗马私法中的过错要素》,柯伟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0~33页。
    [90]See Stephen J. Shapiro, Overcoming Under-Compensation and Under-Deterrence in Intentional Tort Cases:Are Statutory Multiple Damages the Best Remedy?, 62 Mercer L. Rev. 475(2011).
    [91]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提字第181号民事判决书。
    [92]参见程啸:《论侵权法上的第三人行为》,《法学评论》2015年第3期。
    [93]参见杨立新、赵晓舒:《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第三人侵权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94]《侵权责任法》第8条至第12条有关多数人侵权的规定是否与第28条相容,理论界有不同看法。参见聂卫锋:《侵权法中的“第三人”:一般化还是情景化?》,《私法研究》2014年第2期。
    [95]参见冯珏:《论侵权法中的抗辩事由》,《法律科学》2011年第1期。
    [96]参见谢鸿飞:《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理论的再构成》,《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第6期。
    [97]参见解亘:《论〈合同法>第121条的存废》,《清华法学》2012年第5期。
    [98]例如“上诉人何青良与上诉人徐州市汴利客运有限公司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案”,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徐民二终字第501号民事判决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