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休闲农业产业升级:一个创业机会视角的实证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 Empirical Study on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About Upgraded Identification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 作者:杨学儒 ; 韩剑 ; 徐峰
  • 英文作者:Yang Xueru;Han Jian;Xu Feng;
  • 关键词:农村社会关系网络 ;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 ; 宗族网络 ; 产业升级 ; 机会识别
  • 中文刊名:XSYJ
  • 英文刊名:Academic Research
  • 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招商银行;
  • 出版日期:2019-06-20
  • 出版单位:学术研究
  • 年:2019
  • 期:No.415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村社区参与、企业合法性与农业创业企业成长研究”(7167309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创业企业成长研究:农村社区参与与企业合法性”(2017A030313408);;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企业合法性视角的农村社区参与与农业创业企业成长研究》(GD16XGL4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与跨代组合创业”(2018M643215)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SYJ201906014
  • 页数:9
  • CN:06
  • ISSN:44-1070/C
  • 分类号:107-115
摘要
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的重要支撑。然而,以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虽发展迅速,但多同质化严重,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制约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亟待升级增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休闲农业的二次创业带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亟待创业者进一步识别产业升级机会。基于对广东省和安徽省休闲农业创业者的一手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休闲农业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包括网络规模、网络资源和宗族网络三个维度,它们对休闲农业产业升级创业机会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便利降低了产业升级机会识别对农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依赖。这意味着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越是落后的地区,其休闲农业创业者越需要通过构建和改善社会关系网络来识别产业升级创业机会,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则减少了休闲农业创业者识别产业升级机会的外部约束,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的有力手段。
        
引文
(1)杨学儒、李浩铭:《乡村旅游企业社区参与和环境行为——粤皖两省家庭农家乐创业者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9年第1期。
    (2)赵毅:《休闲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现实操作》,《改革》2011年第7期。
    (1)Yang X., Li H., Chen W. M., Fu H.,“Corporate Community Involvement and Chinese Rural Tourist Destination”,Sustainability, vol.11, no.6, 2019, p.1574.
    (2)Alvarez S. A., Barney J. B., Anderson P.,“Forming And Exploiting Opportunities:The Implications Of Discovery And Creation Processes For Entrepreneurial And Organizational Research”,Organization Science, vol.24, no.1, 2013, pp.301-317.
    (3)如农家乐的服务内容包括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田园景、品民俗情、享休闲乐等。
    (4)Semrau T., Seniorer A. W.,“How Exactly Do Network Relationships Pay Off? The Effects of Network Size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on Access to Start-Up Resources”,Entrepreneurship Theory&Practice, vol.38, no.3, 2014, pp.501-525 ;Fang R., Landis B., Zhang Z., Anderson M. H., Shaw J. D., Kilduff M.,“Integrat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Networks:A Meta-Analysis Of Personality, Network Position, And Work Outcomes In Organizations”,Organization Science, vol.26,no.4, 2015, pp.1243-1260;Semrau T., Hopp C.,“Complementary Or Compensatory?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On How Entrepreneurs’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Interact In Shaping Start-Up Progress”,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vol.46, no.3,2016, pp.407-423.
    (5)杨学儒、邹宝玲:《模仿还是创新:互联网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机会识别实证研究》,《学术研究》2018年第5期。
    (1)杨学儒、李新春:《地缘近似性、先前经验与农业创业企业成长》,《学术研究》2013年第7期。
    (2)阮荣平、郑风田:《市场化进程中的宗族网络与乡村企业》,《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1期。
    (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
    (4)孙秀林:《华南的村治与宗族——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路径》,《社会学研究》 2011年第1期;郭云南、姚洋:《宗族网络与村庄收入分配》,《管理世界》2014年第1期;郭云南、张琳弋、姚洋:《宗族网络、融资与农民自主创业》,《金融研究》2013年第9期。
    (5)朱红根、解春艳:《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4期。
    (6)Lin N.,“Inequality In Social Capital”,Contemporary Sociology, vol.29, no.6, 2000, pp.785-795.
    (7)杨婵、贺小刚、李征宇:《家庭结构与农民创业——基于中国千村调查的数据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12期;梁强、邹立凯、杨学儒:《政府支持对包容性创业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揭阳军埔农村电商创业集群的案例分析》,《南方经济》2016年第1期。
    (1)Kimmitt J., Scarlata M., Dimov D.,“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Microcredit, Institutional Context, And Entrepreneurial Capabilities”,Venture Capital, vol.18, no.3, 2016, pp.257–276.
    (2)郭红东、丁高洁:《关系网络、机会创新性与农民创业绩效》,《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8期。
    (3)郭云南、姚洋:《大姓当选:生产性投资还是收入分配》,《金融研究》2014年第11期。
    (4)谢勇才、张雅燕:《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战略设计:动力、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5)Markussen T., Fib?k M., Tarp F., et al.,“The Happy Farmer:Self-Employmen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Rural Vietnam”,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vol.2018, no.19, 2018, pp.1613-1636.
    (1)杨学儒、杨萍:《乡村旅游创业机会识别实证研究》,《旅游学刊》2017年第2期。
    (2)边燕杰、李煜:《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第2期。
    (3)范辰辰、李文:《新农保、宗族网络与农村家庭代际转移》,《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1)郭云南、姚洋:《宗族网络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管理世界》2013年第3期。
    (1)陈晓萍、沈伟:《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