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感伤之谜”:袁可嘉“民主诗学”的一个进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东东
  • 关键词:政治感伤性 ; 文学知识分子 ; 民主文化
  • 中文刊名:BFLC
  • 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
  • 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1-15
  • 出版单位:北方论丛
  • 年:2018
  • 期:No.267
  • 基金:2017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现代民主诗歌研究”(2017CWX028);; 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中国新诗与启蒙”(qd15201)
  • 语种:中文;
  • 页:BFLC201801009
  • 页数:5
  • CN:01
  • ISSN:23-1073/C
  • 分类号:50-54
摘要
袁可嘉区分了"政治感伤性"与"政治性",矛头所指是政治的感伤性而非政治性,并认为政治的感伤性是一种观念的感伤。袁可嘉对感伤性的反思既具有世界文学的背景,也处在现代中国"感伤批判"的线索中,但他最终实现了某种逻辑的反转。这一切都和他对民主诗歌、民主批评和民主文化的理解密不可分,同时也体现出一个自由主义的文学知识分子的存在方式,即只有心智和文化上的"自由",才能摆脱属于政治观念的"感伤"。
        
引文
[1]文学问答:(1)答袁可嘉君[J].文学修养,1942(1).
    [2]袁可嘉.论现代诗中的政治感伤性[N].益世报·文学周刊:第20期,1946-10-27.
    [3]胡风.关于“诗的形象化”[J].诗:第3卷第5期,1942.
    [4]袁可嘉.诗与主题[N].大公报·文学副刊,1947-01-14.
    [5][德]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C]//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2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6]闻一多.艾青和田间[N].联合晚报,1946-06-22.
    [7]冯至.关于诗[N].生活导报:第37期,1944.
    [8]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J].时与潮文艺:第3卷第5期,1944-07-15.
    [9]李广田.论伤感[J].文讯:第8卷第4期,1948.
    [10]刘泮溪.论感动与感伤[J].人世间:第2卷第2-3期,1947.
    [11]李白凤.扫荡文坛新风花雪月的趋向[J].文艺春秋:第3卷第5期,1946.
    [12]冯明之.新感伤主义的倾向[J].文坛:第3期,1946.
    [13]冯明之.论战后的文艺运动[J].文坛:第1期,1946.
    [14]袁可嘉.漫谈感伤[N].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09-21.
    [15]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J].文学杂志:第2卷第11期,1947.
    [16]袁可嘉.诗与民主——五论新诗现代化[N].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10-30.
    [17][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这批文章大部分已收入《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从未收入此书的《诗的再解放——〈新批评〉自序》(北平《经世日报·文艺周刊》80期,1948年1月18日)中可以看出,袁可嘉曾将这些书稿结集为《新批评》计划出版而未能如愿。未收入此书的还有《创作与批评的起点》(北平《经世日报·文艺周刊》第28期,1947年2月23日)。另外,笔者发现袁可嘉的一篇英文文章《A Note on Dramatism》,发表于《国立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文学院第9种》,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48年版,第49-60页。
    (1)例如,[俄]萨渥特尼克:《俄罗斯文学中的感伤主义及浪漫主义》,吕漱林译,《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925年第75期、第76期;饶孟侃:《感伤主义与“创造社”》,《晨报副镌》,1926年第57期。
    (2)例如,邹啸:《论秦观词之感伤》,《青年界》,1934年第6卷第1期;吴笑生:《感伤派的诗人李时行》,《兴华》,1936年第2期。
    (1)例如,君培:《关于诗的几条随感与偶译》,北京《经世日报》副刊“文艺周刊”第14期,1946年11月17日。冯至:《诗论:关于诗的几条随感与偶译》,《中国新诗》,1948年第5期。
    (1)的确有人将“腐臭的感伤气氛”一词用在袁可嘉看重的一班诗人身上,见张羽:《南北才子才女的大会串——评〈中国新诗〉》,《新诗潮》1948年第3期,第17页。
    (1)张松建在其论文《理论、历史与问题:重试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方案》中对这一点进行精细的研究,特别参见第四节“辩驳‘感伤性’:对抒情主义的再检讨”,见《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78-283页。
    (2)此处借鉴了阿伦特的一个观点,阿伦特认为康德有关审美判断的见解也适用于道德判断和政治判断,因为它们都根植于人类的“共通感”。参见[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12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