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前知识界对中日问题的研判——以《东方杂志》1937年“中日问题”征文为中心的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Intellectuals' Judgment on the Sino-Japanese Conflict before Total Resistance——A Case Analysis of Solicited Articles about Sino-Japanese Conflict in The Eastern Miscellany in 1937
  • 作者:李颖
  • 英文作者:LI Ying;
  • 关键词:知识界 ; 中日问题 ; 东方杂志 ; 抗战
  • 中文刊名:LSJX
  • 英文刊名: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 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0-15
  • 出版单位:历史教学问题
  • 年:2018
  • 期:No.248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中国近代独立性期刊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研究”(14JDSZK082)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LSJX201805010
  • 页数:8
  • CN:05
  • ISSN:31-1016/G4
  • 分类号:63-69+141
摘要
1937年《东方杂志》新年特大号推出一组以"中日问题"为主题的征文。这是在日本军部和政府或"战"或"和"交替推进侵华战略,而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开始由妥协向强硬转变的特殊背景下的产物。征文中,知识分子们普遍表达了对日本亲善诚意的怀疑、对大国作用的有条件认可、以及用"血"和"力"来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决心。透过征文中传达的情绪和认识,回归历史情境,可以看出民族抗战情绪开始获得相对宽松的表达空间;可以反映出转变中的国民党对日政策与民族情绪之间有了更多的契合点;从中也透露出中国抗战将面临的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双重心理基础。
        In 1937,in the new year issue of The Eastern Miscellany, a series of solicited articles on the Sino-Japanese conflict were specially released. They were generated when the Japanese army and government implemented war or peace strategies alternatively to invade China, while the Kuomintang's policy towards Japan turned from compromise in the beginning to toughness. Among solicited articles, the intellectuals generally doubted Japan's goodwill and sincerity, conditionally approved the functions of the powers, and expressed the will to use "blood" and "force" to safeguard the integrity of national territory and sovereignty.Through the emotions and cognition revealed from these articles, we can see that the national anti-Japanese mood began to gain wider expression. Kuomintang's policies toward Japan gradually overlapped with the national emotion. But it also shows that people had both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psychology confronted with the coming war.
引文
(1)相关研究成果如:屠毅力《<东方杂志>的对日态度及其抗战文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喻春梅、郑大华《“九一八”后知识界对“战”与“和”的不同抉择——以<东方杂志>和<独立评论>学人为中心的考察》,《史学月刊》2013年第1期;卢淑樱《图像、杂志与反日情绪——以<东方杂志>(1928—1937)为例》,《南开学报》2013年第3期;李中平《知识分子与民族主义——以九·一八事变后的<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文史博览》2010年第3期;郑师渠《现代中国媒体对日本论评的转变》,《河北学刊》2010年第6期;李斯颐《抗战时期的<东方杂志>》,《新闻研究资料》1989年第3期,等等。
    (1)胡愈之:《我的回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9页。
    (2)编者:《读者作者与编者》,《东方杂志》第33卷,第17期,1936年9月,第241页。
    (3)王向:《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34卷,第1期,1937年1月,第403页。以下同卷同期者,不再注卷期及年月。
    (4)谷正纲:《中日问题的我见》,《东方杂志》,第415页。
    (5)谷正鼎:《中日问题如何结束》,《东方杂志》,第431页。
    (1)秦润卿:《中日问题之我见》,《东方杂志》,第417页。
    (2)马寅初:《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00页。
    (3)谷正纲:《中日问题的我见》,《东方杂志》,第415页。
    (4)邱汉平:《怎样清算过去的中日悬案?》,《东方杂志》,第432页。
    (5)理鸣:《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06页。
    (6)张樑任:《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16页。
    (7)高秉坊:《中日有提携的必要和可能吗?》,《东方杂志》,第419页。
    (8)张资平:《中日有提携的必要和可能吗》,《东方杂志》,第401页。
    (9)(12)冯柳堂:《从以往看到未来的中国》,《东方杂志》,第407页,第408页。
    (10)曾虚白:《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02页。
    (11)王祖廉:《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19页。
    (13)樊仲云:《中日亲善的障碍》,《东方杂志》,第420页。
    (1)徐仲年:《画符式的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01页。
    (2)潘文安:《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30页。
    (3)薛典曾:《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13页。
    (4)(6)张天泽:《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14页。
    (5)方秋苇:《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12页。
    (7)张樑任:《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16页。
    (8)王祖廉:《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22页。
    (9)曾虚白:《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02页。
    (10)杜佐周:《我对于中日问题的意见》,《东方杂志》,第423页。
    (11)林风眠:《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00页。
    (1)千家驹:《对于中日问题的意见》,《东方杂志》,第421页。
    (2)徐仲年:《画符式的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01页。
    (3)韦慤:《中日问题的管见》,《东方杂志》,第428页。
    (4)程瑞霖:《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35页。
    (5)张德一:《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24页。
    (6)杜佐周:《我对于中日问题的意见》,《东方杂志》,第422页。
    (7)李权时:《中日问题随感》,《东方杂志》,第405页。
    (8)章渊若:《自力主义与外交方针》,《东方杂志》,第442页。
    (9)王祖廉:《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22页。
    (10)潘文安:《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30页。
    (11)张樑任:《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16页。
    (12)曾虚白:《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02页。
    (1)允恭:《追忆一二八》,《东方杂志》第31卷,第3期,1934年2月,第1页。
    (2)允恭:《牢记着九一八》,《东方杂志》第31卷,第18期,1934年9月,第2页。
    (3)国纲:《“一二八”的第三周年日》,《东方杂志》第32卷,第3期,1935年2月,第1页。
    (4)汪精卫:《关于救亡图存的几句话》,《东方杂志》第34卷第15期,1937年8月,第11页。
    (5)郭一岑:《我对于中日问题的意见》,《东方杂志》,第404页。
    (6)李圣五:《中日问题的前途》,《东方杂志》,第2-3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顾维钧回忆录》(第二分册),中华书局,2013年,第297页。
    (8)国纲:《华北问题》,《东方杂志》第32卷,第24期,1935年12月,第2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顾维钧回忆录》(第二分册),第324页。
    (2)千家驹:《对于中日问题的意见》,《东方杂志》,第421页。
    (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39页。
    (4)韦慤:《中日问题的管见》,《东方杂志》,第428页。
    (5)李大超:《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34页。
    (6)容庚:《中日有提携之必要和可能吗?》,《东方杂志》,第423页。
    (7)程瑞霖:《中日问题》,《东方杂志》,第43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