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方法对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宋奇
  • 关键词:人民美学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英雄主人公 ; 革命斗争 ; “十七年”电影
  • 中文刊名:MYSD
  • 英文刊名:Aesthetics
  • 机构: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25
  • 出版单位:美与时代(下)
  • 年:2019
  • 期:No.802
  • 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语境下的大众文化研究”(15BZW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MYSD201906036
  • 页数:3
  • CN:06
  • ISSN:41-1061/B
  • 分类号:121-123
摘要
20世纪三十年代初,以爱森斯坦等人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由于种种原因受到批判,苏联电影学派开始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与诗意现实主义不同,苏联电影艺术家们不追求华美的形式,而是在当时革命斗争的语境下寻求一种朴实的现实主义风格。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前史称"建国后十七年",最初十年,中苏关系友好的社会语境带来了苏联的美学风格和革命斗争思想,在这种感染下,新中国文艺与电影工作者们拍摄出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有血有肉的"人民"电影,史称"十七年"电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方法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华语电影尤其是主旋律题材电影的创作,但本文仅从典型环境、人物形象、题材风格等几方面谈论针对"十七年"电影美学品格的影响。
        
引文
[1]尤列涅夫.苏联电影艺术的革新与传统[J].琪薇,译.电影艺术译丛,1958(5-6):22-29.
    [2]洪宏.苏联影响与中国“十七年”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3]亚历山大洛夫.论喜剧(一)[J].电影艺术译丛,1955(10):1-22.
    [4]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