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嫁接到独立:行为理念下VR出版未来发展的核心与样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睿 ; 姜进章
  • 关键词:虚拟现实 ; (VR) ; 出版 ; 行为 ; 平台 ; 出版者
  • 中文刊名:CBFX
  • 英文刊名:Publishing Research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出版发行研究
  • 年:2019
  • 期:No.332
  • 语种:中文;
  • 页:CBFX201907008
  • 页数:5
  • CN:07
  • ISSN:11-1537/G2
  • 分类号:41-45
摘要
当前出版领域对VR技术有许多尝试,但这些尝试所推出的出版物几乎都是嫁接于传统出版之上,理念仍旧是传统出版的理念。这样简单叠加的出版方式并不是真正的VR,也很难适应未来深入的VR出版变革。VR出版更需要从VR技术的本质特性入手,认识到这一出版方式应提供的是由交互而产生的行为,进而走向行为式平台的独立发展模式。平台出售的是限定模式和框架的行为环境,用户购买的是在VR虚拟环境中的存在方式,内容蕴含在行为之中。出版者身处其中应具有复合型身份,在融合式平台内完成资源的选择、调配、整合和增益。
        
引文
[1]杜耀宗. VR技术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 2017(3).
    [2]李玉帼.当我们遇到恐龙———当传统出版遇到VR[J].科技与出版, 2017(10).
    [3][5][20]刘浩.从概念到现实———浅谈VR及AR技术在杂志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出版, 2017(10).
    [4][16]李海涛.“VR阅读”的机遇与挑战———青岛出版集团的VR融合出版实践[J].出版发行研究, 2017(9).
    [6]史安斌,张耀钟.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 2016(1).
    [7] TOMAS,K. Virtual Reality:Why Magazines Should Adopt a Mobile-First Publishing Strategy[J].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13(4).
    [8]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20.
    [9]姜荷. VR虚拟现实技术下影像表现形式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电影产业格局的冲击与挑战[J].当代电影, 2016(5).
    [10] Donghee Shin, Frank Biocca. Exploring Immersive Experience in Journalism[J]. New Media&Society20(8),2017.
    [11]尹琨. VR/AR来袭,“撬动”传统出版变革[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6-12-05.
    [12][14][18]德银VR报告中文完整版:了解关于VR的一切[EB/OL].(2016-04-15). http:tech.qq.com/a/20160415/009083.htm.
    [13]谢礼安.共创VR出版未来[N].新华书目报,2017-06-23.
    [15][17]王扬.试议出版企业VR转型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建议[J].科技与出版, 2017(10).
    [19]孔倩.我国数字出版“全产业链”的内涵、障碍与发展探析[J].科技与出版, 2015(4).
    [21]吴耀根.数字出版的知识服务专业化路径探讨[J].编辑学刊, 2018(6).
    [22]陈景春.选择与加工: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核心[J].出版科学, 2004(2).
    [23]杨晓鸣.编辑活动规律论[J].编辑学报, 2001(2).
    [24] Stanley Grauman Weinbaum. Pygmalion’s Spectacles[EB/OL]. Kess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2012.
    (1)部分借鉴于布迪厄“场域理论”。布迪厄把“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其中有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存在。参见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但此处所论述的“场”与市场、资本关系不大。
    (2)SDK即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是工程师建立应用软件时开发工具的集合;API即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供软件工程师获得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