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阳壶山文会考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郑礼炬
  • 关键词:莆阳壶山文会 ; 诗文创作 ; 外围诗人 ; 方朴 ; 考论
  • 中文刊名:GJZL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 机构: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12-11-25
  • 出版单位: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年:2012
  • 期:No.160
  • 基金:2010年度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JA10187S)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GJZL201206025
  • 页数:8
  • CN:06
  • ISSN:22-1024/G
  • 分类号:95-102
摘要
元末明初的壶山文会是福建出现的一个具有重要文学史意义的诗文结社,它的文学创作倾向和成就得到元末明初文坛重要人物蒋易的推挹,与明初诗歌宗唐和散文创作宗唐宋散文的取向具有共通性,而对于明初福建本省内部诗文创作的勃兴而言,壶山文会与著名的二蓝兄弟几乎同时,又早于闽中十子诗派,具有先驱的意义。厘定壶山文会的异名和成员的数量是研究壶山文会的基础性工作,其众多成员基本事迹和从事文学创作情况的考订,有助于认识壶山文会的面目,对于其外围作家和部分成员家族性世代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考察,则可以看到壶山文会的影响在明朝的延续。
        
引文
[1]同治《福建通志》陈旅本传:“陈旅,字众仲,莆田人……稍长负笈至泉州,从傅定保游,声名日著,用荐为闽海儒学官。适御史中丞马祖常使泉南,一见奇之,谓旅曰:‘子,馆阁器也。胡为留滞于此?’因相勉。游京师,既至,翰林侍讲学士虞集见所为文,叹曰:‘此所谓我老将休,付子斯文者也。’延至馆中,朝夕以道义学问相讲习,自谓得旅之助为多。遂与马祖常交,日游誉诸公卿间。”(卷195,元文苑,兴化路,第11页)
    [2]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98-601页。
    [3]按,郑岳《莆阳文献》卷2录刘晟《真率会》五言古诗一首,有“济济凡七人”句(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48册,原第4页,影印第21页),可知斯会仅七人。
    [4]何宗美《明代文人结社综论》,《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第50页。
    [5]参见陈经邦《万历癸丑兴化府志序》(石有纪、张琴:《莆田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第16册,影印民国三十四年抄本,卷1,原第16页,影印第8页。)
    [1]案,金皋谢撰《清康熙乙酉县志序》云“有明一修于宏治,载修于嘉靖,三修于万历,要皆郡志也,而莆附焉。”(同上书,卷1,原第24页,影印第12页)所谓嘉靖志者,万历三年兴化知府吕一静所撰序称:“嘉靖甲子(四十三年,1564)前十年兵燹,即其已修者,亦掇拾灰烬之余者耳。”(同上书,卷一,原第14页,影印第7页)
    [2]同上书,卷1,原第31页,影印第16页。
    [3]同上书,卷1,原第30页,影印第15页。
    [4]同上书,卷1,原第24-25页,影印第12-13页。
    [5]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7,拾遗,第1040页。
    [6]郭柏苍《全闽明诗传》,光绪己丑侯官郭氏闽山沁泉馆镌本,卷1,页9。
    [7]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甲集前,郭处士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8页。
    [8]陈田《明诗纪事》,卷15,续修四库全书第1710册影印清光绪贵阳陈氏听诗斋刻本,方时举条按语,原第6页,影印第373页。
    [1]陈寿祺等《福建通志》:“(郭)完见《元隐逸传》。(陈)惟鼎字元中,元时以明经授游洋教谕致仕。观、苾、炯、德孚、性初皆别见,贵诚、伯安、晟、安、熙、坦见荐辟,余仕履未详。”(卷213,元末明文苑,莆田县方朴传,原第20页,影印第3916页)
    [2]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2,人物,第712页。
    [3]何乔远《闽书》第5册,卷125,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49页。
    [4]宋濂《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48-849页。
    [5]何乔远《闽书》卷110,第3289-3290页。
    [6]宋濂《宋濂全集》,《朝京稿》卷3,第1688-1689页。
    [7]沈云迪《明代福建作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第26页。方朴初名槐,仅见于郑岳《莆阳文献》卷12所录方朴《游莲峰紫云岩记》,而郑岳所纂同书列传卷71方朴本传却作槐生,本已矛盾;清末《明诗纪事》卷15第6页,方时举本传作初名槐,当衍郑岳之误而不细察。
    [8]郑岳《莆阳文献列传》,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48册,卷71,原第1页,影印第338页。
    [9]郭柏苍《全闽明诗传》,光绪己丑侯官郭氏闽山沁泉馆镌本,卷1,第9页。
    [10]郭柏苍《竹间十日话》卷2,海风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郭柏苍《竹间十日话》卷2,第20页。
    何乔远《闽书》卷129,韦布,第3850页。
    郭柏苍《全闽明诗传》,卷1,第10页。
    何乔远《闽书》,卷135,方伎志,第4035页。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224《艺术传》方炯本传:“会惟贞死,无子,炯为敛葬之,哭以诗曰:‘破屋瀛洲上,清贫独可怜。书存无子读,诗好有僧传。葬卜中元夜,坟临北渚边。穷交共白首,谁赠买山钱!’”(原第6页,影印第4093页)明郑岳《莆阳文献》卷4律诗《哭郭沧洲》:“破屋沧洲上,清贫独可怜。书存无子读,诗好有僧传。葬卜中元夜,坟临北漈边。穷交共白首,莫赠买山钱!”(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48册,原第4、5页,影印第30-31页)三首诗均有个别字眼不同。
    [1]黄仲昭《八闽通志》,卷72,第718页。
    [2]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224,明艺术传,兴化府,莆田县,原第六页,影印第4093页。
    [3]何乔远《闽书》,卷110,第3289页。
    [4]黄仲昭《八闽通志》,卷57,选举·荐辟,第344页。
    [5]郭柏苍《全闽明诗传》,卷1,第8页。
    [6]何乔远《闽书》,卷110,英旧志,第3291页。
    [7]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199,原第2页,影印第3598页。
    [8]何乔远《闽书》,卷110,英旧志,第3291页。
    [9]同上书,卷135,第4035页。
    同上注。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57,选举·荐辟,第344页。
    宋濂《宋濂全集》,《朝京稿》卷5,第1738页。按,宋濂作此铭在洪武十一年十二月黄巳葬后,为其婿陈熙远走三千里来京师(今南京)请铭所作。
    同上书,第345页。
    郑岳《莆阳文献》,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48册,卷4,原第五页,影印第31页。
    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160,明荐辟,原第4页,影印第2826页。
    黄仲昭《八闽通志》,卷57,选举·荐辟,第344页。
    [1]陈田《明诗纪事》,续修四库全书第1710册,卷15,刘晟条,原第7页,影印第374页。
    [2]郭柏苍《竹间十日话》,第21页。
    [3]黄仲昭《八闽通志》,卷57,选举·荐辟,第344页。[4]同上注。
    [5]同上书,第345页。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160:“后以子耕贵,赠都给事中。”(原第5页,影印第2827页)
    [6]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199,原第4页,影印第3598页。
    [7]朱保炯、谢霈林《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573页。
    [8]同上书,卷213,明文苑,原第20页,影印第3916页。
    [9]郭柏苍《竹间十日话》,卷2,第20页。
    郭柏苍《竹间十日话》,卷2,第21页。
    郑岳《莆阳文献》,《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48册,卷10,原第2、3页,影印第84、85页。
    [1]郑岳《莆阳文献》,《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48册,卷2,原第4页,影印第21页。此诗又载于《明诗纪事》卷15。
    [2]陈田《明诗纪事》,续修四库全书第1710册,影印第373页。
    [3]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213,元末明文苑,莆田县方朴传,原第20页,影印第3916页。
    [4][清]郭柏苍《全闽明诗传》,卷1,第10页。
    [5]陈田《明诗纪事》,续修四库全书第1710册,卷15,刘晟条,原第7页,影印第374页。[6]同上注。
    [7][清]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70,影印第1445页。
    [8][明]何乔远《闽书》,卷128,韦布传,第3819页。
    [9][明]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卷4,第90页。可参看陈广宏教授《元明之际宗唐诗风传播的一个侧面——以“二蓝”师法渊源为中心》(罗宗强等主编《明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1-78页)
    [10]据清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16第1页(续修四库全书第1710册影印第378页)引元代张昶至正壬寅序考得。
    [清]郭柏苍《全闽明诗传》,卷2,第12、22页。
    同上书,卷2,第1页。
    陈田《明诗纪事》,续修四库全书第1710册,卷15,陈观条,原第7页,影印第374页。
    [1]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6,第172页,“陈观”条。
    [2]何乔远《闽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卷23,方域志,第552页。《民国》莆田县志卷5亦载,但内容大不同。
    [3]石有纪、张琴等纂《民国莆田县志》,卷6,原第16、17页,影印第200-201页。此文《莆阳文献》卷12题作《游莲峰紫云岩记》。
    [4][明]宋濂《宋濂全集》,《芝园前集》卷4,第1235页。
    [5][明]宋濂《宋濂全集》,《潜溪录》卷4载陈旅《潜溪集序》,第2481页。
    [1]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219,孝义传,莆田县,原第21页,影印第4027页。
    [2]何乔远《闽书》,卷129,韦布传,第3850页。
    [3]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213,明文苑,莆田县,原第20页,影印第3916页。
    [4]宋濂《宋濂全集》,《朝京稿》卷2,第1659页。
    [5]陈寿祺等《福建通志》,卷213,明文苑,莆田县,方朴传,原第20页,影印第3916页。
    [6]何乔远《闽书》,卷135,方伎志,第4035页。
    [7]同上书,卷110,第3291页。
    [8]案,《千顷堂书目》题作《郑司马公传》,误。
    [9]案,《千顷堂书目》题作《皇明馆课》。
    [10]案,同治刊本《福建通志》一作《小园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