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的限度:基于历史时期大别山区灌溉水利开发与环境变迁的考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Limit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Review of Irrigation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Dabie Mountain Area during Historical Period
  • 作者:沈志富
  • 英文作者:SHEN Zhi-fu;School of History,Nanjing University;
  • 关键词:大别山 ; 灌溉水利 ; 环境变迁
  • 英文关键词:Dabie Mountain Area;;irrigation water conservancy;;environmental change
  • 中文刊名:ZGNS
  •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 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6-28
  • 出版单位:中国农史
  • 年:2017
  • 期:v.36;No.150
  •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ZZ15_0016)
  • 语种:中文;
  • 页:ZGNS201703010
  • 页数:11
  • CN:03
  • ISSN:32-1061/S
  • 分类号:47+94-103
摘要
本文从伊懋可等人提出的有关"水利系统与自然环境并不总是和谐共生的关系"等论点出发,以历史时期大别山区灌溉水利开发进程与生态环境变迁的互动关系为考察对象,申述水利系统过度开发可能引发的负面环境效应问题。可以发现,在南方山地环境下,特别是在山区腹地河流上游的垦殖过程中,灌溉水利活动的参与程度与小流域整体生态功能之间往往呈现逆向互动关系。由是指出,水利既是不可替代的农业命脉,同时也有其自身的价值限度与利用边界。
        Mark Elvin has once proposed that "Water-control systems are where society and economy meet the environment in a relationship that is more often than not adversarial". Based on his argumen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rrigation water conservancy around Dabie Mountain Area during historical period.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possibl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caused by overexploit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rrigation water development activities and small watershed's overall ecological function often rendered as reverse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 environment. Consequently,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water conservancy is an irreplaceable lifeline of agriculture, but also has its own value limits and utilization boundaries.
引文
[1]唐纳德·沃斯特.在西部的天空下——美国西部的自然与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刘翠溶,伊懋可.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Z].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2000.
    [3]伊懋可,著.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M].梅雪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4]钞晓红.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4).
    [5]谢湜.利及邻封——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和县际关系[J].清史研究,2007,(2).
    [6]梅雪芹.水利、霍乱及其他——关于环境史之主题的若干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7,(6).
    [7]张建民.明清长江中游山区的灌溉水利[J].中国农史,1993,(2).
    [8]张芳.明清东南山区的灌溉水利[J].中国农史,1996,(1).
    [9]张建民.明清长江流域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0]冯贤亮.近世浙西的环境、水利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1]李令福.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王利华.徘徊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生态环境史探索[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1)有关“水利共同体”理论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加以完善,以木村正雄、丰岛静英、江原正昭、宫坂宏、好並隆司、森田明等为代表。其他著作可参考董晓萍、蓝克利:《不灌而治---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文献与民俗》,中华书局,2003年;钞晓红:《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谢湜:《利及邻封---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和县际关系》,《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等。
    (2)参见梅雪芹:《水利、霍乱及其他---关于环境史之主题的若干思考》,《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
    (3) Thorkild Jacobsen and Robert Adams,"Salt and Silt in Ancient Mesopotamian Agriculture,"Science 128(21 Nov.1958):1254-58.
    (4)唐纳德·沃斯特:《在西部的天空下---美国西部的自然与历史》,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59-72页。
    (5) Mark Elvin,"Three thousand years of unsustainable growth:China's environment from archaic times to the present",East Asian History,6(December 1993):7-46.
    (6)参见史念海:《河山集(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赵永复:《鹤和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韩茂莉:《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1)斯波义信:《环境与水利之相互关系---由唐至清的杭州湾南岸地区》,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2000年,第271-294页。
    (2)魏丕信:《清流与浊流---帝制后期陕西省的郑白渠灌溉系统》,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2000年,第435-506页。
    (3)王利华:《中古华北灌溉水利-水稻种植-盐碱治理关系探讨》,《徘徊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生态环境史探索》,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35-362页。
    (4)惠富平:《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第182-218页。
    (5)李令福:《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32-343页。
    (6)行龙:《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5-188页。
    (7)张建民:《明清长江流域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3-375页。
    (8)冯贤亮:《近世浙西的环境、水利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9)陈曦:《水利·信仰·族群---宋代长江中游的环境与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10)李令福:《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40-342页。
    (1)这一点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伊懋可著,梅雪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中有着更深入的讨论,他指出:水利系统与自然环境并不总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作者认为,为了灌溉,中国大力修建水利系统,从工程学角度看,包括都江堰在内的水利工程,都是世上罕见的伟大工程。但是修建和维护水利工程,付出的是环境代价。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人工水利系统或多或少具有内在不稳定性,而且总是与外部破坏性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水利系统是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遭遇之所,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共生的。
    (2)参见张建民:《明清长江中游山区的灌溉水利》,《中国农史》1993年第2期;张芳:《明清东南山区的灌溉水利》,《中国农史》1996年第1期;梁诸英:《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灌溉水利的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王铭铭:《“水利社会”的类型》,《读书》2004年第11期。
    (4)尤联元、杨景春主编:《中国地貌》,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59-65页。
    (1)谭其骧:《浙江省历代行政区域---兼论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进程》,《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04页。
    (2)参考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部分章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4-267、303-304页。
    (3)康建明、董本忠:《流水欢歌唱新天---固始水利发展史略》,《固始文史资料》第4辑,1999年,第46-47页。
    (4)黄霁:《固始县古“百里不求天灌区”》,《固始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第108-109页。
    (5)杨汝楫:《固始水利图说》,乾隆《光州志》卷24《沟洫志》,信阳地区地方史志总编辑室、潢川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1985年点校重印本,第149页。
    (1)《孙叔敖碑》,转引自马骕:《绎史》(二)卷57《楚庄王争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第243页。
    (2)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13《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第179页。
    (3)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11《沟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第486页。
    (1)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9-20页。
    (2)嘉庆《商城县志》卷1《山川·附塘附堰》,《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影印本,第34-38页。
    (3)嘉庆《舒城县志》卷13《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第78页。
    (4)乾隆《英山县志》卷4《山川·水利》在“撮其大概”列举英山县主要堰、塘、坝之外,即称“各堰兴废不常,而沿溪河小堰不可枚举”,大别山区各地情形当仿似。
    (5)乾隆《光州志》卷24《沟洫志》,信阳地区地方史志总编辑室、潢川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1985年点校重印本,第144页。
    (1)嘉庆《商城县志》卷1《山川·附塘附堰》,《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影印本,第34页。
    (2)乾隆《光州志》卷24《沟洫志》,信阳地区地方史志总编辑室、潢川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1985年点校重印本,第144页。
    (3)杨汝楫:《固始水利图说》,乾隆《光州志》卷24《沟洫志》,信阳地区地方史志总编辑室、潢川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1985年点校重印本,第149页。
    (4)嘉庆《商城县志》卷1《山川·附塘附堰》,《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影印本,第35页。
    (5)《商城县志》卷20《水利》,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03页。
    (6)康熙《固始县志》卷3《食货志》。
    (7)乾隆《光州志》卷24《沟洫志》,信阳地区地方史志总编辑室、潢川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1985年点校重印本,第144页。
    (8)《商城县志》卷20《水利》,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05页。
    (1)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13《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第175-177页。
    (2)陈守仁:《复开堰详稿》,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13《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第171页。
    (3)盛汝谦:《舒城县重修水利记》,乾隆《重修江南通志》卷66《河渠志·水利治绩》,京华书局(台北),1967年影印本,第1139页。
    (4)雍正《浙江通志》卷167《人物三·循吏一》,《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浙江》(6),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513页。
    (5)《舒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64-69页。
    (6)顾宏义:《明清时期舒城地区水旱灾害及其成因》,《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7)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5《舆地志·山川》。
    (8)《舒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46页。
    (1)鲍庚:《舒城县大概情形》,《舒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652页。
    (2)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5《舆地志·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第464-465页。
    (3)鲍庚:《舒城县大概情形》,《舒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653页。
    (4)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13《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第171页。
    (5)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卷10《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