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沦陷区城市青年的生存与心态——以北平、上海两位青年的日记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urvival of Chinese Youth in Japanese occupied Cities:Based on Double Diaries from Peking & Shanghai
  • 作者:李秉奎
  • 英文作者:LI Bing-kui;Institute of Medical Humanities,Peking University;
  • 关键词:抗日战争 ; 沦陷区 ; 青年 ; 社会生活
  • 英文关键词: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nemy-occupied area;;Youth;;Civil Life
  • 中文刊名:HEAR
  • 英文刊名:Hebei Academic Journal
  • 机构: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8-11-01
  • 出版单位:河北学刊
  • 年:2018
  • 期:v.38;No.221
  • 基金: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中国抗日战争志》(16KZD021)
  • 语种:中文;
  • 页:HEAR201806013
  • 页数:5
  • CN:06
  • ISSN:13-1020/C
  • 分类号:97-101
摘要
学术界对沦陷区民众史的考察,部分存在研究对象"客体化"的倾向。《北平日记》和《1942—1945:我的沦陷生活》,系沦陷区青年的两部私密日记,堪称部分扭转过度依赖档案文书倾向的一手史料。这两部日记证示,对以求得基本生存为条件的底层社会来说,生活上的妥协是沦陷区外部环境的产物,内心的反抗却是永恒的民族情感底色。"南下"或"到内地去",是他们情感世界的精神追求,而留守在沦陷区艰难度日,却是物质世界困顿的无奈之举。二者间难以调适,体现了其在沦陷区的生存艰辛和内心痛楚。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crowd in the occupied area partly shows the tendency of objectification. Peking Diary and 1942-1945: My Life in Enemy-occupied Areas are two private diaries of the young people in the enemy-occupied areas. They are the first-h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reverse the tendency of excessive reliance on archives and documents. These two diaries show that,for the underclass society with the basic condition of survival,the compromise in life was the product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occupied areas,but the inner resistance was the color of their national emotions."Going down south"and"going inland"was the spiritual pursuit of their emotional world,while staying in the enemy-occupied areas was a helpless move in the material world. It is difficult to adjust between the two,reflecting the hardship and inner pain of the enemy occupied areas.
引文
[1]臧运祜.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研究述评[J].中共党史研究,2015(9).
    [2]李秉奎.转换视角,发现问题[J].历史评论,2017(7).
    [3]董毅.北平日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颜滨.1942—1945:我的沦陷生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陆仁贤.抗战时期日军对上海钢铁商业的三次大掠夺[J].上海经济研究,1982(11).
    [6]姜椿芳文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7]古厩忠夫.日中战争与上海、我—古厩忠夫中国近现代史论集[M].东京:研文出版,2004.
    [8]石岛纪之.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民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9]星洲.怎样解除战时青年的苦闷[J].八一三,1937(1).
    [10]卜正民.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1]Lloyd E. Eastman. Facets of and Ambivalent Relationship:Smuggling,Puppets,and Atrocities,during the War,1937-1945,in Akira Iriye ed.,The Chinese and the Japanese:Essays i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
    (1)目前较有代表性的研究综述主要有金光耀、张济顺《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研究述评》(曾景忠编《中华民国史研究述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余子道《回眸与展望:建国以来的沦陷区和伪政权研究》(《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第3期),王克文《欧美学者对抗战时期中国沦陷区的研究》(《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以及臧运祜《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研究述评》(《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9期)等。
    (2)据有限观察,学者关于沦陷区青年群体的研究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看来,国内值得关注的研究主要有:彭程、刘晓军《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奴化教育研究---以伪国立新民学院中国学生的“日本参观旅行”为例》(《南开日本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丁芮《抗战时期沦陷区内的大学教育》(《北方论丛》2018年第5期)。其中,前者关注的是伪新民学院青年学生组成的“日本参观旅行”团对所谓“奴化教育”的反应,后者关注的是辅仁大学青年学生在北平沦陷后的生活和心态。值得给予回应的是,目前研究中国沦陷区的海外学者往往强调“抵抗”与“通敌”之间界限的模糊,不少人过度强调沦陷区存在所谓的“灰色”地带,如魏斐德《汉奸!---战时上海的通敌与锄奸活动》(《史林》2003年第4期)、古厩忠夫《日中战争与上海、我-古厩忠夫中国近现代史论集》(研文出版2004年版)以及卜正民(Timothy Brook)《秩序和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等。
    (1)本文引用该日记时,部分内容重新句读,以下不再注出。
    (1)“南下”,有转投抗日政权的,亦有远走避难者。燕京大学教师邓嗣禹称,卢沟桥事变后,“北方学子,知日人野心勃勃,迟早必形暴露,然不谅其若是之速。是故胆怯者纷纷南迁,壮志者意存观望”。参见邓嗣禹、彭靖《家国万里:邓嗣禹的学术与人生》,第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1)古厩忠夫称这些人为“垂死挣扎的民众”,此中的含义还有国民党军队撤退,沦陷区民众却无处可退,只能被迫接受日本占领军当局的统治。参见古厩忠夫《日中战争与上海、我-古厩忠夫中国近现代史论集》,第12-15页,研文出版2014年版。
    (2)1945年2月21日,颜滨在日记中写道,“近日谣传颇众,到处散布着胜利北平的好消息,甚至有德国屈服、日俄交兵等传说。因之,素来较他物沉寂的黄金竟横跳直飞,自开关至今不过数日,竟由百三四十万(十两)直跳至三百余万,而公债及美金票也跟之狂涨。这些都足以证明,胜利之期果已不远”。参见颜滨《1942-1945:我的沦陷生活》,第319-320页,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