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并非对立关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贾永健
  • 关键词:恶法亦法 ; 恶法非法 ; 法治 ; 良法之治
  • 中文刊名:FZSL
  • 英文刊名: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 机构:河南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05
  • 出版单位:法制与社会
  • 年:2019
  •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2018CFX021)
  • 语种:中文;
  • 页:FZSL201913002
  • 页数:3
  • CN:13
  • ISSN:53-1095/D
  • 分类号:11-13
摘要
"恶法亦法""恶法非法"之争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反映出学者对"恶法亦法""恶法非法"的深深误解。"恶法亦法"中的"法",前者和后者指的均是"法律";"恶法非法"中的"法",前者指的是"法律",后者指的是"自然法"。分析法学派没有片面地主张"恶法亦法",自然法学派也没有片面地主张"恶法非法",两派的终极目的均是促进人类的幸福和至善。所以,"恶法亦法""恶法非法"可以相互推导,并且对立统一。"恶法亦法"催生了法治的形式正义,"恶法非法"催生了法治的实体正义,因此,促进法治朝着良法之治的方向发展,必须防止割裂或者对立"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
        
引文
(1)除直接引用或者另有说明外,本文所指的“法律”均是“实在法/国家制定法”,“法”均是广泛意义上的法,包含自然法、法律等,也就是说“法”是“法律”的上位概念。
    (2)贾永健.法治信仰:“法律信仰”之重构.河北法学.2018(6).
    (3)王振东.恶法亦法理论的历史寻踪及其价值.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6).
    (4)(8)关保英.恶法非法论.学术月刊.2017(11).
    (5)陈忠林.“恶法”非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社会科学家.2009(2).
    (6)郝铁川.温柔的抵抗--关于“良性违宪”的几点说明.法学.1997(5).
    (7)(18)(19)[澳]凯尔森著.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40页,第32页,第38-39页.
    (9)John Finnis.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伦敦: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年版.第351页.
    (10)(11)[英]吉米·边沁著.李贵方等译.立法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第6页。
    (12)[英]拉兹著.朱峰译.法律的权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155页.
    (13)(14)(15)(16)(17)[英]奥斯丁著.[英]坎贝尔修订编辑.刘星译.法理学的范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64页,第1-2页,第21页,第22页,第202页.
    (20)[荷]胡果·格劳秀斯著.[美]坎贝尔英译.何勤华中译.战争与和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21)(25)[英]霍布斯著.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07页,第94-98页.
    (22)[德]塞缪尔·普芬道夫著.鞠成伟译.人和公民的自然法义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61页.
    (23)[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页.
    (24)[美]伯尔曼著.林立伟译.展望新千年的法律世界.二十一世纪.1999(2).
    (26)[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6页.
    (27)[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页.
    (28)(2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第5页.
    (30)核能的研发与利用已经被证明是一项濒临失控的技术,随时都有可能触动人类敏感的神经。
    (31)Stephen Hawking、STUART RUSSELL、Max Tegmark、Frank Wilczek.Stephen Hawking:'Transcendence looks at the im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ut are we taking AI seriously enough?'.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science/stephen-hawking-transcendencelooks-at-the-implications-of-artificial-intelligence-but-are-we-taking-9313474.html.访问日期:2018年6月5日.
    (32)於兴中.算法社会与人的秉性.中国法律评论.201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