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视阈内群己关系之考察——以“仁”为中心的展开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洪晓丽
  • 关键词:儒家 ; ; 群己 ; 个人 ; 共同体
  • 中文刊名:DDYW
  • 英文刊名: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 机构:云南大学哲学系;
  • 出版日期:2018-09-10
  • 出版单位:道德与文明
  • 年:2018
  • 期:No.216
  • 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2017009);; 云南大学东陆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 2018年度云南大学人文社科校级科研项目(18YNUGSP009)
  • 语种:中文;
  • 页:DDYW201805011
  • 页数:6
  • CN:05
  • ISSN:12-1029/B
  • 分类号:67-72
摘要
"仁"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儒家对群己关系以及家国天下的理解,绝非对个人价值采取轻视的态度,而是强调个人道德追求与共同体内在价值的交汇融合。儒家依"仁"而形成了个体通向共同体的交往方式和规范,这既源于己(个人)的追求,也体现了群(共同体)自身的价值指归。儒家仁学思想中对群己关系的理解,主要从"个人道德完成""共同体价值实现"以及"物和他者之宇宙生命体共存"三个维度展开并相互融摄。进行儒家群己观研究,有益于解决生态危机下的现实冲突和构建新的社会伦理与价值取向。
        
引文
[1]慈继伟.正义的两面[M].北京:三联书店,2001:83.
    [2][美]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69.
    [3]梁涛.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J].哲学研究,2005,(5).
    [4]梁涛.中国政治哲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49.
    [5][美]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钱文忠,盛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2.
    [6][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5.
    [7]陈来.仁学本体论[J].文史哲,2014,(7).
    [8][美]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M].孟巍隆,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176.
    [9]郭齐勇,李兰兰.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说析评[J].哲学研究,2015,(1).
    [10]李晨阳.民主的形式和儒家的内容---再论儒家与民主的关系[M]//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11]朱熹,吕祖谦.朱子近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5.
    [12]朱汉民,肖永明,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15.
    (1)尽管承认儒家的个人是一种处在社会中的关系性概念,但是仁学视野中的个人并非只是一种抽象经验和关系内容的构成,这涉及儒家个体性理解的探讨,本文暂不论及。
    (1)“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荀子·王制》)。人之群的特点在于“分”,并通过“义”来实现。“得之分义”即是按照万事万物的“天职”来实现群,最终达至和谐统一。“分”在社会生活领域则具体表现为“别”与“让”。舍弃“别”与“让”的统一关系,社会就要出现纷争,导致天下大乱而使人受制于外物,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追求社会之“大顺”是人之天性,也是礼对社会所要求的现实价值。仁的实现处于这种礼的要求之中,人不能忽略对礼之规范存在的认知,更不能脱离群(共同体)来认知社会规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