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社会认同状况调查研究——以济南西部新城大学科技园八所高校数据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烨 ; 左殿升 ; 屈玉东
  •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 社会认同 ; 学生管理 ; 调查研究
  • 中文刊名:ZCRY
  • 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 机构:山东女子学院;齐鲁工业大学;
  • 出版日期:2017-08-31 13:06
  • 出版单位:中国成人教育
  • 年:2017
  • 期:No.424
  •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CQSJ12)
  • 语种:中文;
  • 页:ZCRY201715015
  • 页数:5
  • CN:15
  • ISSN:37-1214/G4
  • 分类号:58-62
摘要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而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精英分子,代表着青少年的发展方向。"90"后成为高校校园的主力军,这些"90"后们思维活跃,他们对社会认同的高与低,直接影响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稳定性和社会建设参与度,进而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质量与进程。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西部新城大学科技园内八所高校的不同层次和专业的"90"后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研分析了大学生的社会认同状况。对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引文
[1]邓治文.大学生社会认同状况研究——以某高校为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6,(6).
    [2]高中建.80后新生代社会认同与社会建设参与现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9).
    [3]韩静.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综述[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4]王毅杰,倪云鸽.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现状探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5,(2).
    [5]王彦斌.转型期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认同——一项关于国有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的特点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J].天府新论,2005,(2).
    [6]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5,(1).
    [7]敖带芽.当前社会认同的困境与管理[J].攀登,2012,(3).
    [8]彭国胜.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J].青年研究,2012,(3).
    [9]徐俊蕾.社会认同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9,(3).
    [10]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国家认同[M].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11]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
    [13]林春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影响因素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
    [14]周向军,王瑜,高奇.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六大关系[J].烟台大学学报,2013,(2).
    [15]杨向荣,薛诚.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