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新海上丝绸之路 重塑中国城市形象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haping China's City Image through the New Maritime Silk Road
  • 作者:陈柯 ; 于艳英
  • 英文作者:CHEN Ke;YU Yan-yi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an Shiyou University;
  •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 城市形象 ; 城市文化 ; 外宣策略
  • 英文关键词:the Maritime Silk Road;;city image;;city culture;;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 中文刊名:HNDB
  • 英文刊名: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
  • 机构: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1-25
  • 出版单位: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36;No.160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XWW006);;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SGH17H083)
  • 语种:中文;
  • 页:HNDB201801011
  • 页数:7
  • CN:01
  • ISSN:46-1012/C
  • 分类号:77-83
摘要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建设的不断拓展,构建"海丝城市"形象工程日益重要。海丝城市有其个性鲜明的地缘历史文化,理性恰当的文化传播策略方能重振海丝沿线城市形象。当前,我国的海丝城市文化外宣由于缺乏互动交流机制、媒介衔接融合度差、城市标志性符号不能合理解构等原因,无法彰显其独特的地域审美特征和文化传承脉络。为此,重塑中国特色的"海丝城市形象",需要提炼海丝城市文化核心价值,加强公众外交,强化多元媒介融合,打造互利共荣的命运共同体。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building the favorable city imag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Due to the distinctive geo-history and culture,rejuvenating the image of cities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relies on rational and appropriate strategie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rrently,the image of these cities in China fails to exhibit their unique geographical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inheriting traits due to the lack of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the weak media convergence,and the unreasonable deconstruction of urban symbolic sign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refore,to reshape the images of those c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volves extracting the core values of city culture,improving public diplomacy,and strengthening multiple media integration,which will help build a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with mutual benefit.
引文
(1)魏建国:《谋求共建串起全球97个城市与港口的海上丝绸之路》,http:∥news.ifeng.com,2014年9月17日访问。
    (2)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http:∥www.news.cn/,2015年3月28日访问。
    (3)郭爱君,毛锦凰:《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北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第74页。
    (1)朱熹:《周易本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版,第16页。
    (2)凯文·林奇:《城市的形象》,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203-225页。
    (3)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4)倪志娟:《中国城市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73页。
    (5)彭林:《周礼的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6)国家统计局编:《2001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的“九五”》,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页。
    (7)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9页;
    (1)朱宏江:《中国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效果研究---以上海为例》,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1页。
    (2)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课题组:《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榜2017:中国前20名(排名榜单)》,http:∥www.ce.cn,2017年1月4日访问。
    (3)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9页。
    (4)秦夕雅:《广西:“海上丝绸之路”具体方案月底望成型》,http:∥ucwap.ifeng.com/finance/news,2014年8月19日访问。
    (5)罗艾桦:《8城市拿到“海丝申遗”入场券广州牵头优势多》,http:∥www.sina.com.cn/,2017年6月19日访问。
    (6)毛晨曦:《福州打造21世纪海丝战略枢纽城市》,http:∥www.news.cn/,2015年2月11日访问。
    (7)Ktizer David,“Ritual Politics and Power”,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8,p65.
    (1)冯骥才:《我们的城市形象陷入困惑》,《建筑与城市文化》2006年第2期,第28页。
    (2)蔡泉水,刘建光:《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挑战与回应》,《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第48页。
    (1)新加坡旅游局:《新加坡旅游局官方宣传片》,http:∥www.yoursingapore.com,2015年11月10日访问。
    (2)洪荣堆:《近40个国家和地区贸易精品将亮相第三届海丝品博会》,http:∥www.qzwb.com,2017年4月7日访问。
    (3)杨一苗:《丝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机制逐渐成熟》,http:∥www.xinhuanet.com/,2017年1月31日访问。
    (4)周长锋,徐艺星:《泉州广州宁波南京组建中国海丝申遗城市联盟》,http:∥fj.people.com.cn/,2016年5月20日访问。
    (1)杨帆:《“功夫熊猫2”前往成都“认祖归宗”寻素材》,http:∥www.xinhuanet.com/,2008年10月21日访问。
    (2)韩宇辰:《成都“功夫熊猫”主题客机涂装萌》,《华西都市报》2017年3月21日第2版。
    (1)黄培昭:《BBC中国纪录片撰稿人:讲述中国,西方应告别老三样》,http:∥www.huanqiu.com/,2016年3月31日访问。
    (2)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版上海城市形象片“上海,创新之城”7月7日起正式发布》,http:∥www.thepaper.cn/,2016年7月7日访问。
    (3)刘琛:《加拿大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现代传播》2015年第12期,第15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