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后殖民:论黄碧云小说的非虚构转向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ut of Post-colonialism:On the Non-fictional Turn of Huang Biyun's Novels
  • 作者:陈庆妃 ; 张嘉茵
  • 英文作者:CHEN Qing-fei;ZHANG Jia-yin;
  • 关键词:走出后殖民 ; 黄碧云 ; 非虚构
  • 英文关键词:out of post-colonialism;;Huang Biyun;;non-fiction
  • 中文刊名:HQD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华侨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暨台港文学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4-20
  • 出版单位: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131
  • 语种:中文;
  • 页:HQDX201902004
  • 页数:10
  • CN:02
  • ISSN:35-1049/C
  • 分类号:32-41
摘要
后殖民写作曾经是香港中生代作家黄碧云惯常使用的创作视角,她以"为了温柔的暴烈"的抗议姿态为受双重宰制的殖民地香港女性发声。经过7年的沉潜,复出香港文坛步入理智之年的黄碧云出现明显的非虚构转向,以跟踪采访、实地调查、资料档案为基础,以介入性的写作姿态关注香港无声的底层,以及日益尖锐化的青年问题,创作长篇非虚构小说《烈佬传》与《卢麒之死》。借由非虚构文学的社会承担以及对香港本土价值的重新思考,黄碧云走出了后殖民写作,实践其"有重量的自由"之文学信仰。然而,由于文学纯粹性以及风格化的追求,黄碧云非虚构写作的介入意识及其小说的公共性也是有限度的。
        Post-colonial writing was once the usual perspective of Hong Kong writer Huang Biyun. She voiced for the colonial women in Hong Kong,who were under double domination,in a protest attitude of "for gentle violence". After seven years of submergence,Huang Biyun,who has returned to the literary world of Hong Kong and entered the age of reason,has made an obvious non-fictional turn. Based on follow-up interviews,on-the-spot investigations and information archives,he pays attention to the silent bottom of Hong Kong and increasingly acute youth problems with an interventional writing attitude. He has created a long non-fictional novel,Biography of Lielao and Death of Lu Qi. Through the social commitment of nonfiction and the rethinking of Hong Kong's indigenous values,Huang Biyun has stepped out of her post-colonial writing and practiced her literary belief in "freedom with weight". However,due to the pursuit of literary purity and stylization,Huang Biyun's awareness of involvement in non-fictional writing and the publicity of his novels are also limited.
引文
(1)凌逾《重构中西文化因子---从非虚构的虚构看文学大势:论<烈佬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一文,从《烈佬传》蕴含的中西文化因子出发,论及黄碧云非虚构写作的意义。本文立足香港社会、历史情境,结合新作《卢麒之死》论黄碧云非虚构转向的本土性思考。
    (1)黄念欣:《末日之后、若寄浮生---笔记黄碧云<末日酒店>》,《信报》2011年7月9日。
    (2)黄碧云2011年在香港书展名作家讲座系列“黄碧云---小说语言的隐秘”。
    (3)梁静:《只要有自己生活的质感即便湮没于人海,也一样活得丰盛》,《新快报》2014年7月23日。
    (4)引自黄碧云于2004年7月4日于中央图书馆说的“小写之可能”讲座,后发表于《明报》2004年7月11日。
    (5)黄碧云:《后殖民志》,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第16页。
    (6)黄碧云:《后殖民志》,第19页。
    (7)黄碧云:《后殖民志》,第20页。
    (1)黄碧云:《后殖民志》,第22页。
    (2)智慧田系列之012《烈女图》推荐语,《后殖民志》,2003年。
    (3)黄碧云:《烈佬传封底语》,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4)张娟芬:《鬼城的喧哗》,《中国时报》开卷1999年5月6日。
    (1)杨曼芬:《评黄碧云<烈女图>》,《妇研纵横》2011年第94期,第61-75页。
    (2)《字花》编辑室:《从<烈佬传>看香港文学的世界定位---给红楼梦奖评审白睿文(Michael Belly)的十个问题》,《字花》第52期。
    (3)黄碧云:《遗忘之必要,理性之必然,微笑之必须---历史与小说的宽容》,《字花》第39期,2012年9月。
    (4)黄碧云:《烈佬传·致谢》,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2年,第198页。
    (1)黄碧云:《言语无用,沉默可伤---“红楼梦奖”得奖感言》,《明报》(世纪版)2014年7月21日。
    (2)袁兆昌:《黄碧云:湾仔烈佬有话说》,《明报》(世纪版)2012年8月16日。
    (3)袁兆昌:《黄碧云:湾仔烈佬有话说》,《明报》(世纪版)2012年8月16日。
    (4)袁兆昌:《黄碧云:湾仔烈佬有话说》,《明报》(世纪版)2012年8月16日。
    (5)黄碧云:《卢麒之死封底语》,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8年。
    (6)郑政恒:《一九六六·黄碧云:香港还有故事未说》,(原题:卢麒与时代的幻灭),《明报》2018年4月15日。
    (1)黄碧云:《言语无用,沉默可伤---“红楼梦奖”得奖感言》,《黄碧云<烈佬传>第五届红楼梦奖评论集》,香港:香港浸会大学,2016年,第18页。
    (2)刘平:《长毛·卢麒·黄碧云专访》,《虚词》2018年11月29日。https://p-articles.com/heteroglossia/%E9%95%B7%E6%AF%9B%EF%BC%8E%E7%9B%A7%E9%BA%92%EF%BC%8E%E9%BB%83%E7%A2%A7%E9%9B%B2。
    (3)苏伟贞:《给香港青年们的遗言---关于<卢麒之死>》,《阅读志·书评》2018年9月13日。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21017。
    (4)郑政恒:《一九六六·黄碧云:香港还有故事未说》,(原题:卢麒与时代的幻灭),《明报》2018年4月15日。
    (1)卢敏芝:《火红年代的温柔与暴烈---论黄碧云作品中的历史、左翼与本土性》,《中国现代文学》第27期,2015年6月,第209-224页。
    (2)黄碧云:《给死者的一封信》,《后殖民志》,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第217-218页。
    (3)黄家轩:《黄碧云笔下的香港与图:论韧性、性别群体,与历史唯物主义》,魏欣宁译,《黄碧云<烈佬传>第五届红楼梦奖评论集》,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6年,第93页。
    (4)黄碧云:《卢麒之死》,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8年,第165页。
    (1)赵稀方:《走出“香港意识”---近年来香港小说的想象与叙述》,《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96页。
    (2)蔡益怀:《<烈佬传>不烈,但纯正》,《明报月刊》(十月号)2014年10月。
    (3)刘大先:《当代经验、民族志转向与非虚构写作》,《小说评论》2018年第5期,第23-36页。
    (4)邓小桦:《重回公共性的追寻:香港文学近年实践概览》,《思想:解殖与回归》,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第184-185页。
    (1)刘大先:《当代经验、民族志转向与非虚构写作》,《小说评论》2018年第5期,第23-36页。
    (2)洪治纲:《论非虚构写作》,《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第62-71页。
    (3)李薇婷:《档案、情感与群众:<卢麒之死>的文字与色彩镶嵌术》,《虚词》2019年1月3日。https://p-articles.com/critics/12.html。
    (4)黄念欣:《末日之后、若寄浮生---笔记黄碧云<末日酒店>》,《信报》2011年7月9日。
    (1)曾瑞明:《非虚构小说的权利和义务---评黄碧云<卢麒之死>》,《立场新闻评书》2019年2月19日。https://www.thestandnews.com/book/。
    (2)朱宥勲:《编织一种---读黄碧云<卢麒之死>》,《联合文学》2018年9月。
    (3)黄碧云回应曾瑞明《评黄碧云<卢麒之死>》,《立场新闻评书》2019年2月23日。https://www.thestandnews.com/book/。
    (4)朱宥勲:《编织一种---读黄碧云<卢麒之死>》,《联合文学》2018年9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