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贞”的悖论:丁玲的烈女/烈士认同与革命时代的性别政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Paradox of “Fidelity”:Ding Ling's Female Martyrs/Identification with Martyrs and Sex Politics in the Revolutionary Age
  • 作者:符杰祥
  • 英文作者:FU Jiexiang;
  • 关键词:丁玲 ; 革命 ; 忠贞 ; 性别政治
  • 英文关键词:Ding Ling;;woman who died for loyalty;;martyr;;revolution;;fidelity
  • 中文刊名:XSYK
  • 英文刊名:Academic Monthly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20
  • 出版单位:学术月刊
  • 年:2019
  • 期:v.51;No.602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内馆藏新文学名家创作手稿资料索引与联合编目”(18AZW018);;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现代中国文学名家名作手稿校勘与研究(2017BWY010)”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SYK201907014
  • 页数:11
  • CN:07
  • ISSN:31-1096/C
  • 分类号:140-150
摘要
丁玲动荡曲折的一生,堪称20世纪中国文学与革命政治最生动的映照。在最后的遗作中,丁玲所回忆的那些历史上的"忠臣烈女"的故事,已成为她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并终将缠绕她的一生。对新女性来说,"忠贞"与其说是一种否定,不如说是一种解放。丁玲在礼教意义上拒绝烈女,在政治意义上认同烈女,在一种矛盾而不自觉的双重态度中,最终走向现代的烈士崇拜。在新的意义上,女烈士既是对烈女的超克,也是对烈女无法完全的超克。颂扬烈女不朽的故事,是建立在必死的基础上的。虽然高下不同,颂扬烈女/烈士的生产机制仍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Ding Ling' s life was turbulent and tortuous, and without exaggeration, was the most vivid reflec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revolutionary politics in the 20th century. In her posthumous writings,the stories of "ministers and women who died for loyalty" that she recalled in Chinese history had already been part of her own life and would haunted her life. For a new woman, "fidelity" was not so much a kind of negation as a kind of liberation. Ding Ling refused to be a female martyr of moral doctrines, but identified herself to female martyrs in politics. With this twofold attitude, which was in itself contradictory and unconscious, Ding Ling was eventually obsessed with modern martyr worship. Female martyrs broke away from women who died for loyalty on one hand, but was part of them in a new sense on the other hand.Female martyrs' stories were celebrated on the condition of their deaths. Mechanisms that created praise for women who died for loyalty and female martyrs were consistent in some senses, though female martyrs died more significantly. Ding Ling's martyr complex was related to her history of being kidnapped by spies, but she was kidnapped by the complex to die as a martyr at the same time.
引文
(1)贺桂梅:《丁玲的逻辑》,《读书》2015年第3期。
    (2)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郑明萱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4页。
    (3)夏济安:《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万芷均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48页。
    (1)夏济安:《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万芷均等译,第145页。
    (2)最后的口述除《死之歌》之外还有另一篇文章,是1985年12月19日为《冯乃超文集》口述的序言,题为《永远怀念他的为人-〈冯乃超文集〉代序》。这篇序言其实是一篇怀人的文章,其中也再次提到胡也频的牺牲。序言在丁玲口述两日后即开始整理,于12月24日定稿,发表在1986年3月16的《羊城晚报》上。《死之歌》是在1985年7至9月口述的,比前一篇早几个月,但奇怪的是,整理工作迟至丁玲去世数月后的1986年7月30日才开始启动,正式发表于《湖南文学》1987年第1期。也许这篇回顾作者一生的《死之歌》有更多的难言之隐吧。从发表时间与文章内容两方面来看,笔者倾向于将《死之歌》视为遗嘱式的最后之作。相关条目参见王增如、李向东编著:《丁玲年谱长编》下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07、822页。
    (3)丁玲:《死之歌》,《丁玲全集》第6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3-314页。
    (1)卢苇菁:《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秦力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页。
    (2)胡适:《贞操问题》,《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1号;《蓝志先答胡适书:贞操问题》,《新青年》1919年第6卷第4号。
    (3)唐俟:《我之节烈观》,《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2号。
    (4)卢苇菁:《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第262页。
    (1)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2)丁玲:《致叶孝慎、姚明强》,《丁玲全集》第12卷,第118页。
    (3)程为坤曾专文讨论过女演员与北京城市空间的问题,不过其主要对象是旧戏舞台上的女演员。参见程为坤:《劳作的女人:20世纪初北京的城市空间和底层女性的日常生活》,杨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40页。
    (4)参见符杰祥:《在苏菲亚与茶花女之间:丁玲的新女性重塑与近现代中国文武兴替思潮》,《文学评论》2016年第4期。
    (5)季家珍:《历史宝筏:过去、西方与中国妇女问题》,杨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1页。
    (6)参见秋山洋子:《柯伦泰的恋爱观及其影响》,秋山洋子等:《探索丁玲:日本女性研究者论集》,台北:人间出版社,2007年,第54页。
    (1)程映虹:《柯伦泰:从斗士到花瓶》,《炎黄春秋》2012年第9期。
    (2)剑波:《论性爱与其将来的转变》,《新女性》1928年第3卷第12号。
    (3)转引自秋山洋子:《柯伦泰的恋爱观及其影响》,秋山洋子等:《探索丁玲:日本女性研究者论集》,第66页。
    (4)赵超构:《延安一月》,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年,第7、164页。
    (5)丁玲:《不算情书》,《丁玲全集》第5卷,第20页。
    (6)李向东、王增如:《丁玲传》,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年,第21页。
    (7)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28页。
    (8)潘耒:《遂初堂集》卷6,转引自衣若兰:《史学与性别》,第328页。
    (1)汤显祖:《汤显祖集》卷20,王节妇:《女范捷录》,转引自衣若兰:《史学与性别》,第329、204页。
    (2)卢苇菁:《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第8页。
    (3)丁玲:《遥远的故事》,《丁玲全集》第10卷,第256页。
    (4)丁玲:《死之歌》,《丁玲全集》第6卷,第322页。
    (5)丁玲:《死之歌》,《丁玲全集》第6卷,第314页。
    (6)丁玲:《死之歌》,《丁玲全集》第6卷,第316-317页。
    (1)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2页。
    (2)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1页。
    (3)参见拙文:《女性、牺牲与现代中国的烈士文章:从秋瑾到丁玲》,《东岳论丛》2015年第11期。
    (4)参见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第111-112页。
    (1)高世瑜:《〈列女传〉的演变透视》,邓小南、王政、游鉴明主编:《中国妇女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页。
    (2)《隋书·经籍志》,引自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第112页。
    (3)鲁迅:《坟·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24页。
    (4)吕坤:《吕新吾先生去伪斋文集·于节妇墓碣铭》,转引自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第320页。
    (5)范壶贞:《杨贞女诗》,《国朝闺秀正始集》,转引自卢苇菁:《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第143页。
    (6)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第323页。
    (7)戴名世:《戴名世集》,屈大均:《翁山文外》,转引自卢苇菁:《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第53、55页。
    (8)鲁迅:《坟·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1卷,第122页。
    (9)胡适:《不朽:我的宗教》,《新青年》1919年2月15日第6卷第2号。
    (10)吴琪:《红蕉集·序》,转引自李国彤《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观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页。
    (11)鲁迅:《坟·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1卷,第129页。
    (12)胡缨:《性别与现代殉身史:作为烈女、烈士或女烈士的秋瑾》,彭珊珊译,游鉴明、胡缨、季家珍主编:《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8页。
    (1)鲁迅:《坟·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1卷,第126、127页。
    (2)鲁迅:《坟·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1卷,第129-130页。
    (3)鲁迅:《坟·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1卷,第122页。
    (4)李向东、王增如:《丁玲传》,第103页。
    (5)小澜:《丁玲女士之死》,《世界日报》1933年6月30日;无名氏:《丁玲被杀害》,《中国文坛》1933年第2卷第8期;《丁玲已被枪决》,《涛声》1933年第2卷第25期。
    (1)王增如、刘向东:《丁玲传》,第309页。
    (2)丁玲:《魍魉世界》,《丁玲全集》第10卷,第30-31页。
    (3)王增如、李向东编著:《丁玲年谱长编》下卷,第672页。
    (4)鲁迅:《而已集·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465页。
    (5)丁玲:《死人的意志难道不在大家身上吗?》,《丁玲全集》第7卷,第7页。
    (6)徐庆全:《革命吞噬它的儿女: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案纪实》,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7页。
    (7)丁玲:《死之歌》,《丁玲全集》第6卷,第32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