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耕地资源功能演变与预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unction evolution and predi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in Sichuan Province
  • 作者:朱芳 ; 潘洪义 ; 房力川 ; 冯茂秋
  • 英文作者:Zhu Fang;
  • 关键词:耕地资源 ; 功能演变 ; 阶段特征 ; 预测 ; 四川省
  • 中文刊名:JSNY
  • 英文刊名: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版日期:2019-01-29 07:01
  • 出版单位:江苏农业科学
  • 年:2019
  • 期:v.47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371125);;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编号:16ZBB0061)
  • 语种:中文;
  • 页:JSNY201902070
  • 页数:6
  • CN:02
  • ISSN:32-1214/S
  • 分类号:300-305
摘要
以四川省为实证,采用组合赋权法构建耕地资源多功能评价体系,量化分析其时序演变特征,并对其未来5年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4年四川省耕地功能综合分值整体呈下降趋势,并由国民经济贡献功能和社会就业承载功能为主导型,向国民经济贡献功能、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社会就业承载功能和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均衡发展转型; 2000—2004年四川省耕地4项功能从分化向聚集转变,2004—2008年耕地4项功能从聚集向分化转变,2008—2014年4项功能趋于稳定,变化平缓; 2015—2020年四川省耕地4项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生态安全维护功能连续下降并处于第4位,因此强化耕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维护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引文
[1]孙培程.耕地保护问题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2):284-284.
    [2]罗成,蔡银莺.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功能的时空演变[J].经济地理,2016,36(3):153-161.
    [3]李海燕,蔡银莺,王亚运.农户家庭耕地利用的功能异质性及个体差异评价---以湖北省典型地区为实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6,31(2):228-240.
    [4]喻锋,李晓波,张丽君,等.中国生态用地研究:内涵、分类与时空格局[J].生态学报,2015,35(14):4931-4943.
    [5]邵建英.新形势下我国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08,7(1):39-42.
    [6]霍雅勤,蔡运龙,王瑛.耕地对农民的效用考察及耕地功能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3):107-110.
    [7]Statistics Japan.Farm households by degree of engagement and size of operating cultivated land[EB/OL].(2012-08-14)[2017-03-16].http://www.staR.go.jp/english/data/nenkan/1431-07.htm.
    [8]宋小青,吴志峰,欧阳竹.耕地转型的研究路径探讨[J].地理研究,2014(3):403-413.
    [9]宋小青,欧阳竹.中国耕地多功能管理的实践路径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4):540-551.
    [10]宋小青,吴志峰,欧阳竹.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功能变化[J].地理学报,2014,69(4):435-447.
    [11]宋小青,欧阳竹.耕地多功能内涵及其对耕地保护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7):859-868.
    [12]田雪萍.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性及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13]施园园,赵华甫,郧文聚,等.北京市耕地多功能空间分异及其社会经济协调模式解释[J].资源科学,2015,37(2):247-257.
    [14]邹温鹏,孔祥斌,关欣,等.农户耕地社会保障功能替代程度测算方法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3):143-148.
    [15]姜广辉,张凤荣,孔祥斌,等.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8):42-47.
    [16]刘卫东.耕地多功能保护问题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1):1-5.
    [17]吴大放,刘艳艳,刘毅华,等.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3):257-267.
    [18]夏世茂.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19]杜继丰,袁中友.耕地生产、生态功能视角下巨型城市区耕地补偿分区与补偿金配置研究---以珠三角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4):34-40.
    [20]杨雪,谈明洪.北京市耕地功能空间差异及其演变[J].地理研究,2014,33(6):1106-1118.
    [21]杨雪,谈明洪.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5):733-743.
    [22]刘玉,冯健.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实现程度及变化趋势---以北京为例[J].地理研究,2017,36(4):673-683.
    [23]尚杰,尹晓宇.中国化肥面源污染现状及其减量化研究[J].生态经济,2016,32(5):196-199.
    [24]伍国勇,陆安霞,杨洋.喀斯特地区耕地多功能价值测度的实证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0):222-224.
    [25]黄安,许月卿,郝晋珉,等.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17,31(4):88-97.
    [26]李智,范琳芸,张小林.基于村域的乡村多功能类型划分及评价研究---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3):359-367.
    [27]胡伟艳,魏安奇,赵志尚,等.农地多功能供需错位与协同作用研究进展及趋势[J].中国土地科学,2017,31(3):89-97.
    [28]四川日报.2015年四川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EB/OL](2016-02-29)[2017-03-19].http://www.sc.stats.gov.cn/sjfb/tjgb/201602/t20160225_201907.html.
    [29]罗成.耕地资源功能属性的空间异质及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