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场域的边缘到诗歌场域的中心——晚宋江湖诗人的价值取向与身份认同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Value Orientation and Identity of Jiang Hu Poets in the Late Southern Song Dynasty
  • 作者:熊海英
  • 英文作者:Xiong Haiying;College of Liberal Arts,Hubei University;
  • 关键词:南宋 ; 江湖 ; 诗歌场域 ; 文化资本
  • 英文关键词:the late Southern Song Dynasty;;Jiang Hu;;poerty field;;cultural capital
  • 中文刊名:HZS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湖北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1-27
  • 出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57;No.251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士阶层分化与南宋文学生态之新变”(11BZW051)
  • 语种:中文;
  • 页:HZSD201801014
  • 页数:7
  • CN:01
  • ISSN:42-1040/C
  • 分类号:113-119
摘要
处在近世社会前端,南宋后期"江湖诗人"群体及其创作现象颇受关注。"江湖"有地理、文化和社会三个概念层面的涵义。论者一般从文化概念层面定义这个诗人群体,从而对其社会地位、身份及创作风貌有所预设;如果从社会概念层面理解"江湖",则能发现南宋中期以后,一个更具自主性的诗歌场域正在形塑,诗人们的确已经用"江湖"指称他们活动的特定社会空间。由于科举制度改革,诗人在权力结构中边缘化了;不过,惯习和士人的内转倾向决定诗歌仍是最重要的文体。在此前提下形成特定的社会空间:其间行动者以诗人为身份,以诗歌为竞争资本;当诗集被刊行出售或者换来馈赠,实现与金钱的直接转换,就表明诗歌场域已经相对独立。它强调文学写作自身的价值和原则,并且呈现从庙堂下移的倾向。而诗歌写作的纯文学性和平民化趋向,正是近世文学的特征之一;只要转变观察角度,江湖诗人现象的多层意义就得以呈现。
        Understanding the Jiang Hu Poets and their creations from the social level,this paper finds out that an autonomous poetry field is forming in the late Southern Song Dynasty.Poetry is still the most important literary style,although the poet is marginalized in the power structure owing to the reform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A certain social space then is formed in which some people have the identity of a poet,making a living by poetry,which shows that the field of poetry is relatively independent.The emphasis is put on literary writing's value and principles,not political mainstream thought.The pure literature natue and common trend of poetry writing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literature.
引文
(1)內山精也:《転回する南宋文学——宋代文学は「近世」文学か?》,《名古屋大学中国语学文学论集》2013年总26卷,第1-10页。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见第九章“通俗诗学:南宋和元”。
    (2)王学泰:《〈从水浒传〉看江湖文化》:《文史知识》2008年第6-10期;伍凌燕:《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江湖”词义的变化》,《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3)(7)(21)皮埃尔·布迪厄(Bourdieu.P)、华康德(Wacquant,L.D.):《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7-18页,第71页,第170-173页。
    (4)本文借鉴了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1930-2002)以场域、惯习和资本为核心概念的场域理论范式。
    (5)(6)(33)(34)(35)永2)等:《钦定四库全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178页,第2158页,第2184页,第2627页,第2622页。
    (8)(9)叶绍翁:“悼赵忠定诗”条,《四朝闻见录》丙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5页,第96页。
    (10)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9-211页。
    (11)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中,资本既是活动竞争的目标也是竞争的手段。资本越多,在该场域中的权力和影响越大。他把资本分为三种类型: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这三种资本可以相互转换。
    (12)王水照:《王应麟的“词科”情结与〈辞学指南〉的双重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期。
    (13)胡应麟:《诗薮·杂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10页。
    (14)陈起:《江湖后集》卷一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32)李修生等:《全元文》(第12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第109页。
    (16)牟巘:《潘善甫诗序》,李修生:《全元文》卷二三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97页。
    (17)刘宰:《书碧岩诗集后》,《漫塘集》卷二四,嘉业堂本,1926年。
    (18)(19)(27)(37)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971页,第39400页,第34145页,第2865页。
    (20)倦叟:《诗家鼎臠序》,《诗家鼎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2)(23)周密:“诗道否泰”条,《齐东野语》卷一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92页,第292页。
    (24)朱熹:《答徐载叔庚》,《晦庵集》卷五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5)文征明:《晦翁诗话序》,《莆田集》卷一七,周振道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69页。
    (26)朱刚:《从“先忧后乐”到“箪食瓢饮”——北宋士大夫心态之转变》,《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
    (28)张宏生:《〈江湖集〉编者陈起交游考》,《文献》1989年第4期;胡益民、周月亮:《江湖集编者陈起交游续考》,《文献》1991年第1期。
    (29)参见郑斯立《赠陈宗之》、俞桂《寄陈芸居》、陈起《〈史记〉送后村刘秘监兼致欲见之悰》等诗。
    (30)参见刘克庄《赠陈起》、周端臣《挽芸居》、释斯植《挽芸居秘校》、叶绍翁《赠陈宗之》、叶茵《赠陈芸居》等诗。
    (31)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20戴复古《寄寻梅》下方回评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40页。
    (36)中村元:《中国人之思维方法》,徐复观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第101页。
    (38)丁焴:《跋秋江烟草》,陈起:《江湖小集》卷六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9)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279页。
    (40)(42)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70页。第76页。
    (41)周密:《癸辛杂识·续集》“罗椅”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1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