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如何走向新的时代——论新时代社会生活的变革与文学发展的关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Literary Creation in a New Er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Life Change and Literature Development in a New Era
  • 作者:傅书华
  • 英文作者:FU Shu-hua;Business School of Shanxi University;
  • 关键词: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 ; 西方文学 ; 价值谱系 ; 代际作家
  • 英文关键词:literature;;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Western literature;;value pedigree;;intergenerational writers
  • 中文刊名:SXD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2;No.200
  • 语种:中文;
  • 页:SXDD201902003
  • 页数:10
  • CN:02
  • ISSN:14-1071/C
  • 分类号:23-32
摘要
考察中西方社会形态、文学形态、价值形态的历时性演化与其在当今中国的共时性呈现二者间关系,可以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民间文学价值谱系、中国现代文学中在资本经济结构上形成的文学以及对抗这一资本经济的新的经济结构土壤上形成的文学、从希腊神话到后现代文学的西方文学发展中的文学形态,应是评判当今中国文学的重要参照; 1930年代生作家、1950年代生作家、1980年代生作家则是形成当今中国文学创作高原的主要的三支力量,史记散文则成为当今中国文学中一个新的标高。
        In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ocial forms,literary forms and value forms and their synchronic presentation in China today,it is considered that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judging Chinese literature nowadays are the value pedigree of folk literature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the literature rooted in capital economy structure and the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new economic structure to counter this capital economy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and the literary form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literature from Greek mythology to postmodern literature. The writers of the 1930 s,the 1950 s and the 1980 s are the three main forces forming the plateau of Chinese literary creation,with historical essays representing a new elev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nowadays.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法〕雨果.九三年[M].郑永慧,译.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6:328.
    [5]〔法〕吕西安·戈尔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M].吴岳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1.
    [6]赵毅衡.重访新批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162.
    (1)参见《论语卫灵公篇》第230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
    (2)参见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参见《诗经东山》,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第2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参见陶渊明《饮酒其二》,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第33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参见李白《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6)参见刘立志《先秦歌谣集》第2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参见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参见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参见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第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参见柳永《定风波下阙》“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5)参见毛泽东《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人民日报》1977年12月31日。
    (1)参见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
    (2)参见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1)恩格斯“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而行动;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之一,是老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将曾被封杀的这一代作家在1950年代中期的代表作结集出版为《重放的鲜》。
    (3)王蒙的成名作与代表作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1)2008年,这一代作家的代表郭敬明出版了系列长篇小说《小时代》。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