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歌剧史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以近现代报刊为依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ever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Opera History in the 20~(th) Century:Based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 作者:张春娟
  • 英文作者:Zhang Chunjuan;the School of Arts,Shanghai University;
  •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歌剧史论 ; 旧剧 ; 秧歌剧 ; 新歌剧 ; 民族歌剧
  • 英文关键词:history of Chinese opera in the 20~(th) century;;old drama;;Yangko opera;;new opera;;ethnic opera
  • 中文刊名:MYSY
  • 英文刊名:Ethnic Art Studies
  • 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06 10:13
  • 出版单位:民族艺术研究
  • 年:2018
  • 期:v.31;No.183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制度研究”(编号:17ZDA238)阶段性成果;; 第6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中国歌剧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2017M6115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歌剧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2017BWY005)
  • 语种:中文;
  • 页:MYSY201803014
  • 页数:11
  • CN:03
  • ISSN:53-1019/J
  • 分类号:103-113
摘要
中国歌剧在20世纪的百年历程中呈现出从亦步亦趋到自成体系的渐进发展过程。20世纪初,中国学者在翻译介绍欧洲歌剧的同时也关注中国民族歌剧的本体特征,呈现出"旧剧为歌剧"和"歌剧与乐剧"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20世纪20年代,一些音乐家尝试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础,同时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来创作中国歌剧,中国歌剧传统中的现代性因素得以凸现,尤其是80年代,中国音乐剧成为中国歌剧家族中的新成员,中国歌剧在具备民族气派的同时兼具现代性特征与多元化的国际视野。
        During the past one century,Chinese opera developed from following others' footsteps to forming its own syste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 thcentury,while translating and introducing European operas to China,Chinese scholars also paid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thnic operas,so that two distinctive opinions emerged: "old drama is opera"and"opera and musical". During the 1920 s,some musicians,on the basis of Chinese ethnic music,tried to create Chinese operas with borrowed Western opera techniques. The modern elements in Chinese opera tradition are therefore able to be manifested. In particular in the 1980 s,Chinese musical became a new member of the Chinese opera family. Chinese opera is embodied with its ethnic attributes,modern characteristics and divers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引文
(1)北京宣南编译社编辑发行。1917年刊行,共2期。月刊,文艺刊物。刊物主要撰稿人有许指严、林纾、文廷式、境遍佛声等。栏目有插画、短篇、长篇、随笔、文苑、戏曲、杂俎、馀录、通讯。刊登小说、趣闻、戏曲研究、诗词等。
    (2)曹伯韩(1897~1959),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曾任香港《华商报》翻译、桂林《自学》月刊主编、昆明《进修月刊》编辑,后于桂林师范学院任教。著有6部语言学专著以及20余部历史、地理、国际关系、青年修养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和文化普及读物,如《语法初步》《世界历史》《语文问题评论集》《中国文字的演变》《怎样求得新知识》《国学常识》《民主浅说》《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等。
    (3)新被重视的文学:一二五、戯曲的摇篮期:我国过去没有话剧,旧剧都是歌剧……《国学常识》,1911年[刊期不详,301-319页]
    (4)刘豁公(生卒年不详),名达,号梦梨,别署哀梨室主,以字行。安徽桐城人。戏曲研究者、作者。1924年2月,主编《心声》杂志获得成功,此后又主编了《雅歌集特刊》(1925年2月)、《兰社丛刊》(1927年12月)、《戏剧月刊》(1928年)、《时事新报》戏曲副刊(1932年7月)、《神州日报》戏剧副刊(1946年11月16日至12月12日)等。其中《戏剧月刊》是当时办刊时间较长,发行量最大的戏曲刊物,具有较为丰富的戏曲史料,深受戏曲界人士和京剧爱好者欢迎。除从事戏曲评论和编戏外,刘豁公还作有旧派小说多种,如《沧桑记》《燃藜奇采录》《小镜头》《孽海孤鸳》《拆白伟人传》等。
    (5)冯叔鸾(1883-?)戏曲评论家。名远翔,别署马二先生,书室名啸虹轩。剧评家冯小隐之胞弟。1913年受聘任《大共和日报》主笔,始用“马二先生”笔名。此外,《神州日报》、北京的《亚细亚报》《时事新报》《中华新报》、天津《华北新闻》《大公报》等,都刊有其剧评。后又创办主编《俳优杂志》,撰《新旧剧根本之研究》等文,(6)李涛痕,本名李文权,又名李道衡,李涛痕(生卒年不详)京剧评论家、戏剧报刊编辑。天津人。青年时代从事话剧工作,并酷爱京剧。参加过春柳社,故以“春柳旧主”自号。他主张戏曲与国家进化有关,强调戏曲针砭社会的作用。1918年在天津主编《春柳》戏剧杂志,提出改良戏曲的主张。1919年随梅兰芳访日演出,写成《梅兰芳东渡纪实》通讯,记述了梅兰芳在日本演出活动的状况。
    (1)涛痕:《欧洲歌剧之述闻》,《春柳》1919年第7期,第670页。
    (2)遏云,梨园新语:《论歌剧当与他种戏剧并重》,《说丛》1917年第2期,第233-234页。
    (3)金明春、金星:《中国声乐艺术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第436页。
    (4)欧阳予倩:《西洋歌剧谈》,《戏剧》1921年第1卷第1期,第27页。
    (5)丰子恺:《音乐的常识》,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5年版,第315页。
    (6)丰子恺:《歌剧与乐剧》,《东方杂志》1925年,第22卷第22期,96-109页。
    (7)青主:《歌剧和乐剧》,《乐艺》第1卷第2期,40-44页。
    (1)青主:《歌剧和乐剧》,《乐艺》第1卷第2期,第42页。
    (2)吴枫、杜文君主编:《中华现代思想宝库》,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2006页。
    (3)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编:《温故知新集》(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建院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0页。
    (1)楚小庆:《全球化歌剧与中国戏曲发展的若干问题》,《艺术百家》2011年第1期,第18页。
    (2)黎锦晖(1891~1967),作曲家。湖南湘潭人。1916年后曾参加北京大学音乐团(后为音乐研究所)的活动。1920年至1927年在上海任职于中华书局,主编《小朋友》周刊。抗战期间写了一些宣传抗日救亡的爱国歌曲
    (1)当代戏剧期刊。双月刊。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北分会丰办。1959年创刊于武汉。1960年停刊,1981年复刊。以刊载本省戏剧创作、戏剧理论研究成果、戏剧活动信息为主。除了发表戏曲、话剧、歌剧剧本、戏剧论文外,还刊登戏剧小说、戏剧故事以及有关戏剧人物的报告文学、传记等。
    (2)田川:《在日本观赏音乐剧---访四季剧团琐记》,《外国戏剧》1988年第1期,70页。
    (3)张晓农编:《中国声乐艺术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年版,第415页。
    (1)田川:《98音乐剧研讨会致辞》,《歌剧艺术研究》1998年第3期。
    (2)舍予:《新歌剧的创造》,《上海画报》1930年第624期,第1页。
    (3)剑萧:《从“春闺梦”的上演来推测新歌剧的前途》,《剧学月刊》1934年第3卷第11期,第58-61页。
    (4)巩思文:《所谓新歌剧》,《人生与文学》1935年第1卷第3期,第219-221页。
    (5)王泊生:《中国戏剧之演变与新歌剧之创造》,《舞台艺术》,1935年(创刊号),第7-21页。
    (6)陈洪:《中国新歌剧的创造》,《戏剧艺术(广州1937)》1937年第1卷第1期,第7-9页。
    (7)欧阳予倩:《明日的新歌剧》,《戏剧时代》1937年第1卷第1期,第80-85页。
    (8)邸石:《论新歌剧之编演》,《夏声(西安)》1941年第3期,第25-27页。
    (9)吴荻舟:《旧歌剧与新歌剧》,《艺术轻骑》1942年第7期。
    (10)吴荻舟:《新歌剧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艺丛》1943年第1卷第2期,第20-31页。
    (11)熊佛西:《我对于创造新歌剧的一点意见》,《艺丛》1943年第1卷第2期,第9-10页。
    (12)孟超:《新歌剧发展路向》,《艺丛》1943年第1卷第2期,第17-19页。
    (13)孟超:《新歌剧的发展路向》,《艺丛》1943年第1卷第2期,第17-19页。
    (1)田汉:《新歌剧的新任务与再飞越》,中国戏剧家协会:《新歌剧问题讨论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第5页。
    (2)李转:《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5年。
    (3)《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首都歌剧界、戏剧界分别举行座谈会》,《戏剧报》1962年4月1日,第62页。
    (4)高志云:《秧歌秧歌舞秧歌剧》,《音乐评论》1949年第42期,4-6页。
    (1)白玮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音乐创作美学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25页。
    (2)白玮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音乐创作美学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26页。
    (3)张庚:《论新歌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06月第1版,第53页。
    (4)白玮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音乐创作美学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27页
    (1)王琳,刘锦满:《柯仲平诗文集:文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第102页
    (2)王琳,刘锦满:《柯仲平诗文集文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第105页。
    (3)冯乃超:《从“白毛女”看中国新歌剧的方向》,《大众文艺丛刊:文艺的新方向》1948年第3期,第45页。
    (4)《全国歌剧座谈会纪要》,《人民音乐》1982年4月1日,第13页。
    (1)《全国歌剧座谈会纪要》,《人民音乐》1982年4月1日,第1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