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幕剧场景的多声部祭悼——汪曾祺《八月骄阳》的叙事策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帅坷
  • 关键词:叙事策略 ; 独幕剧 ; 对话
  • 中文刊名:WFX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
  • 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 出版日期:2018-02-25
  • 出版单位:潍坊学院学报
  • 年:2018
  • 期:v.18;No.99
  • 语种:中文;
  • 页:WFXY201801018
  • 页数:4
  • CN:01
  • ISSN:37-1375/Z
  • 分类号:84-87
摘要
《八月骄阳》是汪曾祺为纪念老舍先生逝世20周年而作的短篇小说,全文仅3200多字,却运用留白的绘画手法和独幕剧的文体形式,以多声部的对话等复杂的叙事策略,以留白和独幕剧形式完成故事的叙事。
        
引文
[1]彭华生,钱光培.新时期作家谈创作[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29.
    [2]汪曾祺.晚翠文谈[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2.
    [3]汪曾祺.汪曾祺文集.小说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562.(文中引用汪曾祺作品部分均出自于本版本)
    [4][10]舒乙.老舍之死[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66,195.
    [5]汪曾祺.汪曾祺自选集·自序[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3.
    [6]陆建华.汪曾祺的春夏秋冬[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83.
    [7]汪朝,汪明,汪朗.我们的老头汪曾祺[M].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10:94.
    [8]崔道怡.“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431.
    [9]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