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活力”与“定力”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维多
  • 关键词:辅导员 ; 活力 ; 定力 ; 教育模式
  • 中文刊名:JSJ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su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
  • 机构: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25
  • 出版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35;No.196
  • 语种:中文;
  • 页:JSJB201903027
  • 页数:4
  • CN:03
  • ISSN:32-1860/G4
  • 分类号:126-129
摘要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应做到坚持与时代同步,以大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引领高校教育的新风尚。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已从"90后"扩展到"00后",他们有着前所未有的"活力",辅导员的教育模式应从指令性教育不断向指导性教育转变,在尊重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同时,突出"主体性"教育特点,不断激发大学生"活力"的持续发展性。另外,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动,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不稳定性也日益显现,因此辅导员要落实"科技理性"和"信念定力"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模式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不断反思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活力"教育和"定力"教育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引文
[1]陈秉公.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性[J].江汉论坛,2009(11):13-16.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