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两年三熟制形成问题再讨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discussion on the Formation of Two-year three cropping System in North China
  • 作者:王保宁 ; 耿雪珽
  • 英文作者:WANG Bao-ning;GENG Xue-ting;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两年三熟制 ; “耕耙耱” ; 小豆
  • 英文关键词:two-year triple cropping system;;plough-rake-harrow farming system;;adzuki bean
  • 中文刊名:ZGNS
  •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 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28
  • 出版单位:中国农史
  • 年:2019
  • 期:v.38;No.160
  • 语种:中文;
  • 页:ZGNS201901002
  • 页数:9
  • CN:01
  • ISSN:32-1061/S
  • 分类号:17-25
摘要
不同于人口压力促成华北地区两年三熟制的传统解释模型,本文认为魏晋时期华北地区以冬小麦-小豆-粟为茬口组合的两年三熟制,是人口下降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魏晋时期的因劳动力匮乏而形成的相对集约化农业扩大了对于精耕细作技术的内在需求,而"保墒抗旱"技术的逐步普及则推动出现了麦、粟双主粮作物结构,继而吸纳兼具肥料与食用功能的小豆,组成常态化的两年三熟制。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explanation model that population pressure contributed to the two-year triple cropping system in north China, 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the two-year triple cropping system with winter wheat-adzuki bean-millet as stubble pattern in north China during Wei and Jin dynasties was the result of population decline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relatively intensive agriculture due to the lack of labor expanded the internal demand for intensive farming technology. The gradual promotion of Drought Resisting and Humidity Keeping technology promoted the emergence of the double staple grain crop structure of millet and winter wheat. It formed the normalized two-year triple cropping system after absorbing adzuki bean with both fertilizer and edible functions.
引文
[1]万国鼎.农史文献中所见的农作制[J].中国农报,1962,(6).
    [2]李令福.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3]李根蟠.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若干问题[J].古今农业,1989,(1).
    [4]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1)万国鼎:《农史文献中所见的农作制》,《中国农报》1962年第6期。
    (2)李长年:《齐民要术研究》,农业出版社,1959年,第46-48页;唐启宇:《中国作物栽培史稿》,农业出版社,1986年,第125-129页。
    (1)石声汉:《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整理〈齐民要术〉的初步总结》,《西北农学院学报》1956年第2期、第4期。
    (2)闵宗殿、董恺忱、陈文华编著:《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简史》,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52-54、109-111页。
    (3)李令福:《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4)郑起东:《清代华北的农业改制问题》,载叶显恩主编:《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
    (5)李根蟠:《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若干问题》,《古今农业》1989年第1期。
    (6)[日]西嶋定生著,董恺忱译:《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若干问题(上)》,《农业考古》1981年第1期;《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若干问题(下)》,《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
    (7)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48页。
    (8)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1卷,第448、458、473页。
    (9)《曹操集·诗集·蒿里》,中华书局,1974年,第6页。
    (1)《三国志》卷16《杜畿传》,中华书局,2006年,第301页。
    (2)《三国志》卷56《朱治传》,第773页。
    (3)《三国志》卷1《武帝纪》,第9页。
    (4)《三国志》卷15《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第282页。
    (5)《晋书》卷26《志第十六·食货志》,中华书局,2000年,第507页。
    (6)《三国志》卷6《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第113页。
    (7)《晋书》卷26《食货志》,第507页。
    (8)《三国志》卷12《魏书十二·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第228页。
    (9)《曹操集·文集》卷2《加枣祇子处中封爵并祀祇令》,第56页。
    (10)《晋书》卷26《食货志》,第509页。
    (11)魏晋时期一里为三百步,一亩为240步×1步=240平方步。由此可知,一营所占土地面积为5里×1里=5×300步×1×300步=450000平方步,即为450000/240=1875亩,所以一营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为1875/60=31.25亩。
    (12)[美]许倬云:《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程农、张鸣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页。
    (1)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6年第1期。
    (2)《晋书》卷110《载记第十》,第1899页。
    (3)《晋书》卷127《载记第二十七》,第2131页。
    (4)《魏书》卷41《李冲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180页。
    (5)《北史》卷33《列传第二十一》,中华书局,1974年,第1202页。
    (6)《晋书》卷88《列传第五十八》,第1523页。
    (7)《魏书》卷110《食货志》6第15,第2852页。
    (8)《晋书》卷88《列传第五十八》,第1523页。
    (1)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农业出版社,1980年,第129页。
    (2)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第138页。
    (3)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第129页。
    (4)张翼、张丕远、张厚瑄等主编:《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气象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5)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第24页。
    (1)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24页。
    (2)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24页。
    (3)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24页。
    (4)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27页。
    (5)李爱军:《汉唐之际小麦在黄河中下游区域的发展及原因》,《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6)李长年:《中国历史上的农业技术发展》,《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年第3期。
    (7)缪启愉、缪桂龙:《农书译注》,齐鲁书社,2009年,第181页。
    (1)牟善积等著:《红小豆栽培》,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6页。
    (2)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62-263页。
    (3)程须珍、曹尔辰编著:《绿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8-9页。
    (1)牟善积等著:《红小豆栽培》,第3-4页。
    (2)[元]王祯著,王毓瑚校注:《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89页。
    (3)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86页。
    (4)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43页。
    (5)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84页。
    (6)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24页。
    (7)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8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