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等待》到《自由生活》——论哈金长篇小说中“中国人”形象的流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朱媛媛
  • 关键词:哈金 ; 等待 ; 自由生活 ; “中国人”形象
  • 中文刊名:MYSD
  • 英文刊名:Aesthetics
  • 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美与时代(下)
  • 年:2019
  • 期:No.798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艺实践中的国家形象构建研究”(12AZW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MYSD201905032
  • 页数:2
  • CN:05
  • ISSN:41-1061/B
  • 分类号:104-105
摘要
哈金以"中国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中有一个明显的转折,即从以"文革"前后的中国大陆为背景,变化到以在美国的华人移民生活为背景。除了这一明显的时空上的流变之外,故事所塑造的"中国人"形象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等待》和《自由生活》两部小说为例,可以看到哈金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探讨了更具普遍性的精神困境问题,同时也与他自己的创作历程息息相关。
        
引文
[1]哈金.历史事件中的个人故事——在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的演讲[J].华文文学,2011(2):55-64.
    [2]哈金.等待[M].金亮,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2-3.
    [3]哈金.小镇奇人异事[M].王瑞芸,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3.
    [4]哈金.哈金新诗选[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32.
    [5]哈金.在他乡写作[M].明迪,译.台北:联经出版社,2010: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