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诵”到“讲授”?——清末文教转型中的“读书革命”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rom “Recitation” to “Lecture”?: “Lesenrevolution” in Late Qing China
  • 作者:陆胤
  • 英文作者:LU Yin;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eking University;
  • 关键词:记诵 ; 讲授 ; 读书革命 ; 教授法
  • 英文关键词:recitation;;lecture;;Lesenrevolution;;pedagogy
  • 中文刊名:QSYJ
  • 英文刊名: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 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版日期:2018-11-15
  • 出版单位:清史研究
  • 年:2018
  • 期:No.112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诵读式微与近代中国读书法的变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7CZW044
  • 语种:中文;
  • 页:QSYJ201804010
  • 页数:21
  • CN:04
  • ISSN:11-2765/K
  • 分类号:108-128
摘要
借鉴西方阅读史研究的"读书革命"之说,本文将呈现清末民初读书人初学启蒙从"记诵"到"讲授"的转型,并揭示这一"转型"本身所包含的后设视角。论文将首先返回清末读书现场,评价记诵之学在传统读书法中的位置;继而进入世纪之交关于文教改革的言论场,揭示在科学教育观念启悟下,"记诵"如何负面化,甚至被看作整个"中学"弊端的源头,沦为"西学讲授"的对立面;最后检视在近代学制、分科之学、分段教授法导入以后,新式"教授法"和教学空间如何影响于读书实践。从"记诵"转向"讲授",最初更可能是趋新者受"域外之眼"启发而拟想的一种"建构"。二者之间对立关系的确认,将中国传统蒙学和西方近代教育的复杂状况都严重地简单化和片面化了。但在维新舆论鼓动下,清末新学制的实施和新式教科书、教授法的出版,将之坐实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Borrowing the term "Lesenrevolution" from the Western historical studies of reading, the present work portray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ecitation" to "lecture"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and discloses the post hoc perspective implica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itself. First, the paper locates the discipline of recitation in the classical reading conventions by revisiting the actual reading scenes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A close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ield of discourse on the education reform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follows to reveal how the dogma of "recitation" was stigmatiz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educational concepts. "Chinese recitation"was degraded as the opposite of the "Western lecture", taking the blame for the corrup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cholarship as a whole. Accompanying the importation of the modern disciplinary institution, the division of subjects and the phased teaching method, the new "pedagogy" and new teaching space casted a huge impact on reading activities. The mechanism of such an impact will be examined last.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ecitation" to "lecture" may well be a "construction" conjured up by the progressives who were inspired by the "foreign eyes." The affirmation of the new established relations between "recitation" and "lecture" severely simplified and reduced the sophisticated conditions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education and the Western modern education. However, the reformist voice instiga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disciplinary institution and the publication of new textbooks and pedagogy, which solidified the transformation as an irreversible trend in modern China.
引文
Darnton,Robert.“First Steps toward a History of Reading”.Australian Journal of French Studies,23:1(1986),pp.5-30.
    Gernet,Jaques.“Tongmeng jiaoyu(11-17 shiji)”(Chinese Childhood Education,11-17 centuries).Faguo Hanxue(French Sinology),8(2003),pp.99-154.
    Highet,Gilbert.Gudian chuantong:Xila-Luoma dui xifang wenxue de yingxiang(The Classical Tradition:Greek and Roman Influences on Western Literature).trans.Wang Chen,Beijing:beijing lianhe chuban gongsi,2015.
    Hirata,Shōji.Wenhua zhidu he hanyu shi(Chinese Philology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stitution).Beijing:beijing daxue chubanshe,2016.
    Hsiung,Ping-chen.Tongnian yiwang:zhongguo haizi de lishi(Childhood in the Past:A History of Chinese Children).Taipei:Rye Field Co.,2000.
    Hu Shih.Baihua wenxue shi(A History of Vernacular Chinese Literature).Shanghai:xinyue shudian,1929.
    Maeda,Ai.Kindai dokusha no seiritsu(The Rise of the Modern Japanese Readers).Tokyo:Iwanami shoten,1993.
    Murao,Susumu.“Banboku shinshin:Jimu hōjiki no RyōKeichōto sono shōhen”(The Luxuriant Forest:Liang Qichao and the China Progress),in KyōdōkenkyūRyōKeichō:seiyōkindai shisōjuyōto Meiji Nihon(Joint Research on Liang Qichao:The Chinese Reception of Modern Western Thought through Meiji Japan),ed.Naoki Hazama,Tokyo:Misuzu shobō,pp.37-75.
    Wittimann,Reinhard.“Was There a Reading Revolution at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in A History of Reading in West,ed.Gugliemo Cavallo and Roger Chartier,Amherst&Boston: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2003,pp.284-312.
    Yu,Li.A History of Read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a,1000-1800.PhD Diss.,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2003.
    Yu,Li.“Character Recognition:A New Method of Learning to Read in Late Imperial China”,Late Imperial China,33:2(2012),pp.1-39.
    Wang Dongjie.“Koutou biaoda yu xiandai zhengzhi:qingji minchu shehui biange zhong de yanyu wenhua”(Oral Expression and Modern Politics:“Speech Culture”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China).Xueshu yuekan(Academic Monthly),(12)2009.
    Wang Dongqing.“Chongsu xinzhi:weiduoliya shiqi yingguo de jiaoyu gaige yu laihua xiren yanzhong de rujia jiaoyu”(Reinventing the Mind:Education Reform in Victorian Britain and Confucian Education in the Eyes of Westerners in China).Waiguo wenxue pinglun(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2)2017.
    Zhang Zhigong.Chuantong yuwen jiaoyu chutan(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eaching).Shanghai:shanghai jiaoyu chubanshe,1962.
    Zuo Songtao.“Xinci yu guwu:qingji yilai suowei Sishu wenti de zai-renshi”(Re-evaluation of the Study on the“Old-style Private School”since the Late Qing Period).Zhongshan daxue xuebao(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3)2008.
    (1)麦高温著,朱涛、倪静译:《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中华书局,2006年,第69-70页。
    (1)明恩溥著,陈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中华书局,2006年,第56-58页。
    (2)参见Robert Darnton,“First Steps toward a History of Reading”,Australian Journal of French Studies,23:1(1986),pp.5-30.Reinhard Wittimann,“Was There a Reading Revolution at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in A History of Reading in West,ed.Gugliemo Cavallo and Roger Chartier,Amherst&Boston: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2003,pp.284-312.
    (3)参见William A.Johnson,“Toward a Sociology of Reading in Classical Antiquity”,American Journal of Philology,Vol.121:4(January 2000),pp.593-627.相关研究史的概括性介绍,可参阅黄晶:《古代的朗读与默读》,《书城》2012年第11期。日本学者前田爱也曾借鉴欧美学者相关讨论,回顾明治时期日本读书界从集团式“音读”向个人化“默读”的转变。见前田愛:「音読から黙読へ-近代読者の成立」,氏著《近代読者の成立》,岩波书店,1993年,第167-210页。
    (4)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整理:《周礼正义》卷42,中华书局,1987年,第1724-1725页。
    (1)朱熹《小学》引《杨文公家训》:“童稚之学,不止记诵,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入之言为主。”清末罗振玉指出:“‘童稚之学,不止记诵’,知宋代已以记诵为小学功夫。此等谬误,相沿已久。”见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34页;罗振玉:《宋儒小学教育谈》,《教育世界》第74号,甲辰(1904)三月下,第6-7页。
    (2)张载:《经学理窟·义理》,见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275页。
    (3)朱熹曾称道张载“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是学者第一义。须是如此已上,方有著力处也”。见朱熹《答张元德》,《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2,《朱子全书》第23册,第2989页。
    (4)张裕钊:《答吴至父书》,《濂亭文集》卷4,王达敏编校:《张裕钊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4页。
    (5)虞莉的博士论文从阅读史角度梳理了宋代以降“记诵”之学的进展,参见Li Yu,A History of Read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a,1000-1800,PhD Diss.,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2003,pp.48-67.有关宋代应对科举而起的记诵之学与道学兴起的复杂关系,值得另文探讨。
    (6)宋元以来蒙学教法的变化,可参考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熊秉真《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麦田出版,2000年)、谢和耐(Jaques Gernet)《童蒙教育(11-17世纪)》(载《法国汉学》第8辑,中华书局,2003年,第99-154页)等著作的梳理。清初“识字”教育的再发现,参见Li Yu,“Character Recognition:A New Method of Learning to Read in Late Imperial China”,Late Imperial China,33:2(2012),pp.1-39.
    (7)据徐雁平的研究,《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现存28个版本中,清代版本占26个,且多出自督抚学政之手。其在清代得以持续流行,缘于官方有意识的提倡,意在压抑“科举流俗之学”;许多书院都取《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作为课程标准,甚至到晚清仍有仿作出现。参见徐雁平:《〈读书分年日程〉与“救科举时文之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读书分年日程〉与清代的书院》,《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8)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之一,《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页。
    (9)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之一,第3页。
    (1)胡香生辑录,严昌洪编:《朱峙三日记》光绪十九年癸巳小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页。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道学家读书日程相比,朱峙三等成长于清季的儿童,其读书过程往往受到民间知识濡染,如《文昌帝君阴骘文》等也在记诵之列,而开笔作文之后,更被要求看《三国演义》《列国志》以“开思路”。见前引《朱峙三日记》,第6-7,52、54页。
    (2)梅鹤孙著,梅英超整理:《青谿旧屋仪征刘氏五世小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4页。
    (3)王达敏整理:《贺葆真日记》光绪十七年四月初一日条,凤凰出版社,2014年,第1页。
    (4)周一良:《毕竟是书生》,见《周一良集》第5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28页。
    (5)赵元任:《早年回忆·上学念书》,季剑青编译:《赵元任早年自传》,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56页。
    (6)《赵元任全集》第11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7页。
    (1)赵元任:《中国语言里的声调、语调、唱读、吟诗、韵白、依声调作曲和不依声调作曲》,《赵元任音乐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994年,第5-6页。此外还可参考《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赵元任全集》第11册,第519-521页。
    (2)关于诵读腔调的起源,胡适曾推测“大概诵经之法,要念出音调节奏来,是中国古代所没有的。这法子自西域传进来;后来传遍中国,不但和尚念经有调子;小孩念书,秀才读八股文章,都哼出调子来,都是印度的影响”。见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新月书店,1929年,第205页。但最近研究对此说多有质疑,参见伏俊琏:《先秦两汉时期的“诵”与“诵”的表达方式》,《俗赋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第48页。
    (3)四库馆臣论《文章正宗》:“按总集之选录《左传》《国语》,自是编始,遂为后来坊刻古文之例。”见《四库全书总目》卷187,集部总集类二,中华书局,1965年,第1699页。
    (4)丰子恺:《私塾生活》,《儿童时代》1962年第17期。
    (5)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全集》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90-291页。按:鲁迅回忆中塾师所咏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实是清末江阴南菁书院的古学甄别卷。见赵统:《南菁书院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第475-476页。
    (1)夏丏尊:《我的中学生时代》,《平屋杂文》,开明书店,1935年,第109-118页。
    (2)清末教育改革以来所谓“私塾”,实际上涵盖了传统蒙教体系中家塾、族塾、义学、社学、公共学塾等不同层次、功能的多种学校。左松涛的研究指出:“直至1905年科举停废前后,出于称谓排除在西式新学堂系统之外本土学塾的需要,新知识精英才普遍使用这一新词。”见其所撰《新词与故物:清季以来所谓“私塾”问题的再认识》,《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胡适:《四十自述》,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8-49页。
    (4)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张占国、魏守忠编:《张恨水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页。
    (5)齐如山:《七十年前小学童》,梁燕主编:《齐如山文集》第10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62页。
    (6)赵元任:《早年回忆·上学念书》,《赵元任早年自传》,第51页。
    (1)梁实秋:《我在小学》,中国现代文学馆编:《梁实秋文集》,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11页。
    (2)朱熹:《童蒙须知·读书写文字第四》,《朱子全书》第13册,第373-374页。
    (3)黎靖德等编:《朱子语类》卷121,训门人九,《朱子全书》第18册,第3811-3812页。
    (4)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9,中华书局,1988年,第263-264页。
    (5)司马光:《司马氏书仪》卷之四,同治七年夏四月江苏书局刻本,第6a-6b页。按:此书“居家杂仪”部分,后因收入托名朱熹的《文公家礼》卷一“通礼”而获广泛传播。
    (6)唐彪:《父师善诱法》卷上,“教法要务”条,见《读书作文谱父师善诱法合刻》,嘉庆八年敦化堂重刻本。
    (1)王晋之:《问青园课程·学规》,韩锡铎编:《中华蒙学集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403页。
    (2)王筠:《教童子法》(不分卷),《灵鹣阁丛书》光绪二十二(1896)年刻本。
    (3)如李新庵原注、陈彝重订《重订训学良规》:“讲书切不可贪多,多则必不能详,听者反难记易忘。上卷讲毕,不必即讲下卷,宜将上卷令彼覆讲,误解者改正之,不解者再讲,则彼庶有心得,而师之精力亦非虚掷。往往东家以多讲为喜,如此办法,转嫌迟滞。不知一部‘四书’,苟能讲至半部,章章句句,无一字不明白,其余虽未讲过,彼自能有所会通,视贪多者事半而功倍矣。倘遇难解之处,己亦不甚了了者,可直告之。天下事理无穷,先贤尚有不知,何况后学?万不可畏人耻笑,支离其说,自欺以欺人也。”见徐梓、王雪梅编:《蒙学要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4页。
    (4)陈澧:《讲书议》,黄国声主编:《陈澧集》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83页。
    (5)傅维森编:《端溪书院志》卷4,见赵所生、薛正兴主编:《中国历代书院志》第3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84-386页。
    (6)参见张之洞:《札广雅书院提调设立分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第4册,公牍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06页。
    (7)如唐彪在提倡讲解的同时,亦强调“熟读”之要:“欲学生书熟,必当设筹以记遍数。每读十遍,令缴一筹。一者书之遍数得实,不致虚冒;二者按期令缴筹,迟则便可催促督责之;三者筹不容不缴,则学生不得不勤读,以早完功课。殆一举而三善备矣。”前引《父师善诱法》,卷上。
    (8)乔治·马戛尔尼、约翰·巴罗著,何高济、何毓宁译:《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263页。
    (9)施美夫著,温时幸译:《五口通商城市游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232-233页。
    (1)梁启超:《论学校五(变法通议三之五)·幼学》,载《时务报》第16-19册,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十一日;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月二十一日、二月初一日。
    (1)“魂”“魄”分别说,见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荀子》,《康有为全集》第2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6页。按:梁启超在给严复的信中提到:“以魂、魄属大小囱之论,闻诸穗卿(夏曾佑)。”见《与严又陵先生书》(丁酉春),《饮冰室合集》文集一,中华书局,1936年,第106页。
    (2)花之安:《教化议》,《泰西学校、教化议合刻》,商务印书馆,1897年铅印本,第19叶。
    (3)狄考文:《振兴学校论》,载《万国公报》(周刊)第653卷,光绪七年(1881)闰七月初三日。
    (4)狄考文对梁启超的影响,参见村尾进:《万木森々:『時務报』時期の梁啓超とその周辺》,狭间直树编:《(共同研究)梁啓超:西洋近代思想受容と明治日本》,みすず书房,1999年,第54-55页。
    (5)林乐知著,蔡尔康译:《险语对》,《万国公报》(月刊)第87册,光绪二十二年(1896)三月。
    (6)梁启超在《幼学》篇中即指出:“其诵经也,试题之所自出耳,科第之所自来耳。”又说:“近世之专以记诵教人者,亦有故焉,彼其读书固为科第也,诵经固为题目也。……故窒脑之祸,自考试始。”可见其纸背用意。见《时务报》第16册,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
    (7)张伯行辑录:《陆桴亭论小学》,见张伯行编:《养正类编》卷2,《丛书集成新编》第33册影印同治五年夏月福州正谊书局刻本,新文丰出版社,1985年,第301页上栏。
    (8)如郑观应在《答潘均笙先生论学校书》中,即全文照录陆世仪此段。见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2页。
    (1)斯宾塞此文原作于1857年,为其《教育论四篇》(Four Essays on Education)之一。光绪八年(1882)由颜永京译出,上海美华书局初版铅印本题为《肄业要览》。光绪二十三年(1897),《肄业要览》收入梁启超主编的《西政丛书》。同一译本,又在光绪二十三年六月一日至二十四年(1898)二月初一日间,以《史氏新学记》为题,连载于唐才常、谭嗣同主办的《湘学新报》第8至28册。
    (2)梁启超在《西学书目表》(1896)将之归入“学制”类,继而又在《读西学书法》(1896)中提到“颜永京有《肄业要览》一书,言教学童之理法,颇多精义。父兄欲成就其子弟,不可不读之。”可谓推崇备至。见梁启超著,夏晓虹辑校:《〈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2、1164页。
    (3)佚名:《掌故书目提要·肄业要览一卷》,《湘学新报》第4册,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4)梁启超:《论学校七(变法通议三之七)·译书》,《时务报》第29册,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
    (5)涂尔干(Emile Durkheim):《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405-425页。
    (6)前引《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第263页。参见王冬青:《重塑“心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教育改革与来华西人眼中的儒家教育》,《外国文学评论》2017年第2期。
    (7)这固然可看作17-18世纪“古今之争”(La Querelle des Anciens et des Modernes)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更与19世纪西欧“普遍教育”的引入有关:“人们对公立学校的拉丁语和希腊语教学发动了直接攻击,并且取得成功。将拉丁语作为大学入学必要条件的规定被放松了或废除了,公众对希腊语和拉丁语诗歌、哲学和历史的熟悉程度下降。”见吉尔伯特·海厄特(Gilbert Highet):《古典传统:希腊-罗马对西方文学的影响》,王晨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第409页。
    h按:此处“国语”原文为「自国の語」,指方言俗语。见原亮三郎:《内外教育小史》,金港堂书籍株式会社,1896年,第170页。
    (1)原亮三郎著,沈紘译:《内外教育小史》,《教育丛书》初编,教育世界社,光绪二十七年(1901)铅印本,下编第9a、11a页。
    (2)吴汝纶:《长尾槇太郎笔谈》,《东游丛录》卷4,见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第3册,黄山书社,2002年,第765页。
    (3)参见《吴汝纶全集》第4册,日记卷10(教育),第704页;《东游丛录》卷4,《吴汝纶全集》第3册,第765、803、809页。
    (4)张之洞、刘坤一:《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前引《张之洞全集》第2册,第1395页。
    (5)张百熙等:《钦定蒙学堂章程》(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293页。
    (1)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09、323页。
    (2)此前,张之洞上奏湖北学制,便颇为“讽诵”辩护:“尝考古人为学,原有讽诵一门,见于《周礼》《戴记》。其时经籍简少,并不为害。故汉之名士有读书精熟之称,魏之经生有读书百遍之法。其弊始自六朝尚对策,唐取帖经,两宋重词科,并记注疏子史,北宋又设神童科,幼稚即记多经,于是学童读书,务为苦读强记,以致耗精多而实用少。今欲救之,但令仿古人专经之法,少读数部可也,或明其大义不背全文亦可也。若小学不读经,中学不温经,则万万不可。”见《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张之洞全集》第2册,奏议五十七,第1500页。
    (3)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奏定中学堂章程》《奏定学务纲要》,《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03-304、317-318、332-334、498-499页。
    (4)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奏定学务纲要》,《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506页。
    (5)日本明治中后期的“朗读”观念已受到西洋戏剧和演说文化的影响,参见前田愛:《音読から黙読へ-近代読者の成立》,前引《近代読者の成立》,第186-190页。
    (6)王培孙:《叙》,见王立才原著:《初等国文教授》,上海开明书店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石印本,卷首。按王立才又尝著《国文教授进阶》《葆精大论》二书,译有《生殖器新书上下编》《生物之过去未来》《并吞中国策》《普通动物学》《致富锦囊》等。见《王立才著译各书》,附载王立才:《国文教授进阶》,上海作新社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铅印本,卷尾;又参考张晓:《近代汉译西学书目提要:明末至1919》,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38页。
    (1)王立才:《初等国文教授》,上编第18b页。
    (2)王立才:《初等国文教授》,下编第31b、32b页。
    (3)王立才:《初等国文教授》,下编第31b、32b、33页。
    (4)王立才:《初等国文教授》,上编第17b-18a页。
    (5)王立才:《初等国文教授》,上编第5b页。
    (1)王立才:《初等国文教授》,上编第6页。
    (2)参见张人凤:《商务〈最新教科书〉的编纂经过和特点》,《编辑学刊》1997年第3期;《商务印书馆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商务印书馆〈最新教科书〉的日本校订人署名及其他》,《清末小说》第20、30号,1997年、2007年;汪家熔:《民族魂--教科书变迁》,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5-63、68-75页。
    (3)见蒋维乔:《鹪居日记》,第一、二本,《蒋维乔日记》,中华书局,2014年影印本,第1册,第348、359、389、408页。
    (1)见《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教授法》第二册,上海商务印书馆光绪三十一年(1905)二月十五日四版铅印本,第1b、3a页。
    (2)严格遵循五段教授法的,如学部《初等小学国文教授书》:“本书用五段教授法,每课皆按次列之。”见《初等小学国文教授书·凡例》第1册,学部图书局光绪三十二年铅印本,第3a页。朱树人《初等小学国文教授本》则主张变通,其“编辑大意”云:“本编略依五段层序,各分四节:首发端,次讲义,次参考,次缀法。形式内容,分途理解。”见朱树人编辑,沈恩孚、夏曰琖校订:《初等小学国文教授本》第1册,中国图书公司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初版铅印本,第1-2页。
    (3)如学部《初等小学国文教授书·凡例》:“教授时应纯用俗言讲解,使儿童皆能明晓,不可为书中文言所拘。”前引《初等小学国文教授书》,第1册,第3b页。戴克让《初等小学国文教授法·例言》:“一、教法用文言,为教员平日豫备之用(原注:对于教员而设者);一、讲义用白话,为教员讲堂讲授之用(原注:对于学生而设者)。”见《初等小学国文教授法》,彪蒙书室光绪三十三年二月石印本,第1册,第1a页。
    (4)朱树人《初等小学国文教授本》第二册“国文教授总论·读书”:“教师于教授国文时,揭开课本,不问学生之能自解与否,直按课文滔滔讲下,此最非法。学生往往习课本三四册,尚不能自解小段文者,正坐此弊。然则当如何?曰:每授一课,教师且勿讲解。先说明生字,即令学生自读而自讲之。即不能解全句,亦当令解半句,有讹谬则正之。此与讲授事实时,教师频频插问以刺激儿童之神经者,用意正同。”前引《初等小学国文教授本》,第2册,第1页。
    (5)朱树人《初等小学国文教授本》第二册“国文教授总论·作文”:“吾国文字,语多孤立,非能文之士,未易聆音而知字。故听写一法,初学仍当以旧日默书法代之。默写后教师订正讹谬,但当于字体及文法上注意,不可如旧法之拘泥形式,责学生以一字不差也。”《初等小学国文教授本》,第2册,第2页。
    (6)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制定》,第408页。
    (1)参见马建忠:《马氏文通序》(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十九日),见《马氏文通》,上海商务印书馆光绪二十四年铅印本,卷首。
    (2)刘师培:《国文杂记》,《左盦外集》卷13,南桂馨编《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第1658-1661页。
    (3)章士钊:《初等国文典·序例》(丁未[1907]二月),载《章士钊全集》第1卷,文汇出版社,2000年,第180-182页。
    (4)前引《初等国文教授》,下编第43a页。
    (5)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中国文化书院编:《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67页。
    (6)瞿宣颖:《补书堂志》,附载《补书堂文录》,1961年2月题油印本,卷尾。按:此条材料承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袁一丹副教授提示,谨此致谢。
    (1)孙雄:《国文讲义馀谈》,《寰球中国学生报》第2期,丙午(1906)七月。
    (2)前引《赵元任早年自传》,第55页。
    (3)朱自清:《论朗读》,《国文杂志》第1卷第3期,1942年,第3-7页。
    (4)教育成本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趋势是:在清末新学堂建立伊始,各类“私塾”的就学成本多半低于新式学校;但在民初公立教育体系稍加完备之后,在部分地区反而出现了“私塾”费用远超新式学校,只有富家子弟才上得起“私塾”的现象。
    (5)周一良《毕竟是书生》:“20年代有些所谓‘旧家’,为了让子弟在进‘洋学堂’之前打下‘旧学’和古文的根柢,都重视私塾教育。例如北大历史系我的同事邵循正教授和张芝联教授,都是以私塾代替小学和初中教育,然后直接进入高级中学的。”见前引《周一良集》第5卷,第325页。
    (6)关于“私塾”在民国时期的延续及其在1950-60年代的消亡,可参考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214-299页。
    (7)鲁国尧:《我学习古诗文吟诵的经历》,《中国语言学》第8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61-166页。
    (8)按《说文解字》释“读”为“诵书也”,段玉裁指出“诵”应为“籀”之误,汉儒注经章句为“读”,诵习、讽诵亦称“读”,“读”与出声讽诵没有必然关联;司马迁《史记》诸表序所“读”谱牒、历书、表、记之类,旁行斜上,亦难成为出声诵读的对象。参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90-91页。此外,在《后汉书》的列传中出现了“读书五行并下”(应奉传)、“一见辄能诵忆”(王充传)等说法,更是早期默读流行的证明。
    (1)《读古诗歌法》,并载于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奏定中学堂章程》《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06、308-309、320、322-323、332、334、413、415页。
    (2)蒋维乔:《鹪居日记》第2本,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二月十四日,见前引《蒋维乔日记》第1册,第345-346页。
    (3)《蒋维乔日记》影印本,第1册,第388页。此外,蒋维乔和其时就职于商务印书馆的日本教育家如长尾槇太郎等,对于其时流行的在蒙、小学读本中加入“文法”内容的作法,也颇持保留态度,并不以日本教科书的模范为然:“长尾来,谈及名、动等词,惟中学校讲文法始用之,小学不宜用。余以日本小学教授书中亦有此等名目质之。伊答言:日本教授书求形式上之动目,铺排此等文法,实为缺点。著书者往往蹈此弊,不可从。余甚韪其言。”见《鹪居日记》第2本,光绪三十年甲辰四月十一日,第409-410页。
    (1)蒋维乔:《论小学以上教授国文》,《教育杂志》第1年第3期,“社说”栏,宣统元年(1909)闰二月二十五日。据蒋氏日记,是年二月初一日“拟作教育杂志社说”,初五日“撰教育杂志社说已毕”。又按上年十一月日记,蒋维乔曾为商务印书馆校勘吴曾祺《中学国文教科书》,当年闰二月又阅林纾所选《中学国文读本》,二书均是以古文之学为典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见蒋维乔:《退庵日记》,前引《蒋维乔日记》第3册,第129、130、162、165、196页。
    (2)陈士林、周定一记:《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记录》,《国文月刊》第53期,1947年3月。此次座谈会由魏建功发起,1946年12月13日在北京大学蔡孑民先生纪念馆召开,出席人有黎锦熙、朱光潜、冯至、朱自清、徐炳昶、潘家洵、沈从文、游国恩、余冠英、郑天挺、顾随、毛准、孙楷第、周祖謨、吴晓玲、石素真、阴法鲁、李松筠、赵西陆、邓恭三、李长之、刘禹昌、陈士林、周定一、赵万里、向达、钱秉雄、柴德赓等28人,可谓极一时之选。
    (3)朱自清:《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国文月刊》第1卷第2期,1940年,第2-5页。
    (4)黎锦熙:《中小学国文国语诵读之必要》,转引自刘进才:《语言文学的现代建构--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再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54页。
    (5)朱自清:《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81-184页。
    (6)王东杰:《口头表达与现代政治:清季民初社会变革中的“言语文化”》,《学术月刊》2009年12期。
    (7)章太炎《救学弊论》:“制之恶者,期人速悟,而不寻其根柢,专重耳学,遗弃眼学,卒令学者所知,不能出于讲义。”见《章太炎全集》(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8页。
    (8)平田昌司:《眼睛的文学革命·耳朵的文学革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听觉媒体的发展和“国语”的试验》,载其所撰《文化制度和汉语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79-29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