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空间分布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 in China
  • 作者:吴贵华
  • 英文作者:WU Guihua;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Huaqiao University;
  • 关键词:实验教学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空间分布
  • 英文关键词:experimental teaching;;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patial distribution
  • 中文刊名:SYSY
  • 英文刊名: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 机构: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年:2019
  • 期:v.38;No.276
  •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Z160085)
  • 语种:中文;
  • 页:SYSY201902028
  • 页数:5
  • CN:02
  • ISSN:31-1707/T
  • 分类号:136-140
摘要
利用计量地理方法和GIS空间分析工具,以90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为样本,分析了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目前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团状式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区域间、省际间分布差异较大;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长三角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有我国教育资源禀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申报制度,以及各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动态化管理、区域共享等建议。
        Using quantitative geography method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tool,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s were analyzed with samples of 900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urrent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s show uneven spatial distribution, i.e., the east is agglomeration and the west is sparse, it has cluster type and distribution type. There are large regional and provincial differences. High density area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Beij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The main factors which lead to the result are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s, the the unreasonable application system,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s. The paper proposes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dynamic management, regional sharing policy.
引文
[1] 刘骥翔, 张婷, 魏杰, 等. 化工产品全生命周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37(4):158-161.
    [2] 刘军山, 赵国荣, 初建崇. 瞄准实战化需要推进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36(10):270-273.
    [3] 王婉娟, 危怀安. 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6(3):471-480.
    [4] 林伟君, 王小燕.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35(5):154-157.
    [5] 李传, 王振波, 刘欣梅, 等. 石油化工与装备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构建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37(5):162-167.
    [6] 杨文珍, 竺志超, 杨金林, 等. 工科实验中心设计与运行的要素——理念、平台和运行机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37(4):148-153.
    [7] 卢潇.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机制[J]. 大学教育科学, 2015(1):110-115.
    [8] 孙文静, 崔玉军. 法国国立路桥学校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及启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36(2):145-148.
    [9] 刘艳, 葛海燕, 俞沛初, 等. 高校实验农场的建设及其发展定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36(8):266-269.
    [10] 严薇, 王振中, 张波, 等.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10):151-154.
    [11] 李庆玲, 田正云, 孙尔康, 等. 用“替代增长”理念指导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31 (8):139-141.
    [12] 杨明举, 白永平, 张晓州, 等. 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3):56-60.
    [13] 冯亚芬, 俞万源, 雷汝林. 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37(2):236-243.
    [14] 马丽娜, 李细归, 吴黎, 等.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J]. 经济地理, 2018,38(1):52-60.
    [15] 芮旸, 唐蓓佩, 王兴, 等. 国家园林城市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理[J]. 地理研究, 2018,37(1):20-3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