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帆船在南海的普及与南海更路簿的演变——以王诗佩本《更路簿》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Popularity of Machine-Driven Sailboa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Geng Lu Bu:With Wang Shipei's Geng Lu Bu as an example
  • 作者:吴清亮 ; 焦勇勤 ; 谢辉强
  • 英文作者:WU Qing-liang;JIAO Yong-qin;XIE Hui-qiang;Hainan Province Geng Lu Bu Research Center;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Hainan University;
  • 关键词:南海更路簿 ; 机帆船 ; 王诗佩
  • 英文关键词:South China Sea Geng Lu Bu;;machine-driven sailboat;;Wang Shipei
  • 中文刊名:HNDB
  • 英文刊名: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
  • 机构:海南省更路簿研究中心;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25
  • 出版单位: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7;No.169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89)
  • 语种:中文;
  • 页:HNDB201904003
  • 页数:9
  • CN:04
  • ISSN:46-1012/C
  • 分类号:21-29
摘要
机帆船是帆船向机动船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加装发动机的帆船,海南渔民机帆船的普及与使用大致发生于20世纪50—90年代。机帆船的使用导致传统航海技术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其中,作为传统导航指南的南海更路簿也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王诗佩本《更路簿》作为机帆船时期的典型文本充分体现了这些变化,具体表现为地名记录内容的拓展、航向标示的多元与现代以及"更数"记录方式的更加精确等。
        The machine-driven sailboat is a kind of engine-mounted sailboat that appears when a sailboat evolves into a motorboat,which started to be widely used by Hainan fishermen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90s.The use of machine-driven sailboats led to a series of changes in traditional navigational techniques,and many major changes also happened to the South China Sea Geng Lu Bu as the traditional guide of navigation.Geng Lu Bu by Wang Shipei is a typical text in the period of the machine-driven sailboats,and fully mirrors all these changes,featuring the extension of toponymy information,the pluralism and modernity of course markings,and the improved accuracy of distance(gengshu)markings.
引文
(1)刘义杰:《<顺风相送>研究》,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17页。
    (2)周伟民,唐玲玲:《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北京:昆仑出版社2015年版。
    (3)夏代云:《卢业发、吴淑茂、黄家礼<更路簿>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年版。
    (4)阎根齐:《论海南渔民<更路簿>的分期及其文化特征》,《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5)逄文昱:《<更路簿>上的对针和线针》,《南海学刊》2017年第3期。
    (6)李彩霞:《苏承芬本<更路簿>外洋地名考证》,《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3期。
    (7)李文化等:《南海<更路簿>针位航向极度存疑“更路”辨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3期。
    (1)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12册),金龙灵等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7页。
    (2)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渔业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314-315页。
    (3)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产品设计院等:《中国海洋渔船图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年版,第191页。
    (4)丁兆荣:《我国渔船设计建造的回顾与展望》,《中国造船》1981年第S1期,第84-107页。
    (5)李振雄,王立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发展——简述近四十年来我国海洋捕捞渔业科技发展历程》,《海洋渔业》1989年第4期,第148-150页。
    (1)琼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琼海县志》,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第956页。.
    (2)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渔业志》,第315页。
    (3)万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万宁县志》,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90页。
    (4)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渔业志》,第315页。
    (5)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渔业志》,第127页。
    (6)陵水黎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陵水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页。
    (7)乐东黎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乐东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8)文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文昌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页。
    (9)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渔业志》,第303页。
    (10)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渔业志》,第304页。
    (11)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渔业志》,第139-140页。
    (12)王松志:《国外机帆渔船的使用情况》,《中国水产》1982年第3期,第11页。
    (13)叶保东:《广东海南区四成以上小型机动渔船加帆作业》,《渔业现代化》1983年第3期,第43页。
    (1)广东省地名委员会编:《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
    (2)夏代云:《卢业发、吴淑茂、黄家礼<更路簿>研究》。
    (1)24位堪舆方位法指“航海家在使用罗盘时已经对堪舆罗盘进行了改造,去掉了所有的与定位无关的圈层,只保留了24位圈层”的一种航向标示方法。参见刘义杰:《<顺风相送>研究》,第68页。
    (2)王志明等:《航海学》,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
    (1)广东省地名委员会编:《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第88页。
    (2)关于盘香计时法,刘义杰先生认为:“西式船用沙漏计更的技术可能仅在长途航海中使用,其他短程和近岸航行的海船仍使用焚香法而不使用沙漏计时。”参见刘义杰:《<顺风相送>研究》,第32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