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与红芪临床使用异同点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俞雯雯
  • 关键词:黄芪 ; 红芪 ; 临床使用 ; 异同点
  • 中文刊名:YTCT
  • 英文刊名: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 机构:余姚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 出版日期:2019-03-07 17:32
  • 出版单位:亚太传统医药
  • 年:2019
  • 期:v.15;No.210
  • 语种:中文;
  • 页:YTCT201902068
  • 页数:2
  • CN:02
  • ISSN:42-1727/R
  • 分类号:214-215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与红芪临床使用中的异同点,为黄芪与红芪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历史沿革、性状成分、药理药效对黄芪与红芪进行梳理,比较黄芪与红芪临床使用的异同点。结果及结论:黄芪与红芪为同科异属,性味、功效、主治相似,黄芪药用历史久于红芪;二者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主要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强度稍有差别;临床常规处方用药中应以黄芪为主,但在治疗气虚、血瘀、精亏等以自由基为诱因的疾病及提高患者免疫力时,建议优先选用红芪。
        
引文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42,283-284.
    [2]罗文蓉,杨扶德,张雅聪.红芪的生药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3):157.
    [3]魏·吴普述.清·孙星衍,清·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25.
    [4]清·汪昂编撰.余力,陈赞育校注.本草备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7.
    [5]梁·陶弘景编.尚志均,尚元胜辑校.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62.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516.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24.
    [8]盛运玲.黄芪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167-168.
    [9]梁丽娟,谢俊大,赵奎君,等.黄芪中化学成分比较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9,20(36):2877-2878.
    [10]李宏岩,彭茵,郝爱国,等.黄芪属植物微量元素Fe、Zn、Cu、Mn含量的测定与比较[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29(3):303-304.
    [11]赵健雄,封士兰,胡芳弟.中药材黄芪与红芪的色谱鉴别法[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5,11(1):46-50.
    [12]金·李东垣著.张年顺校注.脾胃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2.
    [13]桂曼曼,张李峰,李雪嫣,等.比较含黄芪和含红芪的补中益气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2,53(2):145-147.
    [14]杨光,程卫东,张李峰,等.以红芪替换黄芪的益气养血复方含药血清对老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抗氧化的影响比较[J].中药材,2014,37(8):1410-1414.
    [15]胡燕,程卫东,刘欣,等.红芪和黄芪水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9):623-626.
    [16]杨小虎,,郭延生,曲亚玲,等.红芪、黄芪水提液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45(4):42-45,5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