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科为重:清初浙江迁海的善后作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ocusing on Taxation:The Aftercares of Coastal Evacuation in Zhejiang During the Early Qing Dynasty
  • 作者:郑宁
  • 英文作者:Zheng Ning;
  • 关键词:清初 ; 迁民 ; 善后 ; 迁海 ; 浙江 ; 赋税
  • 英文关键词:the early Qing dynasty;;immigrant;;aftercare;;coastal evacuation;;Zhejiang;;taxation
  • 中文刊名:SXY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 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 出版日期:2018-01-26
  • 出版单位:史学月刊
  • 年:2018
  • 期:No.448
  • 语种:中文;
  • 页:SXYK201802008
  • 页数:10
  • CN:02
  • ISSN:41-1016/K
  • 分类号:58-67
摘要
清初迁海后,地方官府需要处理相关的善后问题,重点是民生安置与赋税问题。朝廷下达了安置百姓的指令,浙江在巡抚朱昌祚的主持下制定了迁民安置方案,但该方案本身缺乏可行性,朝廷也未给予必要的支持,最终实效不大,迁民大量地沦为饥民。迁海之后,界外田地被弃置,然清廷仍要求全额征收当年的赋税,并继续催征历年逋欠。浙江官员一再恳请蠲免,但朝廷坚持全额征收,并严厉惩处催征不力的府县官员,迫使地方官府将工作重点转向催科。迁界对百姓生计造成了严重影响,其善后工作本应以安抚迁民、保全民生为目标,尽管浙江巡抚也有意抚民,但在朝廷的强力干预下,地方官府实际仅专注于赋税催征,使"善后"变成了对迁民的深度搜刮,是酿成民生灾难的重要原因。
        After coastal evacuation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governments were facing the problem of aftercares.In Zhejiang,there were two main difficulties,arranging displaced residents and dealing with unpaid duties.Although government had made the resettlement plan,but there were no practical effects.However,what officers real concern was levy taxes,and they imposed taxes on displaced residents roughly.Though promoting and removing officials,local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ons were actually directed by the court's will.As the result,though they had intention to help displaced residents,the aftercares of coastal evacuation actually aggravated the human disaster.
引文
(1)参见谢国桢:《清初东南沿海迁界考》《清初东南沿海迁界补考》,《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7~278 页;顾诚:《清初的迁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第60~72页;张宪文:《略论清初浙江沿海的迁界》,《浙江学刊》1992年第1期,第117~121页;韦庆远:《有关清初禁海和迁界的若干问题》,《澳门史论稿》,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谢湜:《明清舟山群岛的迁界与展复》,《历史地理》第3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80~98页。
    (2)参见陈春声:《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明清论丛》第2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73~106页;鲍炜:《迁界与明清之际广东地方社会》(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3年;黄挺:《清初迁海事件中的潮州宗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139~151页;叶锦花:《迁界、复界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以福建晋江浔美盐场为例》,《福建论坛》2012年第5期,第106~110页。
    (3)参见赵轶峰:《关于清初粤东迁海民生代价的思考》,《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3期,第29~32页。
    (4)参见顾诚:《清初的迁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第62页。
    (5)参见孟剑秋:《东瓯轶事随笔》卷上,陈瑞赞编注:《东瓯逸事汇录》,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1)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纪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509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第1027页。
    (2)施琅:《靖海纪事·叙》,续修四库全书第39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536页。
    (3)(11)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迁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8、57~58页。
    (4)民国《金门县志》卷12《历代兵事》,台湾文献丛刊第5辑第1册,(北京)九州出版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第310页。
    (5)民国《平阳县志》卷73《十禽言序》,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第62册,上海:上海书店1993年影印本,第728页。
    (6)朱鸿瞻:《竹园类辑》卷六《安插迁民议》,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年间刻本,第5册,第11页。
    (7)《清世祖实录》卷一四〇,顺治十七年九月癸亥,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573页。
    (8)《清圣祖实录》卷四,顺治十八年八月己未,第2688页。
    (9)《清圣祖实录》卷七,康熙元年十一月乙未,第2731~2732页。
    (10)范承谟:《范忠贞公集》卷三《条陈闽省利害疏》,清代诗文集汇编第9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471~472页。
    (12)钮锈:《觚剩》卷七《徙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1页。
    (13)王来任:《抚粤条奏》(不分卷),广州大典第30辑第3册,广州:广东出版社2015年影印本,第233~234页。
    (14)陈鸿:《国朝莆变小乘》(不分卷),台湾文献丛刊第2辑第14册,第248页。
    (1)(8)(9)(10)(11) 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一《条议安插宁台温迁徙人民疏》,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清康熙年间刻本,第1册,第63、56、59~60、57、58页。
    (2)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三《请蠲宁台温迁弃丁亩田粮疏》,第3册,第3~4页。
    (3)乾隆《象山县志》卷三《户役》,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476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第184页。
    (4)康熙《临海县志》卷三《赋税》,第235页。
    (5)(7) 朱昌祚:《抚浙疏草·序》,第1册,第5、3页。
    (6)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一《报入境受事日期疏》,第1册,第1页。
    (1)(2)(3)(4) 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一《条议安插宁台温迁徙人民疏》,第1册,第63~64、61~64、62~64、65页。
    (5)朱昌祚:《抚浙移牍·咨总督会商拨迁民田房》,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清康熙年间刻本,第17~18页。
    (6)光绪《宁海县志》卷五《田赋》,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第37册,第135页。
    (7)光绪《仙居集》卷一四《申覆造报开垦详》,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第48册,第552页。
    (8)光绪《仙居志》卷五《户口》,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第48册,第74页。
    (9)朱昌祚:《抚浙移牍·覆总督酌议赈济迁民》,第57页。
    (10)(12) 朱昌祚:《抚浙疏草》卷四《覆奏宁台温寇荒无征田亩疏》,第4册,第16~17、15页。
    (11)康熙《台州府志》卷五《正赋》,南京图书馆藏方志丛刊第80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影印本,第546页。
    (13)雍正《宁波府志》卷一二《户口》,宁波:宁波出版社2014年影印本,第4214页。
    (1)朱昌祚:《抚浙檄草》卷二《安插迁徙难民》,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清康熙年间刻本,第2册,第7~8页。
    (2)康熙《新修寿昌县志》卷七《翁之泰》,上海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84册,北京:国家图书馆2011年影印本,第349页。
    (3)康熙《平阳县志》卷一二《时变》,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18册,北京:北京书店1992年影印本,第1015页。
    (4)朱鸿瞻:《竹园类辑》卷六《安插迁民议》,第5册,第12页。
    (5)朱昌祚:《抚浙檄草》卷一《捐赈台属饥荒》,第1册,61~62页。
    (6)朱昌祚:《抚浙檄草》卷二《赈济徙民》,第2册,第10页。
    (7)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三《题覆捐赈饥民疏》,第3册,第94~95页。
    (8)朱昌祚:《抚浙疏草》卷四《再陈宁台温十八年迁弃无征疏》,第4册,第60~61页。
    (9)民国《平阳县志》卷73《十禽言》,第728~729页。
    (10)《清圣祖实录》卷一一三,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戊寅,第4028页。
    (11)(12) 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第957、952页。
    (13)康熙《台州府志》卷四《正赋》,第546页。
    (14)乾隆《温州府志》卷一○《户口》,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480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第590页。
    (15)王胜时:《漫游纪略》卷三《粤游》,笔记小说大观第27编第8册,台北:新兴书局1979年影印本,第5336页。
    (16)陈鸿:《国朝莆变小乘》(不分卷),第244~245页。
    (1)(3) 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三《请蠲宁台温迁弃丁亩田粮疏》,第3册,第4、5~7页。
    (2)(4) 朱昌祚:《抚浙疏草》卷四《请蠲宁台温十六七年逋粮疏》,第4册,第40页。
    (5)(7)(9) 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三《再请蠲免宁台温迁弃无征疏》,第3册,第96、97~99、96~97页。
    (6)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五《请豁十六、十七年迁弃无征钱粮疏》,第5册,第115页。
    (8)参见朱昌祚《抚浙疏草》卷四《再陈宁台温十八年迁弃无征疏》《请蠲宁台温十六七年逋粮疏》、卷五《三覆宁台温十八年迁徙无征疏》《请蠲宁台温迁弃无征各饷疏》《再请宁台温寇荒无征疏》《请豁十六、十七年迁弃无征钱粮疏》。
    (10)(12) 朱昌祚:《抚浙疏草》卷四《再陈宁台温十八年迁弃无征疏》,第4册,第61、59页。
    (11)(16) 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五《三覆宁台温十八年迁徙无征疏》,第5册,第17~18、23页。
    (13)(15) 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五《请蠲宁台温迁弃无征各饷疏》,第5册,第97、97~98页。
    (14)(17) 康熙《台州府志》卷四《正赋》,第540、539页。
    (1)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三《再请蠲免宁台温迁弃无征疏》,第3册,第98页。
    (2)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五《请蠲宁台温迁弃无征各饷疏》,第5册,第96页。
    (3)(4) 朱昌祚:《抚浙疏草》卷四《再陈宁台温十八年迁弃无征疏》,第4册,第60、61~62页。
    (5)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五《请豁十六、十七年迁弃无征钱粮疏》,第5册,第115页。
    (6)光绪《镇海县志》卷二三《谢泰》,续修四库全书第707册,第448页。
    (7)民国《平阳县志》卷73《十禽言序》,第728页。
    (8)朱鸿瞻:《竹园类辑》卷六《安插迁民议》,第5册,第11~12页。
    (9)《申禁通海敕谕》,明清史料丁编第2本,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第317页。
    (10)朱昌祚:《抚浙疏草》卷四《请蠲宁台温十六七年逋粮疏》,第4册,第39页。
    (11)《大清会典则例》卷二四《海防》,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第461页。
    (1)光绪《香山县志》卷二二《纪事》,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第32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457页。
    (2)范承谟:《范忠贞公集》卷三《条陈闽省利害疏》,第471页。
    (3)朱鸿瞻:《竹园类辑》卷六《安插迁民议》,第5册,第11页。
    (4)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四九《名宦》,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3册,第64页。
    (5)朱昌祚:《抚浙移牍·复总督赈济迁民》,第45~46页。
    (6)(10) 朱昌祚:《抚浙檄草》卷二《禁饬派累迁民》,第2册,第32页。
    (7)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五《再参边海误饷各官疏》,第5册,第13页。
    (8)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五《请豁十六、十七年迁弃无征钱粮疏》,第5册,第115页。
    (9)朱昌祚:《抚浙檄草》卷一《严禁滥差重敛》,第1册,第96页。
    (11)朱昌祚:《抚浙疏草》卷四《再陈宁台温十八年迁弃无征疏》,第4册,第62页。
    (1)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五《再请宁台温寇荒无征疏》,第5册,第103页。
    (2)雍正《宁波府志》卷一八《名宦》,第1456页。
    (3)朱昌祚:《抚浙檄草》卷一《严禁滥差重敛》,第1册,第95页。
    (4)李象坤:《匊庵文选·郡司理嵇公建翠微山义冢碑记》,合肥:黄山书社2012年影印本,第137页。
    (5)参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一《职官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2册,第232页。
    (6)参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一《职官十一》,第245~249页;卷一二二《职官十二》,第253~256页。
    (7)参见刘凤云:《清康熙朝汉军旗人督抚简论》,《满学研究》第7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350~372页。
    (8)孙守朋:《汉军旗人官员与清代政治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9)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三《请蠲宁台温迁弃丁亩田粮疏》,第3册,第7页。
    (10)朱昌祚:《抚浙疏草》卷四《请蠲宁台温十六七年逋粮疏》,第4册,第42页。
    (11)朱昌祚:《抚浙疏草》卷四《覆奏宁台温寇荒无征田亩疏》,第4册,第13~14页。
    (12)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三《再请蠲免宁台温迁弃无征疏》,第3册,第99页。
    (13)参见王瑞平:《明代洪武永乐年间的迁民及其影响》,《中州学刊》1991年第2期,第122~123页。
    (14)王至彪:《玄对草》后集《失书叹》,陈光熙编:《明清之际温州史料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32页。
    (1)朱昌祚:《抚浙檄草》卷一《严禁扰害迁民》,第1册,第5页。
    (2)乾隆《温州府志》卷一八《名宦》,第1186页。
    (3)朱昌祚:《抚浙疏草》卷五《三覆宁台温十八年迁徙无征疏》,第5册,第19页。
    (4)朱昌祚:《抚浙檄草》卷二《禁饬派累迁民》,第2册,第32页。
    (5)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二《闻遵谕陈言疏》,第115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