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空间中的欲望、消费及美学——新感觉派、左翼文学中的上海都市叙事比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esire,Consumption and Aesthetics in the Urban Space ——The Comparison of Shanghai Urban Narration Between the New Sensation School and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 作者:文学武
  • 英文作者:Wen Xuewu;
  • 关键词:左翼文学 ; 新感觉派 ; 文学与城市 ; 都市美学
  • 英文关键词:The Left-wing Literature;;The New Sensation School;;Literature and City
  • 中文刊名:SHK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0
  •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No.463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京派文学与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空间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3BZW110)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HKX201903017
  • 页数:9
  • CN:03
  • ISSN:31-1112/C
  • 分类号:175-183
摘要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和文学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城市在文学描写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新感觉派文学和左翼文学几乎同时把目光转向上海,这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学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这座城市。它们在都市描写的广度和深度、作家的情感模式、都市中的人物形象特征以及都市美学的表达等角度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显著的差别,共同演绎了中国这座城市的荣辱浮沉,为中国现代都市美学谱写了新的篇章。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and literature has become closer and closer, and the status of city in literature descriptions is also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e Chinese New Sensation School and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almost turn to shanghai simultaneously in the 1920 s and 30 s, and the two different forms of literary interpret this cit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y have similarities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urban description, the writer's emotional patterns, the characters in the city and the expression of urban aesthetics. And they jointly deducted the glory and humiliation of Chinese cities, and compose a new chapter for Chinese modern urban aesthetics.
引文
① 赵园:《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2页。以下版本同。
    (1)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页。下同。
    (2)彭小妍:《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1930年代上海、东京及巴黎的浪荡子、漫游者与译者》,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102页。下同,不再一一注明。
    (3)赵园:《城与人》,第236页。
    (4)孔令境主编:《现代作家书简》,第185页,转引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142页。
    (5)《新文艺》2卷1号,参见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142、143页。
    (6)欧大卫(David Au):《上海百货公司有其特殊创业史》,参见李欧梵《上海摩登》,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7)颜海平:《中国现代女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季剑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0页。
    (8)李欧梵:《上海摩登》,第4页。
    (9)[美国]白鲁恂:《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香港《二十一世纪》第9期。
    (10)茅盾:《“现代化”的话》,原载《申报月刊》第2卷第5期。
    (1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3页。
    (12)夏衍:《包身工》,载《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13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13)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4页。
    (14)[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580页。
    (15)[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559页。
    (16)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自序》,上海现代书局1934年版。
    (17)[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4页。
    (18)彭小妍:《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第60页。
    (19)彭小妍:《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第60页。
    (20)李欧梵:《上海摩登》,第23、24页。
    (21)张鸿声:《文学中的上海想象》,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6、137页。
    (22)彭小妍:《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第95、96页。
    (23)1931年6月10日上海光华书局初版《文艺创作讲座》第1卷,参见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146、147页。
    (24)楼适夷:《施蛰存的新感觉主义》,1931年10月26日《文艺新闻》第33号。
    (25)李欧梵:《上海摩登》,第203页。
    (26)[美]史书美:《性别、种族和半殖民主义:刘呐鸥的上海都会景观》,参见李欧梵《上海摩登》,第212页。
    (27)彭小妍:《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的现代性》,第37、38页。
    (28)彭小妍:《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的现代性》,第37页
    (29)张鸿声:《文学中的上海想象》,第168页。
    (30)李健吾:《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5页。
    (31)[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等译,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89页。
    (32)陈平原《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