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薪酬、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基于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郭奕阳
  • 关键词:CEO薪酬 ; 股权激励 ; 真实盈余管理 ; 应计盈余管理
  • 中文刊名:XKJI
  • 英文刊名:Modern Accounting
  • 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7-11-15
  • 出版单位:新会计
  • 年:2017
  • 期:No.107
  • 基金: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研究——基于控制权层级的分析”(2016wkxm59)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XKJI201711005
  • 页数:8
  • CN:11
  • ISSN:31-2022/F
  • 分类号:8-15
摘要
高级管理人员激励与盈余管理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本文考察了盈余管理在CEO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当期业绩主要受应计盈余管理影响,而未来业绩主要受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并且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造成的影响更大;真实盈余管理仅对CEO薪酬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下,CEO股权激励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影响。
        
引文
[1]陈胜蓝,卢锐.新股发行,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激励[J].管理评论,2011,23(7):155-162.
    [2]谌新民,刘善敏.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结构性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8):55-63.
    [3]杜兴强,王丽华.高层管理当局薪酬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1):58-65.
    [4]冯根福,赵珏航.管理者薪酬,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基于合作博弈的分析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6):147-158.
    [5]姜英兵,王清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J].财经问题研究,2011(5):73-80.
    [6]李彬,张俊瑞,郭慧婷.会计弹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09(6):99-107.
    [7]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2):49-56.
    [8]李增泉,孙铮,王志伟.“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4(12):3-13.
    [9]林大庞,苏冬蔚.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新研究[J].金融研究,2011(9):162-177.
    [10]陆正飞,魏涛.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J].会计研究,2006(8):52-59.
    [11]毛英,赵红.基于EVA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0(5):86-90.
    [12]权小锋,吴世农,文芳.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来自中国国有上市企业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2010,11(5):85.
    [13]苏冬蔚,林大庞.股权激励,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J].经济研究,2010(11):88-100.
    [14]佟爱琴,邵鑫,杜旦.高管特征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国有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对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166-172.
    [15]王福胜,吉姗姗,程富.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比较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4(2):95-106.
    [16]王化成,曹丰,叶康涛.监督还是掏空: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J].管理世界,2015(2):45-57.
    [17]王锐,龙子午.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11(2):85-91.
    [18]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3(12):32-39.
    [19]肖淑芳,刘颖,刘洋.股票期权实施中经理人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行权业绩考核指标设置角度[J].会计研究,2013(12):40-46.
    [20]肖淑芳,石琦,王婷,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选择偏好——基于激励对象视角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6(6):55-62.
    [21]杨大光,朱贵云,武治国.我国上市银行高管薪酬和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J].金融论坛,2008(08):9-13.
    [22]杨德明,赵璨.媒体监督,媒体治理与高管薪酬[J].经济研究,2012,6:116-126.
    [23]张祥建,徐晋.盈余管理,配股融资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J].经济科学,2005(1):56-65.
    [24]朱宏泉,舒兰,王鸿,等.杜邦分析与价值判断——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1,23(10):152-160.
    [25]Aboody D,Johnson N B,Kasznik R.Employee stock options and future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option repric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50(1):74-92.
    [26]Ang J S,Cole R A,Lin J W.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0,55(1):81-106.
    [27]Bartov E,Mohanram P.Private information,earnings manipulations,and executive stock-option exercise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79(4):889-920.
    [28]Bergstresser D,Philippon T.CEO incentiv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80(3):511-529.
    [29]Cheng Q,Warfield T D.Equity incentiv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5,80(2):441-476.
    [30]Cohen D A,Zarowin P.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50(1):2-19.
    [31]Das S,Hong K,Kim K.Earnings smoothing,cash flow volatility,and CEO cash bonus[J].Financial Review,2013,48(1):123-150.
    [32]Denis D J,Denis D K.Performance changes following top management dismissals[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5,50(4):1029-1057.注:部分英文参考文献略。
    (1)通过下文的多重共线检验,发现在构建含CSI交乘项的方程时,加入盈余管理这一单独的变量,会引来严重的多重共线问题,方差膨胀因子(VIF)值为30—60;而在构建含CEI交乘项的方程时,加入盈余管理这一单独的变量,则不会导致严重的多重共线问题,方差膨胀因子(VIF)值范围为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