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中考古学文化定名问题产生的缘由和探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xploring Naming Issues Concerning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Chinese Archaeology
  • 作者:张婷
  • 英文作者:ZHANG Ting;
  •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 定名 ; 夏鼐
  • 英文关键词:archaeological culture;;naming;;XIA Nai
  • 中文刊名:HXKG
  • 英文刊名:Huaxia Archaeology
  • 机构:西安碑林博物馆;
  • 出版日期:2019-06-25
  • 出版单位:华夏考古
  • 年:2019
  • 期:No.131
  • 语种:中文;
  • 页:HXKG201903014
  • 页数:14
  • CN:03
  • ISSN:41-1014/K
  • 分类号:115-128
摘要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考古学中相继形成了"首次发现小地名法"和"特征命名法"两种主要的文化命名法。至1950年代,因为特征命名法的滥用,尹达、夏鼐等学者不断进行纠正。夏鼐在《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定名问题》一文,提出定名的三项原则,此后又写了《再论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一文。经过尹达、夏鼐等人的不断努力,从1960年代起至今,尽管在考古学文化命名上仍有分歧,但夏鼐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定名原则,得到了考古学界的普遍认可。
        From the 1920 s to the 1940 s, two main cultural naming methods were formed in Chinese archaeology. One method is to name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small place names first discovered. The other method is to name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according to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1950 s, because of the abuse of the second naming method, YIN Da, XIA Nai and other scholars constantly corrected it. XIA Nai put forward three principles of naming in his famous article "On the Naming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Later, he wrote the article "On the Naming of Culture in Archaeology Again". Through the continuous efforts of YIN Da, XIA Nai and others, from the 1960 s to the present,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differences in the naming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XIA Nai's principle of naming archaeological culture has been universally recognized by the archaeological community.
引文
[1] 焦天龙. 西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演变. 南方文物,2008,(3). 从最新翻译出版的《考古学:关键概念》一书中也可以看出这点。这本书收录了西方考古学中55个关键概念,但其中没包括考古学文化。(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主编. 考古学:关键概念.陈胜前,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本刊记者.“考古学文化研讨会”纪要. 考古,2004,(10).
    [3] 夏鼐. 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 考古,1959,(4).
    [4] 张忠培. 中国考古学史的几点认识//中国考古学:走进历史真实之路.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 张忠培. 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历程//中国考古学:走进历史真实之路.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 石兴邦. 夏鼐先生行传//新学术之路(下册).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夏鼐先生纪念文集--纪念夏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8] 栾丰实,方辉,靳桂云. 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96.
    [9] 许宏. 高度与情结--夏鼐关于夏商文化问题的思想轨迹. 南方文物,2010,(2).
    [10] 夏鼐. 再论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 夏鼐文集(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这篇文章之前没有公开发表,2000年收录到《夏鼐文集》(上)中首次公布。编者说“本文写于1961年春”,实际上有误。根据《夏鼐日记》的记载,他是1960年6月3日晚开始写这篇文章的,之后因病休息了两天,6号下午接着写,7号晚间写毕(卷六,第101~102页)。这篇文章写作时间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对探究它写作的直接原因是很重要的。
    [11] 夏鼐. 再论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夏鼐文集(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2] 指仰韶文化“不能古于石铜时代,或尚属铜器时代”。
    [13] 安特生,著. 中华远古之文化. 袁复礼,译. 地质汇报第五号,1922:21.
    [14] 夏鼐. 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 考古,1959,(4).
    [15] 杨钟健. 中国人类化石及新生代地质概论. 地质专报乙种,1933,(5).
    [16] D.G.Graham. A Preliminary Report of the Hanchow Excavation. Journ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1933-1934,(Ⅳ). 该简报的中译文见葛维汉,著. 汉州(广汉)发掘简报. 沈允宁,译. 李绍明,周蜀荣,选编. 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 四川:巴蜀出版社,2004:176~198.
    [17] 尹达. 中国原始社会. 延安:作者出版社,1943:63.
    [18] 尹达. 中国原始社会. 延安:作者出版社,1943:29. 尹达书中的“达赖文化”,包括海拉尔附近的达赖湖和广西武鸣附近及其他各地的发见。尹达认为它们共同的特征是石器都相当进步,大体上都可以认为是新石器,但是都没有陶器的存在。
    [19] 李济. 俯身葬//安阳发掘报告. 1931,(3).
    [20] 濱田耕作,水野清一. 赤峰紅山後--熱河省赤峰紅山後先史遺跡. 東亞考古學會,1938.
    [21] 夏鼐. 再论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夏鼐文集(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2] 梁思永. 后冈发掘小记//安阳发掘报告. 1933,(4).
    [23] 有的论著中说,安特生提出仰韶文化的命名,“因为这类遗存均以彩陶为明显特征,所以安特生又称之为‘彩陶文化’”。(裴文中. 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0:16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06.)这是不确切的。安特生虽然很重视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但他在著作中从未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
    [24] 李济. 黑陶文化在中国上古史中所占的地位.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1963,(21、22).
    [25] 据李济的统计,白陶在殷墟遗址小屯文化陶器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7‰。[李济. 小屯地面下的先殷文化层. 中央研究院学术汇刊,1944,(2).]
    [26] 梁思永. 殷墟发掘展览目录//梁思永考古论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梁思永这里说的几百片,是1928~1937年整个采获的白陶数量。1947年后拼对复原了十几件白陶器。[李济. 殷墟白陶发展之程序.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57,(28).]
    [27] 李济. 城子崖--山东历城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 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
    [28] Wu G.D. Prehistory pottery in China. London, 1938.
    [29] 裴文中. 中国细石器文化略说. 燕京学报,1947,(33).
    [30] 郑德坤. 四川古代文化史. 成都:巴蜀书社,2004: 34~44.
    [31] 安志敏. 小营子史前文化之研究. 学原,1948,(8).
    [32]梁思永. 热河查不干庙林西双井赤峰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 田野考古报告, 1936,(1).
    [33]裴文中. 新疆之史前考古. 中央亚细亚,1942,(1).
    [34]梁思永. 小屯龙山与仰韶//庆祝蔡元培六十五岁论文集. 1934.
    [35]曾昭燏. 中国考古学史//曾昭燏文集(考古卷).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该文完成于20世纪40年代,曾昭燏生前未曾发表。
    [36]裴文中. 中国古代陶鬲及陶鼎之研究. 现代学报,1947,(2、3).
    [37]裴文中. 中国之彩陶文化. 历史与考古,1946,(1).
    [38]裴文中. 河套之史前文化. 中央亚细亚,1943,(2).
    [39]梁思永. 热河查不干庙林西双井赤峰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 田野考古报告,1936,(1).
    [40]李济. 城子崖--山东历城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 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95~98.
    [41]卫聚贤. 古荡出土之新石器与吴越文化. 浙江古荡新石器时代遗址之试探报告,1936.
    [42]卫聚贤. 巴蜀文化,说文月刊,1941,(4).
    [43]滨田耕作,著. 考古学通论. 俞剑华,译.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44]尹达. 中国原始社会. 延安:作者出版社,1943:22.
    [45]安特生、李济、裴文中都曾把仰韶文化称为仰韶文化期、仰韶期,黑陶文化时而也被叫做“黑陶时代”或“黑陶文化时代”。
    [46]裴文中. 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 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148.
    [47]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晋南五县古代人类文化遗址初步调查简报. 文物,1956,(9).
    [48]束世澂.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选辑(第一集原始社会). 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29.
    [49]束世澂.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选辑(第一集原始社会). 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60.
    [50]吕芳荣. 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印纹陶. 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2).
    [51]夏鼐. 批判考古学中的胡适派资产阶级思想. 考古,1955,(3).
    [52]康捷. 郑德坤:史前中国. 考古,1959,(5).
    [53]夏鼐. 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 考古,1959,(4).
    [54]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 考古学文化. 考古通讯,1956年,(3).
    [55]a.A.Л.蒙盖特. 苏联考古学:绪言(第一章). 考古通讯,1956,(6). b. 蒙盖特,著.苏联考古学.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料室,译. 1963:8.
    [56]A.Л.蒙盖特. 陷于绝境的资产阶级考古学. 考古通讯,1956,(3).
    [57]傅铭. 必须分清“时代”和“文化”概念. 考古通讯,1955,(6).
    [58]a. A.Л.蒙盖特. 陷于绝境的资产阶级考古学. 考古通讯,1956,(3). b. 曾骐. 评裴文中先生在“考古学基础”中的“石器时代考古总论”.考古,1959,(1).
    [59]a. 北大考古专业资产阶级学术批判小组. 论资产阶级器物形态学的伪科学性. 考古通讯,1958,(11). b. 北大考古专业资产阶级学术批判小组. 从辉县发掘报告看考古界的资产阶级方向. 考古通讯,1958,(12).
    [60]夏鼐. 再论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夏鼐文集(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1]B.阿甫捷耶夫. 柴尔德“古代东方史”俄译本导言. 考古通讯,1957,(6).
    [62]A.Л.蒙盖特. 陷于绝境的资产阶级考古学. 考古通讯,1956,(3).
    [63]即使今天,学术界对特征命名也并非完全否定。如严文明就认为,特征命名法“在一定范围内仍有其历史价值和积极意义”。(严文明.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理论//走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
    [64]夏鼐出现这种情况比较少,在《临洮寺洼山发掘记》(中国考古学报,1949,(4).)一文中,偶尔用马家窑期彩陶文化这样的表述。
    [65]刘耀. 河南浚县大赉店史前遗址. 中国考古学报,1936,(1).
    [66]安志敏. 论新疆省阿克苏出土之石刀. 学原,1947,(11).
    [67]夏鼐. 清理发掘和考古研究--全国基建中出土文物展览会参观记. 文物参考资料,1954,(9).
    [68] 夏鼐. 批判考古学中的胡适派资产阶级思想. 考古,1955,(3).
    [69] 夏鼐曾对1956年的授课笔记《新疆考古学概论》作了订正,又补充了1956年以后的若干考古发现(如这篇文章中就出现了《考古》1959年第2期上的文章),《夏鼐文集》的编者是按照订正本编入文集中的。但关于考古学文化这一段似乎未经修改,因此夏鼐此处对考古学文化的定义,明显是依据《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考古学文化”中的定义写的,又和他1959年《命名》中对考古学文化的定义有所不同。
    [70] 尹达. 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研究工作. 考古,1955,(2).
    [71] 尹达. 关于“硬陶文化”的问题. 考古,1956,(1).
    [72] 马承源. 仰韶文化的彩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73] 安志敏在考古学文化定名问题上的观点,可能受夏鼐影响较大。1955年前,夏鼐就数次和安志敏谈过主张用龙山文化而不用黑陶文化的观点。[陈星灿. 跋夏鼐先生给安志敏先生的一封信--纪念考古学家夏鼐、尹达和安志敏先生. 万象,2007,(4).]
    [74] 安志敏.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 文物,1956,(8).
    [75] 围绕《仰韶文化的彩陶》讨论的文章如下。 a. 康捷,吴汝祚.刊评论--马承源著:“仰韶文化的彩陶”. 考古,1958,(2). b. 一知.“仰韶文化的彩陶”读后. 文物参考资料,1958,(5). 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一文商榷文章见:马承源.“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一文的商榷. 文物,1957,(2).
    [7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考古学基础.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40,48.
    [77] 尹达. 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考古,1963,(11).
    [78] 夏鼐. 解放后中国原始社会史的研究. 人民日报,1965-04-17.
    [79] 夏鼐. 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 考古,1959,(4).
    [80] a. 编写新中国十年考古座谈会在京召开. 考古,1959,(2). b.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概览(1950-2000). 2000:24.
    [81] 严文明. 深切怀念夏鼐先生//足迹:考古随感录,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82] 夏鼐. 夏鼐日记:卷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
    [83] 夏鼐. 夏鼐日记:卷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 尹达改动的可能是他认为对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可以采取“群众路线“加以审查。他在《组织起来 大家动手 编写“十年考古”--在编写“十年考古”座谈会上的发言》[考古,1959,(3)]中也提出,“十年考古”的编写,必须走群众路线。
    [84] a.夏鼐. 夏鼐日记:卷1.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08. b. 夏鼐陈请梅贻琦校长准予延长留学年限的信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85] 夏鼐. 夏鼐日记:卷2.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2.
    [86] 《夏鼐日记》中详细地记载了他读过的柴尔德的著述,《定名》发表前读过的有:《青铜时代》《远古的东方》《史前时代的多瑙河》《欧亚大陆的有銎斧》《远古东方新探》《人类创造自己》《苏格兰史前史》《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考古学和进步》《工具的故事》《考古学的时代与技术阶段》《欧洲文明的起源》《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不列颠群岛的史前史》《历史学》《欧洲文明的开端》《从底格里斯河到赛文河的初期车子》《关于远古东方的新线索》《工具发展小史》《历史的重建》《史前考古学目标和方法的变化》。 《定名》发表后,夏鼐又相继看过柴尔德的《社会与知识》《考古学导论》《欧洲社会的史前史》。 此外,夏鼐还写过关于柴尔德著作中译本的书评,见:作铭. 评柴尔德著《远古文化史》中译本.考古通讯,1958,(6).
    [87]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记忆:北大考古口述史(一).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8.
    [88] 许顺湛的《几个问题》是1960年初写的,随即寄给了郭沫若审阅,很快就在《文物》上发表了。张立东,任飞. 手铲释天书. 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78.
    [89] 除了这个主要原因外,如果细读《再论》中讨论的问题,似乎还和《定名》发表这一年多中,考古界又出现了一些和文化命名有关的新老问题有关。《定名》发表后不久,夏鼐审阅了《庙底沟与三里桥》报告,这本报告用小地名加分期的新的命名法,提出了“庙底沟第二期文化”。1960年4~5月,苏联考古学家和国内学者都相继提出,细石器应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细石器文化一词的命名“是十分不恰当的”,而在此之前,细石器文化一词在中国考古界被广泛使用。与此同时,十年考古”编写从这年2月正式启动,夏鼐开始忙于审阅陆续写好的初稿,并不断向石兴邦、林寿晋等撰写者提出修改意见。“十年考古”编写中,势必要涉及到“庙底沟二期文化”、“细石器文化”和“小屯文化”(夏鼐此前就不赞同使用这个词)等有争议问题的处理。上述问题可能是夏鼐写《再论》的一个比较次要的原因。
    [90] 张勋燎. 《关于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几个问题》一文的商榷. 考古,1961,(9).
    [91] 夏鼐. 夏鼐日记:卷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1.
    [92] 夏鼐. 夏鼐日记:卷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1.
    [93] 夏鼐. 夏鼐日记:卷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1,102.
    [94] 《再论》中的“加帽子”,是指在原有考古学文化前加省份的名称,如“甘肃仰韶文化”“陕西龙山文化”等;“穿靴子”是指在小地名后加分期,如庙底沟第二期文化、客省庄第二期文化。
    [95]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新中国的考古收获. 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
    [96] 安志敏. 关于考古学文化及其命名问题. 考古,1999,(1).
    [97] 佟柱臣.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常识(七). 文物,1961,(2).
    [98] 1960年9月,在武汉的一次训练班上,“许某在训练班中,攻击考古学关于‘考古学文化’为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竟得陈淮同志之支持和学员之附和,殊为怪事”。(夏鼐. 夏鼐日记:卷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2.)
    [99] 夏鼐的日记中对此也有反映:6月17日,“上午许顺湛同志来谈工作,顺便与他谈考古学文化定名问题”;(卷六:104)9月26日,“与王仲殊同志谈考古学文化问题”。(卷六:122)1961年2月22日,“最后谈记录问题及考古学文化问题”;(卷六:154)1961年6月15日,“又阅许顺湛关于文化定名问题的稿子,他仍没有弄清楚考古学文化是什么”。(卷六:180)
    [100] 许顺湛.“仰韶”时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考古,1962,(5). 他在这篇文章的注释(1)中说:“仰韶这个考古学文化名词我是主张废掉的。因为当前大家还在通用,为了方便论述,这里暂且仍加以引用。”
    [101] 陈祖武. 从考古学到史学研究之路--尹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1906-2006).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此书中,石兴邦、王世民等很多学者很详细地总结了尹达在史学、考古学上的贡献,但都没有谈到他对中国考古学文化定名问题所做的贡献。
    [102] a. 张忠培. 研究考古学文化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中国北方考古文集.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b. 王仁湘. 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原则与程序问题. 文物季刊,1999,(3).
    [103] 因为夏鼐在引述那段话之前,是“像尹达同志在座谈会中所指出的”,“我很赞同这办法”之句。由此可见,这段话其实都是夏鼐在引用尹达的讲话。
    [104] 尹达. 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考古,1963,(11).
    [105] 因为不同学者对考古学文化的理解有所不同,因此新划分的考古学文化有多少,也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数目。如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有的学者也把它们视为考古学文化。
    [106] 夏鼐. 长江流域考古问题. 考古,1960,(2).
    [107] 夏鼐. 解放后中国原始社会史的研究. 历史教学,1963,(4).
    [108] 张国硕. 论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方法. 中原文物,1995,(2).
    [109] 张忠培. 研究考古学文化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中国北方考古文集.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10] 严文明.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理论//走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
    [111] 王仁湘. 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原则与程序问题. 文物季刊,1999,(3).
    [112] 夏鼐. 夏鼐日记:卷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50~453.
    [113]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0.
    [114] a. 俞伟超,张爱冰. 考古学新理解论纲. 中国社会科学,1992,(6). b. 陈淳. 考古学文化与文化生态//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c. 陈胜前. 考古学文化与考古学中的文化. 中国文物报,2008-08-01. d. 陈胜前. 考古学的文化观. 考古,2009,(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