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公益诉讼的非传统性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Non-conventionality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 作者:刘清生
  • 英文作者:Liu Qingsheng;
  •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 ; 环境权 ; 成员权 ; 新型法律关系 ; 预防损害
  • 英文关键词: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environmental right;;membership right;;new-style legal relation;;prevent damage
  • 中文刊名:DOUB
  • 英文刊名:Science of Law(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机构:福州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1-02 15:35
  • 出版单位: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 年:2019
  • 期:v.37;No.233
  •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FJ2016B071)“公众环境利益管理权研究”
  • 语种:中文;
  • 页:DOUB201901012
  • 页数:10
  • CN:01
  • ISSN:61-1470/D
  • 分类号:125-134
摘要
以个体为逻辑基点的传统法学难以应对整体性的环境问题。以整体为逻辑基点,新型的权利依据、法律关系和诉讼目标呈现出环境公益诉讼的非传统性。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依据是生态公益所衍生的无法私有化的整体权利即环境权,及其派生的并由成分利益所衍生的生态公益维护权等环境成员权。传统法律中只有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个体对个体"或"个体对整体"的法律关系,而只有环境权下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整体对整体"与"整体对个体"的新型法律关系才能产生环境公益诉讼。生态损害的难以恢复性决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只能以预防为核心目标,区别于传统诉讼的填补损害或惩戒目标。环境公益诉讼的非传统性要求革故鼎新式的系统性制度建构:尊重法律关系理论,确认环境公益诉讼的另类本质;尊重公众及成员的合法权益,重构实质原告与形式原告制度;践行保护优先,建立生态公益预防责任制度等。
        The traditional law whose logic basic point is the individual cannot deal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cessfully. Environmental Public Litigation whose logic basic point is the whole is unconventional,because of its new-style rights,its new-style legal relation and its new-style target of litig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ublic Litigation. The rights of initiating Environmental Public Litigation are Environmental Right that is the non-privatized holistic right derived from the ecological public welfare,and its membership rights derived from Environmental Right and the constituent interest that forms the ecological public welfare,such as the right of upholding ecological public welfare. In the traditional jurisprudence,there are only two legal relations such as one to one and one to ∞ between right subject and duty subject. But only the two legal relations such as ∞ to ∞ and ∞ to ∞ between right subject and duty subject because of Environmental Right can generate Environmental Public Litigation. The damage of ecological public welfare is the damage of ecosystem. The goal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Litigation must be to prevent damage because the damage of ecosystem is irreparable,different from the damage-compensation goal of the traditional private-interest litigation and the punishment goal of the criminal litigation. According to the Non-conventionality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the innovativ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must be done. The special essence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hould be affirmed according to the legal relation theory,the system about the virtual plaintiff and the formal plaintiff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and its members,and the system of preventive responsibility for ecological public welfare should b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primacy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引文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史尚宽.民法总论[M].台北:台北正大印书馆,1980.
    [3]李爱贞.生态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4][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M].转引自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储智勇.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及其品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8,(8):76-81.
    [6]郝铁川.中国法制现代化与移植西方法律[J].法学,1993,(9):1-4.
    [7]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罗斯科·庞德.法理学[M].廖德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9]谢怀栻.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2):67-76.
    [10]李宜琛.日耳曼法概说[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1][美]唐·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M].郭星华,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2]李勇强,孙道进.生态伦理证成的困境及其现实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7):73-77.
    [13]马怀德.行政诉讼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4]魏东.刑法观与解释论立场[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15]陈光中,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6]吴彩斌,雷恒毅,宁平.环境学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7]刘庸.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18][荷]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M]//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19]邓禾,韩卫平.法学利益谱系中生态利益的识别与定位[J].法学评论,2013,(5):109-115.
    [20]刘清生.论侵害生命权的损害赔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8-137.
    [21]柳劲松,王丽华.环境生态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2]黄中显.环境侵害救济社会化制度的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4,(1):125-128.
    [23]刘清生.论生态民事责任的特殊性[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83-85.
    [24]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5]胡中华.论美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环境损害救济方式及保障制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930-935.
    [26]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7]张建伟.刑事诉讼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8]李义凤.论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诉前禁令”[J].河南社会科学,2013,(6):16-18.
    [29]张艳,张建华,刘秀凤.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德国法上的团体诉讼源于1908年《防止不正当竞争法》赋予产业团体制止不正当竞争的起诉资格。后扩展到环境法领域,赋予被官方认可的非政府环保组织保护自然的起诉资格。参见夏云娇:《西方两大法系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之比较与借鉴》,《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美国“私人检察总长”理论认为:“在出现官吏的违法行为时,为了制止这种违法行为,国会可以授权一个公共官吏,例如检察总长,主张公共利益提起诉讼,这时就产生了一个实际存在的争端。同时,国会也可以不授权一个官吏提起诉讼,而制定法律授权私人团体提起诉讼,制止官吏的违法行为。这时,像检察总长的情况一样,也有一个实际的争端存在。宪法不禁止国会授权任何人,不论是官吏或非官吏提起这类争端的诉讼,即使这个诉讼的唯一目的是主张公共利益也可以。得到这样授权的人可以说是一个私人检察总长。”参见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627-628页。英国法官也认为:“法律必须设法给没有利害关系或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居民找到一个位置,以便防止政府内部的不法行为,否则没有人能有资格反对这种不法行为。”参见[英]威廉·韦德:《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5页。
    (2)学者认为,环境权是维护公众环境利益的法律基础和依据;环境公益诉讼是因侵犯环境权而引起的诉讼,是对受到侵犯的环境权进行救济的主要途径。参见蔡守秋:《从环境权到国家环境保护义务和环境公益诉讼》,《现代法学》,2013年第6期。
    (1)当前,成员权或社员权的研究十分薄弱,我国成员权研究主要集中于两项内容:一是农村集体的成员权,二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下的成员权利。除国家之外,享有土地所有权的只有农村集体。在农村集体这个整体性概念下,农村集体成员(可能是个人还可能是家庭户)的权利究竟是什么,至今没能达成合乎逻辑的共识。在仅有的学术研究中,农村集体成员权多被定性为人身权或财产权等民事权利。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难以说明业主的整体性、所涉问题的公共性,其成员权也被完全锁定在民事权利范畴之内。德国法上的成员权主要体现在《德国民法典》第38条,也明显表现出民事权利属性。作为整体权利的派生权利、作为公共利益中无法独自成立的成分利益的权利化结果,成员权被民事权利化的实质是对农村集体、小区集体等整体的否认,是对整体的个体化化约,是对公共性的整体权利的“强行”私有化。农村集体经济的没落与成员权的没落存在正相关关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民事诉讼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1条规定:“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是行政诉讼的核心。无论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都以保护作为个体的公民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是典型的私益诉讼。
    (1)当前的环境公益诉讼实务,一方面遵循着传统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模式,将环境公益诉讼分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另一方面却又背离了传统诉讼的基础,否认了传统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自然人的诉讼主体资格。
    (1)以维护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刑事诉讼也有类似内容,即检察机关作为公诉人是形式原告而国家才是实质原告。所不同的是,公诉机关依据公诉权力,环境公益诉讼中公众成员依据成员权。成员代表公众起诉、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起诉不同于民事诉讼法中的代表人诉讼。代表人诉讼是以个体利益为基础、以个体权利为依据的私益诉讼,其“A代表B”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在以社会或国家公共利益为基础、以整体权利或公共权力为依据的诉讼中,成员代表公众、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则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反诉是民事诉讼的特有现象。将环境公益诉讼分为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和环境公益行政诉讼。基于传统民事诉讼思维,当前的环境公益诉讼实务就不得不考虑反诉问题。由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第17条专门做出了禁止反诉的规定。其实,如同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一样,环境公益诉讼本身并不存在反诉问题。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