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三重属性及其层次性培养策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Triple Attribute of Citizen and Its Stratified Cultivation Strategy
  • 作者:邓易
  • 英文作者:Deng Yi;
  • 关键词:公民 ; 公民教育 ; 公民身份
  • 中文刊名:SDJK
  •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 机构:汉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30
  • 出版单位:当代教育科学
  • 年:2019
  • 基金:2017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内幼儿德育研究的现状评估及前景观测”(项目编号:17Y126)的研究成果之一
  • 语种:中文;
  • 页:SDJK201907003
  • 页数:6
  • CN:07
  • ISSN:37-1408/G4
  • 分类号:10-15
摘要
随着公民社会的日渐崛起,公共生活的渐趋完善,公民教育也顺势勃兴。然而,当前教育学研究者对公民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还处于浅层化和混合化阶段。这种认识无助于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地培养公民。因此,对公民概念的理解应该进一步深化,以历史为线索提取公民的平等、公共和参与属性,并梳清属性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公民教育才能获得相应的层次性培养策略,最终孵育出"完全公民"。
        
引文
[1]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01.
    [2]王啸.公民教育:意义与取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22.
    [3]成有信.公民·公民素养·公民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4]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J].教育研究,2002,(9).
    [5]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四卷)[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236.
    [6]檀传宝.公民教育引论:国际经验、历史变迁与中国公民教育的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05.
    [7]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6,(12).
    [8]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22.
    [9]Habermas J.,The Public Sphere.Chandra Mukerji&Michael Schudson(eds.).Rethinking Popular Culture: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Cultural Studie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398.
    [10]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9.
    [11]Barker E.,The Politics of Aristotle[M].Oxford:Clarendon Press,1946:92.
    [12]魏传光.中国语境下公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3]檀传宝.当前公民教育应当关切的三个重要命题[J].人民教育,2007,(Z3).
    [14]T.H.Marshall.Class,Citizenship,and Social Development[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7:101.
    [15]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吴润州,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80.
    [16]Pangle T.,Strauss L.,An Introduction to His Thought and Intellectual Legacy[M].Baltimore.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6:94.
    (1)鉴于中文表达习惯,“公民”根据语境的不同,既可以指称“公民”(Citizen),也可以指代“公民身份”(Citizenship),因而本文中二者不做区分使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