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白榆)研究现状——基于CNKI数据库信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Literature Review of Ulmus pumila L. based on CNKI Database Information
  • 作者:袁立敏 ; 黄海广 ; 郝蕾 ; 张国盛 ; 路东晔 ; 闫德仁
  • 英文作者:YUAN Li-min;HUANG Hai-guang;HAO Lei;ZHANG Guo-Sheng;LU dong-ye;YAN De-ren;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Forestry College,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关键词:榆树(白榆) ; CNKI ; 基金 ; 研究机构
  • 英文关键词:Ulmus pumila L.;;CNKI;;fund;;research institution
  • 中文刊名:NML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内蒙古林业科技
  • 年:2019
  • 期:v.45;No.185
  • 基金:多伦生态站和多伦监测站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NMLK201901010
  • 页数:5
  • CN:01
  • ISSN:15-1111/S
  • 分类号:46-50
摘要
利用中国知网(CNKI)公共信息平台,从7个信息角度分析了榆树(白榆)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榆树(白榆)的研究始于1955年,2008-2017年间为黄金时期。研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研究信息来源主体;研究成果以林业类的工程技术(自科)和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为主;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
        Based on CNKI public information platform,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Ulmus pumila L.from seven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earch on Ulmus pumila L.began in 1955 and stepped in the golden age during 2008-2017.The main source of research funding was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with 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Database as the main information source of study.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dominant by the basic and applied basic research of forestry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with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as the main research institutions.
引文
[1] 李钢铁. 科尔沁沙地疏林草原植被恢复机理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
    [2] 李红丽. 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植被恢复的基础研究——以正蓝旗为例[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
    [3] 刘建, 刘凤红, 董鸣, 等. 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榆树种群的大小结构和邻体格局[J]. 中国沙漠, 2005,25(1): 77-82.
    [4] 刘建, 朱选伟, 于飞海, 等.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J]. 环境科学, 2003, (4): 29-34.
    [5] 刘美珍. 浑善达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自然力在沙地草地恢复中的应用[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4.
    [6] 李红丽, 董智, 王林和, 等.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根系分布特征及生物量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4): 99-105.
    [7] 刘果厚, 贾宝丽. 浑善达克沙地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5): 123-128.
    [8] 刘慧佳. 水分胁迫下白榆幼苗的生理形态反应[D]. 哈尔滨: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9] 刘惠珍. 我国榆树死亡原因探讨——兼析是否发生荷兰榆病[J]. 林业科学研究, 1988, (4): 405-412.
    [10] 刘苹. 白榆半同胞家系、无性系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03.
    [11] 唐凌凌, 教忠意. 榆树繁育技术及抗逆性研究进展[J]. 江苏林业科技, 2016, 43(6): 45-48.
    [12] 赵思思, 梁海永, 王晓叶, 等. 榆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J]. 河北林果研究, 2017, 32(3): 232-237.
    [13] 李朝晖, 王丽敏. 我国榆树良种选育研究进展[J]. 防护林科技, 2017, (9): 113-114.
    [14] 朱建峰, 乔来秋, 张华新. 白榆研究利用现状及我国白榆良种化探讨与展望[J]. 世界林业研究, 2016, 29(3): 46-51.
    [15] 张兴. 部分榆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及白榆辐射诱变的研究[D]. 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