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东省衙门档案中的一件寺院账目考——兼及清末佛教寺院经济构成与社会功能让渡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a Temple Account in the Archives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Yamen in Qing Dynasty——Discussing Economic Structure of Temples and the Transferring of Social Functions in Late Qing Dynasty
  • 作者:李明轩
  • 英文作者:Li Mingxuan;Department Of Philosophy,Sun Yat-sen University;
  • 关键词:广东省衙门档案 ; 寺院经济 ; 经忏 ; 敦仁馆 ; 长寿寺
  • 英文关键词:the Archives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Yamen;;temple economy;;the repentance and chanting ritual;;Dunren Guan;;the Temple of Longevity
  • 中文刊名:XBM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 机构:中山大学哲学系;
  • 出版日期:2019-05-20
  • 出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231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建设与儒教的互动关系研究(1895-1919)”(项目编号:17BZJ011)
  • 语种:中文;
  • 页:XBMZ201903010
  • 页数:10
  • CN:03
  • ISSN:62-1185/C
  • 分类号:70-79
摘要
清代广东省衙门档案中一件名为"一间修道院的财政账目"的档案,实为未知其名的寺院的财务档案,其中的财务记录体现了道光三十年该寺院以经忏为主的寺院经济结构。档案中的敦仁馆与光绪五年广州爱育善堂管理的敦仁馆实为一处,这为证明该间寺院有可能为长寿寺提供了证据。此件档案所反映的是晚清广州佛教寺院经济的一个片段,敦仁馆经营权的转让也反映了组织薄弱、经济匮乏的寺院和僧人在慈善事业中参与度的降低乃至缺位,更是佛教寺院社会功能变迁的写照。
        The archive named "Financial Accounts of a Monastery" which belongs to Guangdong Provincial Yamen in Qing Dynasty was actually a financial archive of an unknown temple,showing the temple's economic structure during the 30 years of Daoguang is dominated by " the repentance and chanting ritual". The Dunren Guan,mentioned in the archive,is the same as the Dunren Guan,which is managed by Aiyushan Tang of Guangzhou during five years of Guangxu which proves that this temple is likely to be the Temple of Longevity in Guangzhou. And the transfer of management rights of Dunren Guan also reflects the decline and lack of participation in charity of monks and temples due to weak organization and poor economies,directly representing the weakening of Buddhist societal function.
引文
[1]王维俭,张兴农.关于被英军劫夺的清代广东省衙门档案[J].学术研究,1984(4):64-69.
    [2]黄宇和.全球一体化旋风中的近代中国:从叶名琛档案谈起[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文集(第一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76-204.
    [3]外事.我国收回散失在英国的部分档案复制件[J].档案工作,1989(1):14.
    [4]刘志伟,陈玉环.叶名琛档案:清代两广总督衙门残牍(第一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凡例1.
    [5]刘志伟,陈玉环.叶名琛档案:清代两广总督衙门残牍(第九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41.
    [6]刘志伟,陈玉环.叶名琛档案:清代两广总督衙门残牍(第二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425-426.
    [7]大藏经刊行会.根本萨婆多律摄:卷六[Z]//大正藏:第2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6:561.
    [8]仇巨川.羊城古钞[M].陈宪猷校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285.
    [9]潘尚楫,邓士宪.道光南海县志:卷十[M].建置略二.
    [10]陈伯陶.民国东莞县志:卷十九[M].建置略四.
    [11]林星章,黄培芳曾钊.道光新会县志:卷三[M].建置上.
    [12]阮元修.道光广东通志:卷一百二十九[M].建置略五.
    [13]戴肇辰,史澄.光绪广州府志:卷六十五[M].建置略二.
    [14]郑藀,桂坫.宣统南海县志:卷六[M].建置略.
    [15]叶觉迈,陈伯陶.民国東莞县志:卷十九[M].建置略四.
    [16]阮元.道光广东通志:卷二百二十九[M].寺观一.
    [17]潘尚楫,邓士宪.道光南海县志:卷四十四[M].杂录二.
    [18]黄佛颐.广州城坊志[M].仇江,郑力民,迟以武,点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564.
    [19]陈——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161.
    [20]苏曼殊,章太炎.儆告十方佛弟子启[C]//马以君.苏曼殊文集.广州: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267.
    [21]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M].范丽珠,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261.
    (1)关于该批档案的名称,庞百腾教授在整理编撰目录时称为“清代广东省档案”,国内学者多称为“清代广东省督抚衙门档案”或“叶名琛档案”,而作为这批档案缩微胶卷的收藏地,广东省档案馆则命名为“广东省衙门档案”。以上名称所指皆为由英国国家档案馆所藏编号为FO931共计1954件的清代广东省衙门档案。
    (1)档号:G2014-清代衙门-0230,题名:一间修道院的财政账目,件号:0230,广东省档案馆藏。
    (1)义冢即是公共墓地,是贫而不能为自身建墓的人,或者为埋葬倒毙路旁的人而建的公共墓地。各都市的善会和善堂、会馆和公所,都以免费提供棺木的施棺、预先代支棺木费的赊棺、预备棺木的厝棺以及建设安放棺木的殡舍和义冢为最重要的事业之一,而国家也支持这些事业,屡屡免征义冢的地税。参见夫马进著,伍跃、杨文信等译,《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19-620页。
    (1)关于爱育善堂的具体论述可参看侯彦伯的《晚清广州爱育善堂之发展》,收录于胡春惠,吕绍理等主编《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研讨会论文选集(2009)年》,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10年,第269-288页。
    (2)《爱育善堂田契券抄本》,广州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17,目录号:2,案卷号:3,29-30。
    (3)详见广州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17,目录号:2,案卷号:3,《爱育善堂房屋契证抄本》,25-31。
    (1)因本文是围绕档案及以档案中的敦仁馆为线索出发,且限于篇幅,关于长寿寺与大汕和尚的更多研究可参看:菜鸿生:《清初岭南佛门事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姜伯勤:《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学林出版社,1998年;何韶颖:《清代广州佛教寺院与城市生活》,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2)关于长寿寺被毁更为详尽的论述可参看许效正:《清末庙产纷争中的官、绅、僧、民---1905年广州长寿寺毁学事件透视》,《世界宗教文化》,2017年第3期,第145-151页。
    (3)图版参见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图说城市文脉:广州古今地图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10年,图一八。原图藏于国家图书馆,版本为刻印本,尺寸为34.2厘米×58.7厘米。
    (4)在图中虽没有直接标注出敦仁馆的位置,但因敦仁馆在五仙门外码头,故通过五仙门则可知道敦仁馆的大致位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