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平台在提升急救效率中的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时猛
  • 中文刊名:ZHTY
  • 英文刊名: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 机构: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 年:2019
  • 期:v.21
  • 语种:中文;
  • 页:ZHTY201905036
  • 页数:3
  • CN:05
  • ISSN:11-5248/R
  • 分类号:108-110
摘要
<正>传统的急救模式中急救人员接受调度后3min内出车,出车途中很少向患者详细了解病情,接诊回院途中急救人员只是简单问诊,给予患者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和转运。转运时无法获知即将转运至目标医院的医疗资源情况,也不能把患者有效信息提前传送至目标医院。院内急诊医师接诊患者之后进行相关检查,待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再通知相关科室对患者进行会诊,由专科会诊之后确定治疗方案。传统的急救模式易导致
        
引文
1于学忠,郭树彬.关于建立急诊质量控制体系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2):128-130
    2 陈丽峰.一体化急救模式护理管理应用新进展[J].吉林医学,2015(9):1934-1935
    3 陈梅青,周艳,徐炳超,等.严重创伤患者应用一体化急救模式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8):87-88
    4 唐文杰,孙海晨,聂时南,等.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院前救治情况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69-71
    5 姜大同,项和平.一体化模式在以腹部损伤为主伴失血性休克的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54(44):93
    6 甘晓.两种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J].重庆医学,2014,3(19):2495
    7 张会超.创伤患者的急救诊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3):566-5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