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甲辰进士群体在辛亥鼎革前后的出处浮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areers of the Guimao-and Jiachen-Year Presented Scholars before and after the Xinhai Revolution
  • 作者:韩策
  • 英文作者:HAN Ce;
  • 关键词:举改制 ; 癸卯科 ; 甲辰 ; 进士群体 ; 辛亥革命
  • 中文刊名:GXXX
  • 英文刊名:Research in the Tradi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 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出版日期:2018-06-20
  • 出版单位:国学学刊
  • 年:2018
  • 期:No.38
  • 语种:中文;
  • 页:GXXX201802008
  • 页数:16
  • CN:02
  • ISSN:11-5854/C
  • 分类号:62-76+145
摘要
癸卯(1903)、甲辰(1904)进士群体,既是国史上最后的两进士,也是清季举改制造就的两进士,其在辛亥鼎革前后的出处浮沉至为不一。京官方面,翰林、御史因衙门被裁,自然丢官失业,但仍有许多人选择出仕,而多从军政大员的幕僚、秘书做起,以谋求保荐升迁。"遗民"与"贰臣"互见,各有著名代表。部属则绝大多数留任京官,基本保持了地位。道府州县等地方官群体,受到革命剧烈的直接冲击,丢官去职者非常之多。即使有部分人后来"光复旧物",实已颇费周折。立宪派人士多与革命合流,组织政党,参政议政,在民初政坛占据一席之地。与袁世凯及其北洋系统渊源有自的一些进士乘时崛起,骤跻高位。将停废举与辛亥鼎革通盘考虑,从较长时段着眼,不仅可以更好地观察停废举对士大夫精英群体的影响,而且对理解辛亥鼎革前后的人事嬗变亦不无启示。
        The group of the Guimao-and Jiachen-year presented scholars was the last group passing the imperial exams. Their life and care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Xinhai Revolution reflected the vicissitudes of a tumultuous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ir life and careers in connection with complex soci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s of that period of history.
引文
(1)韩策、崔学森整理:《汪荣宝日记》,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343~344页。
    (2)龚元凯:《途中闻逊位诏下,怆然志感用前韵》(辛亥十二月二十五日),《蜕盦诗集》卷六,第7页b~8页a。
    (3)据《宣统二年玉堂谱》(宣统二年秋)统计,抄本,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藏。
    (4)《赖际熙致仰乔》(约辛亥年底),邹颖文编:《翰苑流芳:赖际熙太史藏近代名人手札》,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2008年,第98页。
    (5)《黎湛枝致赖际熙》(癸丑腊月十二日),《翰苑流芳:赖际熙太史藏近代名人手札》,第75页。
    (6)龚元凯:《送同年汪鹄扬太史南归》(1912年)、《蜕盦诗集》卷六,第9页b;《哭李葆诚(德鉴)》(1914前),《蜕盦诗集》卷七,14页b~15页a。
    (7)黄兆枚:《翰林院编修郭君墓志铭》,《清鹤》第4卷第15期,1936年6月16日,第2页。
    (8)程皓:《晚清进士张恕琳生平事迹考述》,《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第24卷第2期(2012年5月),第68页。
    (9)参见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40页。
    (10)傅吾康(Wolfgang Franke)著,欧阳苏译:《为中国着迷:一个汉学家的自传》,北京:社会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98~199页。
    (11)温肃:《清温侍御毅夫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7~21页。
    (12)章梫:《默盦集叙》,载王舟瑶:《默盦集》,上海:国光书局,1913年,第1页a。
    (13)章梫:《戴母王孺人墓表》(癸丑),载《一山文存》,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329),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第431页。
    (14)《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第33页。
    (1)章梫:《移实录馆总裁》(辛亥十二月)、《上陆相国》(壬子正月),载《一山文存》,《近代中国史料丛刊》(329),第422~429页。
    (2)《德宗实录》正本告成于1915年,但篇幅巨大而校对缺人,故成书又历数年。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第2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46页。
    (3)《清温侍御毅夫年谱》,第17~19页。
    (1)林世焘:《七十自寿》(甲戌),载李景铭编:《感旧集·琼林集》卷四,中国社会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档案馆藏,甲279~24。
    (2)龚元凯:《哭兰浦》(1913年),《蜕盫诗集》卷七,11页a~12页b。
    (3)徐雁平整理:《贺葆真日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年,第552页。
    (4)《各同乡会消息》,《申报》1926年4月27日,第4张第15版。
    (5)《恽毓鼎澄斋日记》第2册,第746页。
    (6)《黎湛枝致赖际熙》(癸丑腊月十二日),《翰苑流芳:赖际熙太史藏近代名人手札》,第72~75页。
    (7)《政府公报》第117号,1912年8月25日;《政府公报》第490号,1913年9月。
    (8)林世焘:《七十自寿》(甲戌),载《感旧集·琼林集》卷四,甲279~24。
    (9)龚元凯:《芚父赴陇叠其四十初度韵以代阳关之曲》,《蜕盫诗集》卷七,第13页a~13页b。按,芚父即许承尧。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5,第309~311页。
    (10)《政府公报》第1005号,1918年11月13日;《政府公报》4059号,1927年8月10日。
    (11)同上,第859号,1914年9月25日;同上,第110号,1916年4月25日。
    (1)《政府公报》第860号,1914年9月26日;李湛田:《静馨室爱别离语前录》,1933,第1页a。
    (2)参见《河南内务司长等电文》教育司长署名,《宪法新闻》第23期,1913年11月,第47页;史宝安:《河南女子师范学校毕业训词》,上海《妇女杂志》第2卷第1号,1916,记述门,第1页。
    (3)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第240~242页;《晋高检长王慎贤投井自尽续志》,《法律评论》第219期,1927年9月11日,第9页。
    (4)徐雁平整理:《贺葆真日记》,第197页。《政府公报》第860号,1914年9月26日;《江苏省公报》第1176期,1917年3月,第2页。
    (5)龚元凯:《五十初至自述》,《蜕盫诗集》卷八,第31页a~31页b。
    (6)《政府公报》第719号,1914年5月8日;《政府公报》第1367号,1919年11月27日。
    (7)同上,第1013号,1915年3月5日。
    (8)同上,第993号,1915年2月12日;同上,第1181号,1915年8月21日。
    (9)参见《易督后之皖局近状》,《申报》1922年10月20日,第2张第6版。
    (10)参见桑兵:《接收清朝与组建民国》上、下,《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1、2期连载。
    (11)郭家声:《十二月二十五日有作》,《忍冬书屋诗集》卷六,1930,第2页b~3页b页;孙雄序言,第5页a。
    (12)姚华:《辛亥十二月二十五日诏去帝制,明日苏厚盦同年员外挂冠去,书此奉别》,载胡如虹编:《苏舆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9页。
    (1)王鸿兟:《邮传部交代有期,怆然有感》、《别电政司》、《将出都留别诸同好》(均1912年),《无离龛诗拾》(约1940年),第23页b~24页a。
    (2)郭则沄:《王鸿兟〈无离龛诗拾〉序》,第2页a。
    (3)许恪儒整理:《许宝蘅日记》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67、370、385、388、391、393页。
    (4)王季烈:《乞归奏折》,载《螾庐未定稿》,《近代中国史料丛刊》(400),1969,第127页。
    (5)魏元旷:《蕉庵诗话》,杨焄校点,载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2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6)陈继训:《狷盦诗草》,载《清代诗文集汇编》(79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50页。
    (7)《祁少昙诗》,石宗源主编:《张思温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490页。
    (8)郭家声:《赠别李景卿同年》(1912),《忍冬书屋诗集》卷六,第5页a~5页b;《政府公报》第719号,1914年5月8日。
    (9)林栋:《梅湖吟稿》,民初北京共和印刷局铅印本,第67页a~68页b、82页a~82页b。
    (10)单镇:《桂阴居自定义年谱》,单弘标点:《苏州史志资料》2005年刊,第162页。
    (11)《专电》,《申报》1912年5月4日,第2版。
    (12)《政府公报》第117号,1912年8月25日。
    (13)《北京总统府新事》,《申报》1912年3月23日,第2版。
    (14)《政府公报》第194号,1912年11月11日。
    (1)《政府公报》第286号,1913年2月22日。
    (2)《新政府组织种种》,《申报》1912年5月1日,第2版。
    (3)《财政部改革之动机》,《申报》1914年2月23日,第6版。
    (4)《各部司员升沉记》,《申报》1912年5月28日,第2版。
    (5)张茂炯:《艮庐自述诗》,1934年刻本,第4页。
    (1)黄兆枚:《塞上影》(1919),《芥沧馆诗文集》卷四,癸亥七月长沙罗博文堂刻本,第13页b。
    (2)胡骏:《补斋日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71),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第363页。
    (1)比如原陆军部主事牛兰外任辽河知事,原吏部主事任祖澜外任山西垣曲知事,原吏部主事赖瑾外任广东知事,原礼部主事张又栻外任四川知事。见荣禄堂刊《新定官制缙绅全书》(1917年秋)相关省份。
    (2)参见韩策:《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北京:社会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64~274页。
    (3)《恽毓鼎澄斋日记》第2册,第643页。
    (4)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133页。
    (5)《袁嘉谷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48~552页。
    (6)《许宝蘅日记》第1册,第385页。
    (1)黄兆枚:《示熊生宾立学部(名丙寅,长沙人)》,《芥沧馆诗文集》卷三,第2页a。
    (2)黄纯垓:《辛亥除夕》,《小醉山草堂文集》卷二十二,伟伦纸业印刷局,1924年,第8页a~8页b。
    (3)姚永朴:《湖南嘉禾县知县钟麟传》,载卞孝萱、唐文权编:《辛亥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年,第620~621页。
    (4)《政府公报》第1041号,1915年4月2日。
    (5)同上,第1269号,1915年11月19日。
    (1)黄纯垓:《答颜曹兴书》(1914),《小醉山草堂文集》卷十六,第5页a~5页b。
    (2)刘春堂:《石林文稿》卷下,上海:中华书局,1919年,第10页a~14页b。
    (3)刘声木撰,刘笃龄点校:《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30页。
    (4)骆宝善、刘路生主编:《袁世凯全集》第12册,第222页;第13册,第370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5)《请以吕调元补授南宫县知县折》(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初三日),《袁世凯全集》第14册,第516页。
    (6)《舉劾屬吏折》(光緒三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袁世凱全集》第15册,第517~518頁。
    (1)《上谕》,《申报》1910年4月22日,第1张第3版。
    (2)《直隶总督陈夔龙奏请以吕调元调补天津县知县事》(宣统三年五月十四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录副奏折,档号03-7454~071。
    (3)《政府公报》第313号,1913年3月21日;《北京电》,《申报》1913年12月14日,第2版。
    (4)黄纯垓:《答颜曹兴书》(1914),《小醉山草堂文集》卷16,第5页a-5页b。
    (5)《北京电》,《申报》1913年12月14日,第2版。
    (6)《东三省督练处参议王赓函一件》《,奕劻档》,虞和平主编:《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第1辑第75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年,第304~305页。
    (7)《奏为吉林督练处参议补用道王赓器识宏深请旨擢用事》(宣统三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录副奏折,档号03-7465-051。
    (8)《赵尔巽奏为吉林参议官王赓力主独立请调离往京事》(宣统三年十月十七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电报档,档号2-02-13-003-0318。
    (9)《军咨府奏请以王赓充补军咨使事》(宣统三年十二月十五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录副奏折,档号03-7489-086。
    (1)上三段引文见《王赓(揖唐)条呈幷袁世凯手批》,刘路生、骆宝善、村田雄二郎编:《辛亥时期袁世凯秘牍:静嘉堂文库藏档》,北京:中华书局,2014,第81~94页。
    (2)王揖唐:《今传是楼诗话》,张寅彭、李剑冰标点,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第3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08页。
    (1)陈继训:《王君日章传》,《狷盦文草》,载《清代诗文集汇编》(793),第614页。按,汤化龙未做都督。
    (2)参见《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273~274、280~285页。
    (3)李文杰:《继承与开新之间:清末民初外务(交)部的人事嬗替与结构变迁》,《社会学》2014年第6期。
    (4)李在全:《民国初年司法官群体的分流与重组:兼论辛亥鼎革后的人事嬗变》,《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