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化视角下“非遗”的表述与重构——以丽江纳西刺绣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nterpre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Capitalization: A Case Study Based on Naxi Embroidery
  • 作者:孙九霞 ; 许泳霞
  • 英文作者:SUN Jiuxia;XU Yongxia;
  • 关键词:文化资本化 ; 遗产表述 ; 话语权 ; 文化持有者 ; 纳西刺绣
  • 英文关键词:culture capitalization;;heritage interpretation;;discursive power;;culture bearer;;Naxi embroidery
  • 中文刊名:SXZX
  • 英文刊名:Thinking
  • 机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5-15
  • 出版单位:思想战线
  • 年:2018
  • 期:v.44;No.267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阶段性成果(15ZDB1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少数民族旅游地的‘本土现代性’实践——基于发展地理学视角”阶段性成果(NO.41601135)
  • 语种:中文;
  • 页:SXZX201803003
  • 页数:7
  • CN:03
  • ISSN:53-1002/C
  • 分类号:27-33
摘要
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文化作为"遗产",被政府、文化持有者、外来者等不同主体表述和开发利用。在文化资本化的大潮中,遗产已成为经济、社会和政治利益的中介。由于不同主体之间的激烈争夺,地方性遗产的归属与表述并不比世界遗产明确。外来经营者迎合了地方政府对地方文化表征塑造的需求,因而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成为纳西刺绣的"代言人"。文化持有者本应具有更强的合法性,却由于客观能力的不足,在遗产的归属与表述中处于弱势。在遗产工业大行其道的当下,遗产的开发利用更应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出发。
        In tourism development,ethnic culture as a heritage has been interpreted and utilized by different stakeholders such as governments, native culture bearers and non-native cultural operators. In the rising tide of culture capitalization,heritage has become the medium of economic,social and political benefits. Due to the intense competi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stakeholders,the ownership and interpretation of local heritage have become no more definite than those of world heritage.Catering to the need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for shaping local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non-native cultural operators have won the support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even become the "spokesman"for Naxi embroidery. However,the locals,who should have been the more legitimate owners and interpreters of the heritage,have been put at a disadvantage for their weak discursive power. As the heritage industry is gaining momentum,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be utilized even m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bearers.
引文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57页。
    (2)参见[美]流心《自我的他性》,常姝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Wang C,Xu H,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private sector in China’s tourism industry,Tourism Management,2014,45:95~105.;Trevor Sofield,Sarah Li,Tourism governance and sustainable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a macrolevel synthesis,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1,19(4~5):501~534.
    (4)陈映婕,张虎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传统”或“传统主义”---以两个七夕个案为例》,《民族艺术》2008年第4期。
    (1)黄胜进:《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其价值考察》,《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2)潘宝:《作为民族文化资本化方式的旅游》,《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
    (3)朱煜杰,[比利时]努尔·撒拉萨:《全球化语境下的遗产旅游研究及其反思》,杨璨,白晗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第7期。
    (4)孙九霞,周一:《遗产旅游地居民的地方认同---“碉乡”符号、记忆与空间》,《地理研究》2015年第12期。
    (5)人类学将地方性文化类型归入到“小传统”而与传统的中原精英文化的“大传统”相对应。前者属地方性社区的传统,后者指优势文明的文化形态。参见基辛《人类学与当代世界》,张恭启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1年,第156页;彭兆荣《“参与观察”旅游与地方知识系统》,《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6)[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48页。
    (7)路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的再生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第1期。
    (1)[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78页。
    (2)Hannabuss.S,The Ashgate Research Companion to Heritage and Identity,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vol.21,no.8,2013,pp.1244~1245.
    (3)Aas C,Ladkin A,Fletcher J,Stakeholder collaboration and heritage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vol.32,no.1,2005,pp.28~48.
    (4)Hannam K,Dan K,Discourse analysis in tourism research:a critical perspective,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vol.30,no.2,2005,pp.23~30.
    (5)彭兆荣,龚坚:《从“他者保护”到“家园遗产”---以“畲族小说歌”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6)Timothy D J,Boyd S W,Heritage tourism in the 21st century:valued traditions and new perspectives,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vol.1,no.1,2006,pp.1~16.
    (7)彭兆荣:《遗产政治学:现代语境中的表述与被表述关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8)屈册,张朝枝:《元阳梯田原住民的遗产认同:基于话语分析的视角》,《旅游学刊》2016年第7期。
    (9)Smith L,Uses of Heritage,New York:Springer,2014.
    (10)“遗产失调”是指遗产与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匹配。它由遗产运动或其他变化,以及人的迁移与变化而产生。参见Tunbridge,Ashworth,Dissonant heritage:the management of the past as a resource in conflict,Chichester:John Wiley&Sons,1996;以及屈册,张朝枝《谁的遗产?---元阳梯田旅游经营者遗产认同比较》,《热带地理》2016年第4期。
    (11)彭兆荣:《“参与观察”旅游与地方知识系统》,《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12)屈册,张朝枝:《谁的遗产?---元阳梯田旅游经营者遗产认同比较》,《热带地理》2016年第4期。
    (1)Timothy D J,Boyd S W,Heritage tourism in the 21st century:valued traditions and new perspectives,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vol.1,no.1,2006,pp.1~16.
    (2)[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12页。
    (1)屈册,张朝枝:《元阳梯田原住民的遗产认同:基于话语分析的视角》,《旅游学刊》2016年第7期。
    (2)Timothy D J,Boyd S W,Heritage tourism in the 21st century:valued traditions and new perspectives,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vol.1,no.1,2006,pp.1~16.
    (1)甘代军,钟宝云:《旅游场域的权力谱系及其异化属性》,《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3)陈映婕,张虎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传统”或“传统主义”---以两个七夕个案为例》,《民族艺术》2008年第4期。
    (4)马翀炜:《民族文化资本化论纲》,《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Jamal T B,Getz D,Collaboration theory and community tourism planning,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vol.22,no.1,1995,pp.186~204.
    (6)张朝枝:《遗产责任:概念,特征与研究议题》,《旅游学刊》2014年第11期。
    (7)侯松,吴宗杰:《话语分析与文化遗产的本土意义解读---以衢州方志中的“文昌殿”为例》,《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
    (8)彭兆荣,郑向春:《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背离》,《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9)Zhang C Z,Fyall A,Zheng Y F,Heritage and tourism conflict within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a longitudinal study,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vol.18,no.2,pp.110~136.
    (1)陈映婕,张虎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传统”或“传统主义”---以两个七夕个案为例》,《民族艺术》2008年第4期。
    (2)彭兆荣,龚坚:《从“他者保护”到“家园遗产”---以“畲族小说歌”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3)张朝枝,李文静:《遗产旅游研究:从遗产地的旅游到遗产旅游》,《旅游科学》2016年第1期。
    (4)Harrison D,Hitchcock M ed.,The politics of world heritage:Negotiating Tourism and Conservation,Clevedon/Buffalo/Toronto: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05,p.181.
    (5)彭兆荣:《旅游消费:家园遗产中“看不见的手”》,《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
    (6)[美]克利福德·格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